今第1章功率电子线路岭 4.讨论: (1)电路组成上 甲类功放 no=25% P中,输出的信号功率P仅占1/4,P2消耗在R1上。 提高 n的办法 ①降低Q—合理选择管子的运用状态(乙类或甲乙 类)减小管子的静态损耗。 ②消除RL上的直流功率——改进管外电路,使之不消 耗直流功率 (2)工作特性上 c一定且Q在负载线中点时,欲提高输出信号功率, 需增大cmn(减小R1),但必须同时增大激励电流
4.讨论: (1) 电路组成上 甲类功放 Cmax = 25% PD 中,输出的信号功率Po 仅占 1/4,PD/2消耗在 RL上。 提高 Cmax 的办法: ① 降低 Q —— 合理选择管子的运用状态(乙类或甲乙 类)减小管子的静态损耗。 ② 消除 RL 上的直流功率——改进管外电路,使之不消 耗直流功率。 (2) 工作特性上 VCC 一定且 Q 在负载线中点时,欲提高输出信号功率, 需增大 Icm(减小 RL),但必须同时增大激励电流
今第1章功率电子线路 ①R减小,负载线斜率改变,减小了集电极电压振幅, 使P减小; ②r(Q增大,使P增大,c降低。 5.结论 (1)在电路组成 RLSRI 上,必须采用避免 i Ri Ie=le 管外电路无谓消耗 R1 直流功率的结构。 (2)在工作特性上,输 CEQ V=1 出负载、输入激励和静态 工作点相互牵制,要高效 率输出所需信号功率,三 者必须有一个最佳配置。 图1-2-2R1变化对功率性能的影响
图 1–2–2 RL 变化对功率性能的影响 ① RL 减小,负载线斜率改变,减小了集电极电压振幅, 使 Po 减小; ② ICQ 增大,使 PD增大,C 降低。 5.结论 (1)在电路组成 上,必须采用避免 管外电路无谓消耗 直流功率的结构。 (2)在工作特性上,输 出负载、输入激励和静态 工作点相互牵制,要高效 率输出所需信号功率,三 者必须有一个最佳配置
今第1章功率电子线路 12,2甲类、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及其功率性能 、甲类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 1.电路 (1)输入端 RRIW ISW2 IL 偏置电阻: 旁路电容; T 耦合变压器 (t) (2)输出端 耦合变压器,对 交流,Tr2起阻抗变换作用。 图1-2-3(a)原理电路 2.电路分析 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功率性能、管安全)
1.2.2 甲类、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及其功率性能 一、甲类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 图 1–2–3(a) 原理电路 1.电路 (1)输入端 RB —— 偏置电阻; CB —— 旁路电容; Tr1 —— 耦合变压器。 (2)输出端 Tr2—— 耦合变压器,对 交流,Tr2 起阻抗变换作用。 2.电路分析 (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功率性能、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