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微处理器与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自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制成的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以来,计算机 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代的变化: 1946年开始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计算机运算速度一般为每秒几干次至几万 次,体积庞大,成本很高,可靠性较低,在 此期间,形成了计算机的基本体系,确定了 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数据处理机开始得到 应用
1.1 微处理器与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自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制成的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以来,计算机 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代的变化: ▪1946年开始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计算机运算速度一般为每秒几千次至几万 次,体积庞大,成本很高,可靠性较低,在 此期间,形成了计算机的基本体系,确定了 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数据处理机开始得到 应用
1958年开始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运算速度提高到几万次至几十万次,可靠性提高, 体积缩小,成本降低,工业控制机开始得到应用,磁 芯作主存储,磁盘作外存储器,开始使用高级语言编 程。 1965年开始的第三代中小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使用半导体存储器,出现多终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 络,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体积进一步缩小,成本进 步下降,运算速度提高到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在此 期间,形成机种多样化,生产系列化,使用系统化, 小型计算机开始出现
◼ 1958年开始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运算速度提高到几万次至几十万次,可靠性提高, 体积缩小,成本降低,工业控制机开始得到应用,磁 芯作主存储器, 磁盘作外存储器,开始使用高级语言编 程。 ▪1965年开始的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使用半导体存储器,出现多终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 络,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体积进一步缩小,成本进一 步下降,运算速度提高到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在此 期间,形成机种多样化,生产系列化,使用系统化, 小型计算机开始出现
1971年开始的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外部设 备多样化,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体积更进一步缩 小,成本更进一步降低,速度提高到每秒几百万次 至几千万次。 1986年开始的第五代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亿次至上百亿次,由 片巨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的单片机开始出现
▪1971年开始的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外部设 备多样化,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体积更进一步缩 小,成本更进一步降低,速度提高到每秒几百万次 至几千万次。 ▪1986年开始的第五代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亿次至上百亿次,由一 片巨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的单片机开始出现
微处理器发展过程 Pentium IV d PentiumⅢ口 Pentium‖ P norman ce Pentium 口 Pentium pro 口 80486 80286 80386 M68000口 z8000 80186 R6502808 M6800 8088 8080 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
微处理器发展过程
1.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三个层次 微型计算机系统从全局到局部分为三 个层次: 1微型计算机系统 2微型计算机 3微处理器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三个层次 微型计算机系统从全局到局部分为三 个层次: 1.微型计算机系统 2.微型计算机 3.微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