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致病机制 1)白喉外毒素:只有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 溶原性白喉棒状杆菌才能产生 外毒素。 NH3+ 外毒素结构: B B亚单位:有结合和转位功能 Coo A亚单位:其上有1个催化区 Hi Inge loop 作用靶位:心肌和神经细胞 Receptor bindin g
2. 致病机制 1)白喉外毒素:只有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 溶原性白喉棒状杆菌才能产生 外毒素。 外毒素结构: B亚单位:有结合和转位功能 A亚单位:其上有1个催化区 作用靶位:心肌和神经细胞
作用机制: 延伸因子2(EF2) A亚单位 今灭活一→蛋白质 作用特点: C diphtheriae >毒性作用大,1个毒素分 Diphtheria toxin 子能杀一个细胞; 机体多种细胞,特别心 肌、神经细胞均有毒素 受体;肿瘤细胞对此毒 Inoctrvotes 素特别敏感
作用特点: ➢ 毒性作用大,1个毒素分 子能杀一个细 胞; ➢ 机体多种细胞,特别心 肌、神经细胞均有毒素 受体;肿瘤细胞对此毒 素特别敏感。 作用机制: 延伸因子-2(EF-2) 灭活 蛋白质↓ A亚单位
2)索状因子 破坏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影响细胞呼吸与磷酸化 )K抗原:抗吞噬
2)索状因子 破坏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影响细胞呼吸与磷酸化。 3)K抗原:抗吞噬
3.所致疾病临床表现: 白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 1)细菌与毒素共同作用引起局部症状: 炎症,坏死,纤维蛋白渗出;假膜导致窒息 2)毒素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外周神经炎:膈肌麻痹一呼吸困难一声带麻 痹一声音嘶哑一软颌麻痹一吞 咽困难 心肌炎
*临床表现: 1)细菌与毒素共同作用引起局部症状: 炎症,坏死,纤维蛋白渗出;假膜导致窒息 2)毒素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外周神经炎:膈肌麻痹—呼吸困难—声带麻 痹—声音嘶哑—软颌麻痹—吞 咽困难 心肌炎 3. 所致疾病临床表现: 白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0 y/o boy with severe diphtheria e conjunctivitis ◆ pharyngeal membrane ◆ bull neck ◆ severe myocarditis e all vaccines contraindicated CDC.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