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光化学烟雾—洛杉矶烟雾 (1)产生 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 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 的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色)。 (2)主要成分:臭氧(○3)、过氧乙酸硝酸酯 (PAN)、酮类、醛类等 (3)危害 (a)刺激眼睛; (b)臭氧会引起胸部压缩、刺激粘膜、头痛、 咳嗽、疲倦等症状; (c)臭氧能损害有机物质 (d)可能会引起哮喘病的增多,还会引起植物 毁坏
6、光化学烟雾——洛杉矶烟雾 (1)产生: 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 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 的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色)。 (2)主要成分:臭氧(O3)、过氧乙酸硝酸酯 (PAN)、酮类、醛类等。 (3)危害 (a)刺激眼睛; (b)臭氧会引起胸部压缩、刺激粘膜、头痛、 咳嗽、疲倦等症状; (c)臭氧能损害有机物质; (d)可能会引起哮喘病的增多,还会引起植物 毁坏
四、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引起空气污染事故 日期 地点 污染程度(24小时平均值)过度死亡 比利时马斯河谷 1930年12月 SO2,氟化物,微粒 60~80 (Meuse Valley) 美国多诺拉 1948年10月2?~31日 SO2 20 (Donora) 微粒:2800微克/米3 1948年11月26-12月1日 伦敦 700~800 SO2:0. 75ppm 1952年12月5~9日 伦敦 微粒:4500微克/米3; 4000 美国洛杉矶SO2:1.34Pn,CO,NO, 75%居民患 1954年 (Los Angeles O3醛类 眼病 微粒:2400微克/米°; 1956年1月3日~6日 伦敦 1000 SO: 0. 55ppm 2、慢性健康影响—慢性气管炎、气喘病、肺
四、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引起空气污染事故 2、慢性健康影响——慢性气管炎、气喘病、肺 癌
第二节大气污染气象学 、大气圈垂直结构 气象要素(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大气成分等) 的垂直分布 1、气温的垂直分布 (1)对流层(平均12km) 大气边界层(1~2km)、近地层(50-100m) (2)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55km) (3)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km) (4)暖层(热层或电离层)(中间层顶到 800km) (5)逸散层(外层)(暖层顶以外)
第二节 大气污染气象学 一、大气圈垂直结构 ——气象要素(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大气成分等) 的垂直分布 1、气温的垂直分布 (1)对流层(平均12km) 大气边界层(1~2km)、近地层(50-100m) (2)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55km) (3)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km) (4)暖层(热层或电离层)(中间层顶到 800km) (5)逸散层(外层)(暖层顶以外)
0 0 层 间层 tO 2,01 中间层 6 与1Es 平流层 10-长 界而 40 j-2 0 奥氧层 矣轼泳度为最大 30平汽层 20 10-1 42 层界 对流层 ,-般呗气 I00 l8020022205028 1.25凯飞行而度 气温(K)
2、大气压力的垂直分布 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可用气体静力学方程描 述; 3、大气密度的垂直分布 与大气压力的变化规律几乎相同; 4、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 —取决于分子扩散和湍流扩散的强弱 (1)80-85km以下,以湍流扩散为主,称为 均质层 (2)80-85km以上,以分子扩散为主,称为 非均质层;
2、大气压力的垂直分布 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可用气体静力学方程描 述; 3、大气密度的垂直分布 与大气压力的变化规律几乎相同; 4、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 ——取决于分子扩散和湍流扩散的强弱 (1)80-85km以下,以湍流扩散为主,称为 均质层; (2) 80-85km以上,以分子扩散为主,称为 非均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