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区划 巴托 1.北方春萃米运 5西北内陆玉米区 6,青藏高宝米区 黄准平原复播玉米 3,西南4地丘装 米 4.南方丘陵玉米 网南0
(三)河南玉米生产概况 玉米在河南已有450多年的种植历史,河南处在黄淮 海平原夏玉米区的中心,气候和自然条件都适于玉米的生 产,是我国玉米种植的最适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玉米主产 省之一。建国以来,我省玉米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种 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年份 种植面积(万hm2) 单产(kg/ hm2) 总产量(万t) 1914 3.26 495.0 1.645 1949 92.9 716.0 67 1960 95.3 977.0 92 1970 112.9 1928.0 217.5 1980 168.0 3172.0 533.0 1990 217.7 4410.0 960.5 2000 220.1 4883.0 1075.0 2004 230.5
(三)河南玉米生产概况 玉米在河南已有450多年的种植历史,河南处在黄淮 海平原夏玉米区的中心,气候和自然条件都适于玉米的生 产,是我国玉米种植的最适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玉米主产 省之一。建国以来,我省玉米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种 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年份 种植面积(万hm2) 单产(kg/ hm2) 总产量(万t) 1914 3.26 495.0 1.645 1949 92.9 716.0 67 1960 95.3 977.0 92 1970 112.9 1928.0 217.5 1980 168.0 3172.0 533.0 1990 217.7 4410.0 960.5 2000 220.1 4883.0 1075.0 2004 230.5
三、我国玉米栽培科学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玉米栽培科研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 以总结农民丰产经验、推广实用技术为主的阶段; 2. 开展玉米栽培理论研究,探索玉米高产规律及农业 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 点的阶段(80年代); 3. 结合农业区域综合治理,进行玉米高产开发和综合 栽培技术的研究阶段(90年代); 4. 围绕玉米高产光合机理、源库关系、籽粒建成 以及 集成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对传统的群体结构观念和理 论有所突破,并提出高产、优质、高效及绿色无公害栽培, 形成较为完善的栽培技术体系的阶段(现阶段)
三、我国玉米栽培科学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玉米栽培科研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 以总结农民丰产经验、推广实用技术为主的阶段; 2. 开展玉米栽培理论研究,探索玉米高产规律及农业 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 点的阶段(80年代); 3. 结合农业区域综合治理,进行玉米高产开发和综合 栽培技术的研究阶段(90年代); 4. 围绕玉米高产光合机理、源库关系、籽粒建成 以及 集成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对传统的群体结构观念和理 论有所突破,并提出高产、优质、高效及绿色无公害栽培, 形成较为完善的栽培技术体系的阶段(现阶段)
(一)玉米栽培科学研究进展 研究对象:已经从单一作物的研究扩展到两作多作 复合群体,乃至有关连作、轮作等有关栽培技术; 研究目标:已经从单纯的追求产量发展到着眼于高 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 研究领域: 已经从单纯的研究农田的自然性、生物 性、生产性,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等整个产业系统
(一)玉米栽培科学研究进展 研究对象:已经从单一作物的研究扩展到两作多作 复合群体,乃至有关连作、轮作等有关栽培技术; 研究目标:已经从单纯的追求产量发展到着眼于高 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 研究领域: 已经从单纯的研究农田的自然性、生物 性、生产性,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等整个产业系统
(二)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增产措施 选育和推广大批高产抗病杂交种;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增加肥料投入,优化施肥技术; 发展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建立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体系; 推广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栽培技术
(二)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增产措施 选育和推广大批高产抗病杂交种;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增加肥料投入,优化施肥技术; 发展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建立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体系; 推广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