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表层水温变化幅度为-2-28℃,仅表层数米有昼夜温度变化:外海 昼夜温度变化不超过0.3℃,沿岸带水域昼夜温度变化不超过3℃。海 洋中永远存在温跃层,但温跃层仅为1000m以上水层的特征,1000m 以下温度从最大5℃下降到0.5-2.0℃。 ❖ 沿岸带水域有光带(Photic zone 或Euphotic zone)可达30m,在外海 (Open ocean)可达150m。在最强的光照下,最澄清的水域250m处 可进行光合作用,澄清的沿岸带水域光合作用深度为50m,浑浊水中 光合作用深度仅为数厘米。 1250m之下日光无法到达,除了生物发光 外没有光源。 ❖ 风对表面海流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不会影响到200m以下的海区,因 此表面水流对海水的大规模运动与混合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 海流:大洋环流(Gyres) 上升流(Upwelling) AEFN 海洋中温度、光和海流
❖ 海洋表层水温变化幅度为-2-28℃,仅表层数米有昼夜温度变化:外海 昼夜温度变化不超过0.3℃,沿岸带水域昼夜温度变化不超过3℃。海 洋中永远存在温跃层,但温跃层仅为1000m以上水层的特征,1000m 以下温度从最大5℃下降到0.5-2.0℃。 ❖ 沿岸带水域有光带(Photic zone 或Euphotic zone)可达30m,在外海 (Open ocean)可达150m。在最强的光照下,最澄清的水域250m处 可进行光合作用,澄清的沿岸带水域光合作用深度为50m,浑浊水中 光合作用深度仅为数厘米。 1250m之下日光无法到达,除了生物发光 外没有光源。 ❖ 风对表面海流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不会影响到200m以下的海区,因 此表面水流对海水的大规模运动与混合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 海流:大洋环流(Gyres) 上升流(Upwelling) AEFN 海洋中温度、光和海流
❖ 海水离子组成比较稳定,主要阴离子为Cl-,占总重量的19‰,占阴 离子总量的86.8%;主要阳离子为Na+ ,占总重量的10.5‰,占阳离 子总量的83.6%. ❖ 大洋海水盐度较稳定,一般为34—35 ‰ 。近岸水域盐度变化较大。 1000m以下的海水盐度相当稳定,变动仅在34.5-35‰之间。 ❖ 淡水中永久的温跃层往往与缺氧的底层水伴随出现,但在海洋中,除 了极少例外(如冰覆盖的海洋、个别底部沉积较多有机质的海区), 密度流保证将表层的溶解氧带到海水的深层。除了在400-1000m的海 洋中间往往缺乏溶氧(从4-6mg/l下降到>2mg/l)外,在各个深度海 水都有丰富的溶氧。 AEFN 海洋化学环境
❖ 海水离子组成比较稳定,主要阴离子为Cl-,占总重量的19‰,占阴 离子总量的86.8%;主要阳离子为Na+ ,占总重量的10.5‰,占阳离 子总量的83.6%. ❖ 大洋海水盐度较稳定,一般为34—35 ‰ 。近岸水域盐度变化较大。 1000m以下的海水盐度相当稳定,变动仅在34.5-35‰之间。 ❖ 淡水中永久的温跃层往往与缺氧的底层水伴随出现,但在海洋中,除 了极少例外(如冰覆盖的海洋、个别底部沉积较多有机质的海区), 密度流保证将表层的溶解氧带到海水的深层。除了在400-1000m的海 洋中间往往缺乏溶氧(从4-6mg/l下降到>2mg/l)外,在各个深度海 水都有丰富的溶氧。 AEFN 海洋化学环境
❖ 近岸水域:靠近大陆块海岸线的水域,其中大部分位于 200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 ❖ 上升流区:海洋的上升流区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0.1%, 但提供世界渔获量的50%(Walsh, 1976)( Mann, 2000 ) ❖ 海湾: AEFN 近岸水域和海湾
❖ 近岸水域:靠近大陆块海岸线的水域,其中大部分位于 200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 ❖ 上升流区:海洋的上升流区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0.1%, 但提供世界渔获量的50%(Walsh, 1976)( Mann, 2000 ) ❖ 海湾: AEFN 近岸水域和海湾
❖ 渤海:面积约78000km2 ,平均水深18.7m。渤海与黄海界线:辽东 半岛南端老铁山角—庙岛群岛—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 ❖ 黄海:面积约412000km2 。黄海与东海界线:长江口北角启东嘴— 济州岛西南角间连线。 ❖ 东海:面积约770000km2 。东海与南海界线:福建东山岛南端—台 湾浅滩南侧—台湾南端鹅銮鼻。 ❖ 南海:面积约3600000km2 。 雷宗友, 1988. AEFN 中国海基本概况
❖ 渤海:面积约78000km2 ,平均水深18.7m。渤海与黄海界线:辽东 半岛南端老铁山角—庙岛群岛—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 ❖ 黄海:面积约412000km2 。黄海与东海界线:长江口北角启东嘴— 济州岛西南角间连线。 ❖ 东海:面积约770000km2 。东海与南海界线:福建东山岛南端—台 湾浅滩南侧—台湾南端鹅銮鼻。 ❖ 南海:面积约3600000km2 。 雷宗友, 1988. AEFN 中国海基本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