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 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 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目标 • 1、 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 社会意义。 • 2、 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 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 3、 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 4、 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 ◆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 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废 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 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 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 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 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 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 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 制度和科举制度
写作背景 •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 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 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废 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 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 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 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 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 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 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 制度和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