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收录 (5)郭文阁范琦张首刚,姜海峰,“相千布居囚禁原子钟技术及其进展”,时间 频率学报,2007年1期,45~52 (6)郭文阁,张延曹,郑建邦,任驹,一种有机金属肖特基二极管的实验研 究”,半导体学报,Vo27No3,65(2006)H收录 (刀)郭文阁,郑建邦,任驹,张延曹,“基于宽带隙PIN结构的高效有机小 分子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太阳能学报,Vol.27No6,530-534(2006〉 EI收录。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5 EI收录。 (5) 郭文阁,范琦,张首刚, 姜海峰, “相干布居囚禁原子钟技术及其进展”, 时间 频率学报,2007年1期,45~52。 (6) 郭文阁,张延曹,郑建邦,任驹,“一种有机/金属肖特基二极管的实验研 究”,半导体学报,Vol.27 No.3,65(2006)。EI收录。 (7) 郭文阁,郑建邦,任驹,张延曹,“基于宽带隙 P-I-N 结构的高效有机小 分子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太阳能学报,Vol.27 No.6,530-534(2006)。 EI 收录。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主讲教师情况() 姓名王宏亮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 最终学历大学本科职称教授 话|88382746 学位学士 职务 传真 2(x)-1 基本 信息所在院系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 E-mailwhl@xsy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西安市电子二路18号邮编:710065 研究方向 光纤传感与测量、光电器件、光学调制与解调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 大学物理 基础课 4|5届烘659人 电磁学 专业基础课 45届共264人 光电检测技术 专业课 2|1届供54人 光学传感与测量研究生专业课45届21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 2(1)-2物理课程设计 专业基础课 届供11人 教学/业设计论文 专业课 44届烘9人 研究生课题硏究 45届供5人 情况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主持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西安石油大学立项资助项目 2004.12-2006.12 2、主持开放式物理实验教材内容与体系研究”。西安石油大学立项资助 项目,2006-2009.12。 3、主持电磁学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理学院资助项目,208-200912。 4、主持陕西省高校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陕西省教育厅资助项
6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王宏亮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1.7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 称 教授 电 话 88382746 学 位 学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 E-mail whl@xsy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西安市电子二路 18 号 邮编:710065 研究方向 光纤传感与测量、光电器件、光学调制与解调。 2⑴-2 教学 情况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 程 名 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学生总人数 大学物理 基础课 4 5 届/共 659 人 电磁学 专业基础课 4 5 届/共 264 人 光电检测技术 专业课 2 1 届/共 54 人 光学传感与测量 研究生专业课 4 5 届/共 21 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课 程 名 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学生总人数 物理课程设计 专业基础课 6 3 届/共 11 人。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课 4 4 届/共 9 人。 研究生课题研究 4 5 届/共 5 人。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主持“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西安石油大学立项资助项目, 2004.12-2006.12。 2、主持“开放式物理实验教材内容与体系研究”。西安石油大学立项资助 项目,2006-2009.12。 3、主持“电磁学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理学院资助项目,2008.-2009.12。 4、主持“陕西省高校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陕西省教育厅资助项
目2003.7-20078。 4、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2、“构建21世纪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西安地图出版社,第- 作者,2006.12 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2009年获陕西省“省级教学名师”称号 2、2008年所在物理教学团队获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3、2007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6、主编的规划教材 1、主编21世纪高等教育基础课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中国机械出 版社,ISBN978-7-11129056-8,2010.2,第一版
7 目 2003.7-2007.8。 4、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2、“构建 21 世纪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 西安地图出版社,第一 作者,2006.12 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2009 年获陕西省“省级教学名师”称号; 2、2008 年所在物理教学团队获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3、2007 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6、主编的规划教材 1、主编 21 世纪高等教育基础课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中国机械出 版社,ISBN 978-7-111-29056-8,2010.2,第一版
7、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高温高压光纤光栅网络测井仪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7-2009本人主要承担高温高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硏制。 (2)“高温高压光纤传感测井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重大计划项 目2007-2009,本人主要承担高温高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硏制。 (3)“光纤传感测井仪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2008-2010,本人主要承担光纤传感器的封装技术的研究。 8、发表的学术论文 (1)“一种实用的光纤Brag光栅压力传感器”,光电子激光,200904,第 一作者,E光盘版收录。 (2)一种应力迟滞和温度自动补偿型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光电子激光》 2008年,第一作者,EI光盘版收录 (3)光纤光栅双参量传感系统优化设计与研究”,《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 学术|第一作者,光盘版收录 研究 (4)“温度和应力迟滞自补偿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究”,《仪器仪表学报》 2007年,第一作者,FI光盘版收录 (5)压力与温度双参量传感优化系统的硏制”,《光学学报》2005年,第 作者,E光盘版收录 (6)“应力双折射对FBG传感器压力传感特性的影响”,《光电子激光》2005 年,第一作者,FI光盘版收录。 9、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高温高压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 年,署名第 (2)油气管线分布式光纤光栅智能传感系统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 等奖,2005年,署名第5。 (3)油气管线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系统,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
8 2⑴-3 学术 研究 7、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高温高压光纤光栅网络测井仪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7-2009.本人主要承担高温高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制。 (2)“高温高压光纤传感测井关键技术研究”,国家 863 重大计划项 目,2007-2009, 本人主要承担高温高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制。 (3)“光纤传感测井仪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2008-2010, 本人主要承担光纤传感器的封装技术的研究。 8、发表的学术论文、 (1)“一种实用的光纤 Bragg 光栅压力传感器”,光电子.激光, 2009/04,第 一作者,EI 光盘版收录。 (2)“一种应力迟滞和温度自动补偿型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 《光电子激光》 2008 年,第一作者,EI 光盘版收录。 (3)“光纤光栅双参量传感系统优化设计与研究”,《仪器仪表学报》2006 年, 第一作者,EI 光盘版收录。 (4)“温度和应力迟滞自补偿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究”,《仪器仪表学报》 2007 年,第一作者,EI 光盘版收录。 (5)“压力与温度双参量传感优化系统的研制”,《光学学报》2005 年,第一 作者,EI 光盘版收录。 (6)“应力双折射对 FBG 传感器压力传感特性的影响”,《光电子激光》2005 年,第一作者,EI 光盘版收录。 9、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高温高压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 年,署名第 4。 (2)“油气管线分布式光纤光栅智能传感系统研究”, 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 等奖,2005 年,署名第 5。 (3)油气管线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系统,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 年
署名第5 (4)2008年所在科研团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9 署名第 5。 (4)2008 年所在科研团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