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计算粗、细骨料用量 ①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应按下式计算: +m+mtm m cp A 30×100% 80 S 式中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s—砂率(%); 每立方米混凝士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其值可取2400~2450kg
(6)计算粗、细骨料用量 ①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应按下式计算: mc0+mg0+ms0+mw0 = m cp 100 % 0 0 + = g s s o s m m m 式中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s——砂率(%);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其值可取 2400~2450kg
e②当采用体积法(绝对体积法)时,应按下式 计算: 0+0.01a=1 ×100 m so t m 式中p 水泥密度(kg/m3),可取2900~3100kg/m p—一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p—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p—水的密度(kg/m3),可取1000kg/m3 B—砂率(%)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 可取为1
②当采用体积法(绝对体积法)时,应按下式 计算: 0.0 1 1 0 0 0 + + + + = w w s so g g c mc m m m 式中 ρc——水泥密度(kg/m3),可取 2900~3100 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w——水的密度(kg/m3),可取 1000 kg/m3; βs——砂率(%); α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 可取为1。 100 % 0 0 + = s g s o s m m m
●通过以上计算,得出每立方米 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即初步 配合比计算完成 4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通过计算求得的各项材料用量 (初步配合比),必须进行试 验加以检验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通过以上计算,得出每立方米 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即初步 配合比计算完成。 4.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通过计算求得的各项材料用量 (初步配合比),必须进行试 验加以检验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1)调整和易性,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初步计算配合比称取材料进行试拌。混 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后测坍落度,并检査 其粘聚性和保水性能的好坏。如实测坍落 度小于或大于设计要求,可保持水灰比不 变,增加或减少适量水泥浆;如出现粘聚 性和保水性不良,可适当提高砂率;每次 调整后再试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当试 拌工作完成后,记录好各种材料调整后用 量,并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实际表观密度 。此满足和易性的配比为基准配 E
(1)调整和易性,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初步计算配合比称取材料进行试拌。混 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后测坍落度,并检查 其粘聚性和保水性能的好坏。如实测坍落 度小于或大于设计要求,可保持水灰比不 变,增加或减少适量水泥浆;如出现粘聚 性和保水性不良,可适当提高砂率;每次 调整后再试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当试 拌工作完成后,记录好各种材料调整后用 量,并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实际表观密度 (ρc,t)。此满足和易性的配比为基准配 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