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 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 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p液gv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一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 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 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考点六简单机械 1·杠杆 第1页共47
第 11 页 共 47 页 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 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 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 浮=G 排=ρ 液 gv 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 浮= G — F ,(G 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 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 (4)平衡法:F 浮=G 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 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考点六 简单机械 1·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 杠杆。 ◆杠杆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 FILI=F2L2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 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 距离。(如钓鱼杆,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 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 2·滑轮 第12页共47
第 12 页 共 47 页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 杠杆。 杠杆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 F1L1=F2L2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 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 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 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 距离。(如钓鱼杆,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 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 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 2·滑轮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 等臂杠杆)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 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枉)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 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忽略 摩擦阻力) ■考点七功和能 功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没距离、(2)有距离没力、 (3)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第13页共47
第 13 页 共 47 页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 等臂杠杆)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 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 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忽略 摩擦阻力) ■考点七 功和能 1·功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没距离、(2)有距离没力、 (3)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 焦=1 牛·米).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功率 ◎功率(P):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FS=FV。单位:P→瓦特;W→焦; t→秒。(1瓦=1焦/秒) 3·机械效率 滑轮组里 有用功:w有用=G·h ::::: 额外功:W额外=G额·h 总功:W总=F6(F人作用在绳端的力;S=nh)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nW有/W总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有用功一定,减小额外功;减轻机械自重,减 摩擦。 (2)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增加所提物重。 4·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银量) 第14页共47 图24
第 14 页 共 47 页 2· 功率 功率(P):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FS/t=Fv。单位:P→瓦特;W→焦; t→秒。(1 瓦=1 焦/秒) 3·机械效率 滑轮组里 有用功:W 有用=G·h 额外功:W 额外=G 额·h 总 功:W 总=F·S (F:人作用在绳端的力;S=n·h)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 有/W 总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 有用功一定,减小额外功;减轻机械自重,减小 摩擦。 (2) 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增加所提物重。 4·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见图) (1)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要控制质量不变。通过改 变同 小球A由斜面下落的高度来改变速度,高度越高, 速度越大 (2)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要控制速度不变。让不同 质量小球由同一高度下落。 (3)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来观察动能的大小。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杋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杋械能=动能-势能)单 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重方势能;动能 弹性势 第15页共47
第 15 页 共 47 页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见图) (1)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要控制质量不变。通过改 变同一 小球 A 由斜面下落的高度来改变速度,高度越高, 速度越大; (2)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要控制速度不变。让不同 质量小球由同一高度下落。 (3)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来观察动能的大小。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 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