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二、袋蛾类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1)大袋蛾 长江流域1年l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越冬幼虫 于翌年4上、中旬开始化蛹,5月底至6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 雌成虫把卵产于护囊内的蛹壳内,每雌可产卵2000~ 3000 余粒。卵多在白天孵化。初孵幼虫食去卵壳,从护囊排泄口 外出,吐丝下垂,随风飘至枝叶上,咬取枝叶表皮并吐丝缠 身做成囊袋。幼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故而树的顶部及外层 受害较重。l~2龄幼虫咬食叶肉,3龄后蚕食叶片,仅留叶 脉,7~9月幼虫老熟。幼虫在护囊封口前为害最烈,7~8月 若遇高温干旱常会严重发生。反之若此阶段雨日多,雨量大 则不易成灾。因为湿度大时影响幼虫孵化,并会引发病害流 行,造成幼虫大量死亡。大袋蛾幼有较强的耐饥能力,不取 食可存活3周左右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二、袋蛾类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1)大袋蛾 长江流域1年l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越冬幼虫 于翌年4上、中旬开始化蛹,5月底至6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 雌成虫把卵产于护囊内的蛹壳内,每雌可产卵2000~ 3000 余粒。卵多在白天孵化。初孵幼虫食去卵壳,从护囊排泄口 外出,吐丝下垂,随风飘至枝叶上,咬取枝叶表皮并吐丝缠 身做成囊袋。幼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故而树的顶部及外层 受害较重。l~2龄幼虫咬食叶肉,3龄后蚕食叶片,仅留叶 脉,7~9月幼虫老熟。幼虫在护囊封口前为害最烈,7~8月 若遇高温干旱常会严重发生。反之若此阶段雨日多,雨量大 则不易成灾。因为湿度大时影响幼虫孵化,并会引发病害流 行,造成幼虫大量死亡。大袋蛾幼有较强的耐饥能力,不取 食可存活3周左右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二、袋蛾类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2)茶袋蛾 每年发生2代。以3、4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4月下 旬取食活动,5月上旬化蛹,下旬羽化为成虫。6月上旬至7 月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 8月上旬化蛹,8月中、下旬羽化 产卵,8月下旬孵出第2代幼虫,至11月上旬进入越冬。雌雄 成虫交尾后,雌虫产卵于护囊内蛹壳中。初孵幼虫从囊口涌 出后随风飘散,随即吐丝黏附各种碎屑营造护囊。初孵幼虫 亦先啃食叶肉,留表皮呈星点状透明斑痕。稍大后蚕食叶片 成孔洞、缺刻或仅留叶柄。虫口多时可将叶片食光,还能啮 食枝皮、果皮。护囊随虫体长大而增大,4龄后可咬食和长 短不一的小枝并列于囊外。幼虫取食或爬行时,护囊挂在腹 末随其行动。多在清晨、傍晚或阴天取食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二、袋蛾类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2)茶袋蛾 每年发生2代。以3、4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4月下 旬取食活动,5月上旬化蛹,下旬羽化为成虫。6月上旬至7 月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 8月上旬化蛹,8月中、下旬羽化 产卵,8月下旬孵出第2代幼虫,至11月上旬进入越冬。雌雄 成虫交尾后,雌虫产卵于护囊内蛹壳中。初孵幼虫从囊口涌 出后随风飘散,随即吐丝黏附各种碎屑营造护囊。初孵幼虫 亦先啃食叶肉,留表皮呈星点状透明斑痕。稍大后蚕食叶片 成孔洞、缺刻或仅留叶柄。虫口多时可将叶片食光,还能啮 食枝皮、果皮。护囊随虫体长大而增大,4龄后可咬食和长 短不一的小枝并列于囊外。幼虫取食或爬行时,护囊挂在腹 末随其行动。多在清晨、傍晚或阴天取食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二、袋蛾类 4、防治方法 (1)摘除越冬虫囊 雌成虫无翅,产卵又集中在护囊内,尤其 在植株不高的绿化苗圃、花圃、茶园、果园、灌木花卉等处 摘除虫囊效果更好。 (2)黑光灯诱杀 结合防治其他害虫用黑光灯诱杀雄成虫。 (3)保护天敌 幼虫阶段有多种寄生蜂,少用杀虫谱广的化 学农药而改用Bt乳剂等生物类农药,此外防除护囊时,可用 手捏碎,既灭除了成、幼虫,又保护了天敌。 (4)化学防治 幼虫大量发生初期,使用胃毒性强的90%敌 百虫晶体1200~1500倍液喷雾,也可因地制宜选择其他杀虫 剂,如80%敌敌畏1500倍液、50%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及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二、袋蛾类 4、防治方法 (1)摘除越冬虫囊 雌成虫无翅,产卵又集中在护囊内,尤其 在植株不高的绿化苗圃、花圃、茶园、果园、灌木花卉等处 摘除虫囊效果更好。 (2)黑光灯诱杀 结合防治其他害虫用黑光灯诱杀雄成虫。 (3)保护天敌 幼虫阶段有多种寄生蜂,少用杀虫谱广的化 学农药而改用Bt乳剂等生物类农药,此外防除护囊时,可用 手捏碎,既灭除了成、幼虫,又保护了天敌。 (4)化学防治 幼虫大量发生初期,使用胃毒性强的90%敌 百虫晶体1200~1500倍液喷雾,也可因地制宜选择其他杀虫 剂,如80%敌敌畏1500倍液、50%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及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三、夜蛾类 1、分类地位 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种类很多,国内记载 1200余种,为害园林植物的有近百种。夜蛾食性杂, 为害方式有食叶性、切根(茎)性及钻蛀等。此外, 还可为害蕾及花等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三、夜蛾类 1、分类地位 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种类很多,国内记载 1200余种,为害园林植物的有近百种。夜蛾食性杂, 为害方式有食叶性、切根(茎)性及钻蛀等。此外, 还可为害蕾及花等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三、夜蛾类 2、形态特征 (1)斜纹夜蛾 成虫:中型蛾子,体长14~16mm。头、胸及腹均为褐 色。胸背有白色毛丛。前翅褐色(雄虫颜色较深),前翅基 部有白线数条,内、外横线间从前缘伸向后缘有3条灰白色 斜纹,雄蛾这3条灰白色斜纹不明显,为1条阔带。后翅白色 半透明。 幼虫:初龄幼虫黑褐色,老熟时体长40~50mm,为褐 色、黑褐、暗绿或灰黄色等。背线及亚背线橘黄色,中胸至 第9腹节在亚背线上各有半月形或三角形两个黑斑。 卵:半球形,直径约0.5mm,表面有纵横脊纹,黄白色, 近孵化时暗灰色。卵块上覆黄白色绒毛。 蛹:棕红色,腹部末端有棘1对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三、夜蛾类 2、形态特征 (1)斜纹夜蛾 成虫:中型蛾子,体长14~16mm。头、胸及腹均为褐 色。胸背有白色毛丛。前翅褐色(雄虫颜色较深),前翅基 部有白线数条,内、外横线间从前缘伸向后缘有3条灰白色 斜纹,雄蛾这3条灰白色斜纹不明显,为1条阔带。后翅白色 半透明。 幼虫:初龄幼虫黑褐色,老熟时体长40~50mm,为褐 色、黑褐、暗绿或灰黄色等。背线及亚背线橘黄色,中胸至 第9腹节在亚背线上各有半月形或三角形两个黑斑。 卵:半球形,直径约0.5mm,表面有纵横脊纹,黄白色, 近孵化时暗灰色。卵块上覆黄白色绒毛。 蛹:棕红色,腹部末端有棘1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