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准工程 浸准工程即浸矿前的各种巷道(运输、通风 采准、切割等)或其他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四 大类: (1)为破碎和运出多余矿石的服务工程 (2)为淋浸和集液系统的服务工作,如淋浸空 间、淋浸钻孔、集液巷道、集液池、排液槽或 沟、管线工程和输排液设备、峒室等 (3)矿块通风系统工程; ■(4)防渗漏工程:如垫底、帷幕、隔离墙等; 浸出矿块要与周围隔离
浸准工程 浸准工程即浸矿前的各种巷道(运输、通风、 采准、切割等)或其他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四 大类: ◼ (1)为破碎和运出多余矿石的服务工程; ◼ (2)为淋浸和集液系统的服务工作,如淋浸空 间、淋浸钻孔、集液巷道、集液池、排液槽或 沟、管线工程和输排液设备、峒室等; ◼ (3)矿块通风系统工程; ◼ (4)防渗漏工程:如垫底、帷幕、隔离墙等; 浸出矿块要与周围隔离
4矿床开拓及采准 4.1矿床开拓 ■4.1.1竖井开拓 4.1.2斜井开拓 4.1.3平峒开拓 4.2矿床采准工作 4.2.1深孔爆破筑堆 ˉ4.2.2中深孔爆破筑堆 ■4.2.3浅孔爆破筑堆 4.2.4阶段自然崩落法 ■4.2.5核爆破原地破碎筑堆法
4 矿床开拓及采准 ◼ 4.1 矿床开拓 ◼ 4.1.1 竖井开拓 ◼ 4.1.2 斜井开拓 ◼ 4.1.3 平峒开拓 ◼ 4.2 矿床采准工作 ◼ 4.2.1 深孔爆破筑堆 ◼ 4.2.2 中深孔爆破筑堆 ◼ 4.2.3 浅孔爆破筑堆 ◼ 4.2.4 阶段自然崩落法 ◼ 4.2.5核爆破原地破碎筑堆法
41矿床开拓 设计单一的原地破碎浸出矿山,要考虑以下几方 面的因素: (1)井巷规格、运输提升设备规格都应较同规模 的常规法减少,原因是2/3的矿石不运出地表; (2)地表工业场地同样相应减少,但要考虑1/3左 右饿矿石的地表堆浸场地; (3)通风系统不但要考虑排氡排废气的要求,而 且还需考虑排除浸矿剂气味(如酸、碱等); (4)防腐:对井下所有设备包括水泵、风机及泵 房设施均要考虑防腐问题; (5)防污:要制订防止地下污染的措施方案; (6)巷道坡度:运输巷道不但要考虑矿床开采所 要求的坡度,还要考虑溶液输送的水力坡度要求等
4.1 矿床开拓 设计单一的原地破碎浸出矿山,要考虑以下几方 面的因素: ◼ (1)井巷规格、运输提升设备规格都应较同规模 的常规法减少,原因是2/3的矿石不运出地表; ◼ (2)地表工业场地同样相应减少,但要考虑1/3左 右饿矿石的地表堆浸场地; ◼ (3)通风系统不但要考虑排氡排废气的要求,而 且还需考虑排除浸矿剂气味(如酸、碱等); ◼ (4)防腐:对井下所有设备包括水泵、风机及泵 房设施均要考虑防腐问题; ◼ (5)防污:要制订防止地下污染的措施方案; ◼ (6)巷道坡度:运输巷道不但要考虑矿床开采所 要求的坡度,还要考虑溶液输送的水力坡度要求等
41.1竖井开拓法 当矿体倾角在015°或75~90°时,如地表 条件允许,最好采用竖井开拓法。这种方式的 井筒支护费和维护费用都低,且生产效率高 提升溶液和排水费用低。该方法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并具有如下优 ) a.不需要石门,生产效率高 b.保安矿柱少,由于生产区被待浸矿石 或已浸矿石所充填,所留的保安矿柱与常规 矿法开采相比要小得多; 保安矿柱可以在生产后期崩落,最后 将整个井田用溶浸液浸没,回收产品液,此时 的崩落、留矿和浸出条件将不比采场的原地破 碎浸出条件差,而用常规法开采的保安矿柱损 失率则达30~50%
4.1.1 竖井开拓法 当矿体倾角在0~15°或75~90°时,如地表 条件允许,最好采用竖井开拓法。这种方式的 井筒支护费和维护费用都低,且生产效率高, 提升溶液和排水费用低。该方法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并具有如下优点: ◼ a. 不需要石门,生产效率高; ◼ b. 保安矿柱少,由于生产区被待浸矿石 或已浸矿石所充填,所留的保安矿柱与常规采 矿法开采相比要小得多; ◼ c. 保安矿柱可以在生产后期崩落,最后 将整个井田用溶浸液浸没,回收产品液,此时 的崩落、留矿和浸出条件将不比采场的原地破 碎浸出条件差,而用常规法开采的保安矿柱损 失率则达30~50%
■4.1.2斜井开拓法(沿矿体下盘) 当矿体倾角为20~50°时,用斜井开 拓法可显著减少石门的掘进量,因此 可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使矿山投入生 该方法也可用于从露天矿山转入地 下矿山的开拓;如左图所示。 ■4.1.3平峒开拓法 对于山区地形,当矿体赋存在当地 浸蚀基准面以上时,尽量考虑用平峒开 拓法,这种方法的基建费用和经营费用 最低。(基建工程是为传统法的77~67% 基建费减少35~50%),同时,大大缩短 了投产期和达产期
◼ 4.1.2 斜井开拓法(沿矿体下盘) 当矿体倾角为20~50°时,用斜井开 拓法可显著减少石门的掘进量,因此, 可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使矿山投入生产。 该方法也可用于从露天矿山转入地 下矿山的开拓;如左图所示。 ◼ 4.1.3 平峒开拓法 对于山区地形,当矿体赋存在当地 浸蚀基准面以上时,尽量考虑用平峒开 拓法,这种方法的基建费用和经营费用 最低。(基建工程是为传统法的77~67%, 基建费减少35~50%),同时,大大缩短 了投产期 和达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