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边坡稳定 边坡滑动失稳: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大于土 的抗剪强度 影响因素: 令研究土体边坡稳定的两类方法: 利用弹性、塑性或弹塑性理论确定土体的应力状 态;(极限分析法) 假定土体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滑动而进行极限平衡 分析 21
21 2.2边坡稳定 ❖ 边坡滑动失稳: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大于土 的抗剪强度。 影响因素: ❖ 研究土体边坡稳定的两类方法: 利用弹性、塑性或弹塑性理论确定土体的应力状 态;(极限分析法) 假定土体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滑动而进行极限平衡 分析
瑞典圆弧滑动面条分法( Fellenius法) 将假定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分成n个垂直土条,对作 用于各个土条上的力进行力和力矩平衡分析,求出 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土体稳定的安全系数。K=抗滑力 矩滑动力矩(K>1.0边坡稳定,K=1.0极限平衡状 态,K<1.0边坡失稳。) T K TRRΣ矶lR∑(o1g+c)∑( Icos B1gd+ch TRR∑niR∑WsnB ∑WsnB 22
22 ❖ 瑞典圆弧滑动面条分法(Fellenius法) 将假定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分成n个垂直土条,对作 用于各个土条上的力进行力和力矩平衡分析,求出 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土体稳定的安全系数。K=抗滑力 矩/滑动力矩(K>1.0边坡稳定,K=1.0极限平衡状 态,K<1.0边坡失稳。) O Ni Ti Wi α β sin ( cos ) sin ' ( )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W W t g c l R W R t g c l R Ti R l TR T R K f l + = + = = =
冷 Bishop法 考虑竖面上的法向力和切向力。 冷 Taylor法 该法建立在总应力基础上,并假定内聚力不 随深度变化。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绘制成图表 (稳定系数N。、坡角β),利用该图表可以 分析简单边坡的稳定 N。=VHcH。-边坡的临界高度 23
23 ❖ Bishop法 考虑竖面上的法向力和切向力。 ❖ Taylor法 该法建立在总应力基础上,并假定内聚力不 随深度变化。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绘制成图表 (稳定系数Ns、坡角β),利用该图表可以 分析简单边坡的稳定。 Ns =γHc /c Hc -边坡的临界高度
2.3深基坑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方案 无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放坡开挖 冷特点:面积大,四周空旷 ☆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规定:开挖深度不 超过4.0m的基坑,当场地允许、经验算能保证土坡稳 定时,可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深度不超过40m的基坑 有条件采用放坡开挖时,宜设置多级平台分层开挖, 每级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1.5m 今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开挖前采用井点法坑外降水 ☆护面措施
24 2.3深基坑土方开挖 ❖ 土方开挖方案 无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放坡开挖 ❖特点:面积大,四周空旷 ❖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规定:开挖深度不 超过4.0m的基坑,当场地允许、经验算能保证土坡稳 定时,可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深度不超过4.0m的基坑, 有条件采用放坡开挖时,宜设置多级平台分层开挖, 每级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1.5m。 ❖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开挖前采用井点法坑外降水。 ❖护面措施
有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垂直开挖 盆式开挖:先挖除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后挖除挡墙 四周土方的开挖方式 α优点:挡墙的无支撑暴露时间短,利用挡墙四周所留土堤阻 止挡墙的变形。 缺点:挖土及土方外运速度较岛式开挖慢。 多用于较密支撑下的开挖。 工程实例:上海香港广场基坑开挖图2-93 岛式开挖:保留基坑中心土体,先挖除挡墙四周土方 的开挖方式 c优缺点 常用于无内撑围护开挖(如土层锚杆)或采用边桁架等大空 间支撑系统的基坑开挖。 c挖土机械及土方外运 25
25 有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垂直开挖 ❖盆式开挖:先挖除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后挖除挡墙 四周土方的开挖方式。 优点:挡墙的无支撑暴露时间短,利用挡墙四周所留土堤阻 止挡墙的变形。 缺点:挖土及土方外运速度较岛式开挖慢。 多用于较密支撑下的开挖。 工程实例:上海香港广场基坑开挖 图2-93 ❖岛式开挖:保留基坑中心土体,先挖除挡墙四周土方 的开挖方式。 优缺点 常用于无内撑围护开挖(如土层锚杆)或采用边桁架等大空 间支撑系统的基坑开挖 。 挖土机械及土方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