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地下水的方法 令轻型井点:一层降水深度不超过6m a确定井点系统的布置方式 确定基坑的计算图形面积 a计算涌水量: ☆单井涌水量: 无压完整井:Q=1.336K (2H-S)s IgR-lgr ☆群井涌水量 C无压完整井:Q=1.356K (2H-S)s Ig R-lg xo
11 三、降低地下水的方法 ❖ 轻型井点:一层降水深度不超过6m 确定井点系统的布置方式 确定基坑的计算图形面积 计算涌水量: ❖单井涌水量: 无压完整井: ❖群井涌水量 无压完整井: R r H s s Q K lg lg (2 ) 1.336 − − = lg lg 0 (2 ) 1.336 R x H s s Q K − − =
无压非完整井 Q=1.366 (2H0-s)/ho+0.5/2ho-l IgR-1g xov ho ho 承压完整井: Q=273、KM lg r-lg xo c承压非完整井: =273.KMM 2M-l IgR-1g xo v1+0.5rv M 令基坑的假想半径x:对于矩形基坑a/b≤5时, Do 抽水影响半径R:R=575K 冷抽水影响半径深度H查表 12
12 无压非完整井: 承压完整井: 承压非完整井: ❖基坑的假想半径x0:对于矩形基坑a/b≤5时, ❖ 抽水影响半径R: ❖抽水影响半径深度H0:查表 0 0 0 0 0 0.5 2 lg lg (2 ) 1.366 h h l h h r R x H s s Q + o − − − = lg lg 0 2.73 R x KMs Q − = M M l l r M R x KMs Q − − + = 2 lg lg 0.5 2.73 0 F x0 = R = 575s HK
井管数量n=Q/ q=2rcly=2r165K 井管平均间距:b2(L+B) 校y0=1/y)2 O (R--gx0) 1.366K 12 13
13 井管数量:n’=Q/q 井管平均间距: 校核y0 : 3 q = 2rclv = 2rcl65 K ' 2( ) n L B b + = lg ) 1 (lg 1.366 0 0 2 x n R K Q y = H − −
喷射井点:8~20mk=0.1~20m/d 主要设备:喷射井管、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 和管路系统 工作原理:图26、2-7P12 井点布置:b<10m单排布置;b>10m双排布置 环状布置。井点间距2~3.5m 井点系统的安装与使用: 令施工工艺程序: 冷注意事项: 井点堵塞:原因、预防 喷射扬水器失效、井点倒灌:原因、预防 工作水压力升不高:原因、预防
14 ❖ 喷射井点:8~20m k=0.1~20m/d 主要设备:喷射井管、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 和管路系统。 工作原理:图2-6、2-7 P12 井点布置:b<10m单排布置 ;b>10m双排布置; 环状布置。井点间距2~3.5m。 井点系统的安装与使用: ❖施工工艺程序: ❖注意事项 : 井点堵塞:原因、预防 喷射扬水器失效、井点倒灌:原因、预防 工作水压力升不高:原因、预防
电渗井点 在降水井点管的内侧打入金属棒(钢筋、钢管等),连以 导线。以井点管为阴极,金属棒为阳极,通入直流电后 土颗粒自阴极向阳极移动,称电泳现象,使土体固结; 地下水自阳极向阴极移动,称电渗现象,使软土地基易 于排水。用于k<0.1m/d的土层 深井井点 在深基坑周围埋置深于基底的井管,依靠深井泵或 深井潜水泵将地下水从深井内扬升到地面排出,使 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适用于k较大(10~250m/d);土质为砂土、碎石土;地 下水丰富、降水深(10~50m)、面积大的情况。 15
15 ❖ 电渗井点 在降水井点管的内侧打入金属棒(钢筋、钢管等),连以 导线。以井点管为阴极,金属棒为阳极,通入直流电后, 土颗粒自阴极向阳极移动,称电泳现象,使土体固结; 地下水自阳极向阴极移动,称电渗现象,使软土地基易 于排水。用于k<0.1m/d的土层。 ❖ 深井井点 在深基坑周围埋置深于基底的井管,依靠深井泵或 深井潜水泵将地下水从深井内扬升到地面排出,使 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适用于k较大(10~250m/d);土质为砂土、碎石土;地 下水丰富、降水深(10~50m)、面积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