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肌纤维,红肌纤维(含线粒体和肌 红蛋白较多),中间型纤维。 1.肌:薄而分布广泛。 2.头 18 面部肌退化,咀嚼肌很发达。 3.颈 分节明显 达 躯:肌肉大大退化。尾部肌发 无膈肌,腹肌簿弱。 5.前 胸部肌:胸肌发达。鸟喙上 肌。掌桡侧伸肌和指总伸肌 为重要的展翼肌。 6.后:盆带肌不发达,腿肌墩达, 图167鸡的体表肌肉 耻骨肌称栖肌
• 二、肌肉 • 白肌纤维,红肌纤维(含线粒体和肌 红蛋白较多),中间型纤维。 • 1.皮肌:薄而分布广泛。 • 2.头部肌:面部肌退化,咀嚼肌很发达。 • 3.颈部肌:分节明显。 • 4.躯干肌:肌肉大大退化,尾部肌发达, 无膈肌,腹肌薄弱。 • 5.前肢肌:胸部肌:胸肌发达,乌喙上 肌。掌桡侧伸肌和指总伸肌 为重要的展翼肌。 • 6.后肢肌:盆带肌不发达,腿肌发达, 耻骨肌称栖肌
第二节消化系统 要求: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 重点:食管、胃、肠、泄殖腔。 口腔与咽腔无明显分界合称口咽。无唇和颊 腭裂。口腔顶壁有乳头,咽腔顶壁咽乳头与食管 为界,舌乳头为口、咽腔分界。 2.:形态各不相同。 3.舌:舌内骨,舌乳头,无固有肌, 无味觉乳头。味瞢单 12 个或成群分布。 13 4.哪:不大但分布广泛。 图12-6鸡的口咽腔 1.口腔2,咽3.下喙4.舌尖5,舌根6.暇及喉口7.舌骨支 食管9.上橡10.硬朋1112,裂(又鼻后孔裂)的狭部和 宽部13.顺鼓漏斗14.唾液腺导管开口
• 第二节 消化系统 • 要求: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 • 重点:食管、胃、肠、泄殖腔。 • 一、口咽 • 1.口咽腔:口腔与咽腔无明显分界合称口咽,无唇和颊, 腭裂,口腔顶壁有乳头,咽腔顶壁咽乳头与食管 为界,舌乳头为口、咽腔分界。 • 2.喙:形态各不相同。 • 3.舌:舌内骨,舌乳头,无固有肌, 无味觉乳头,味蕾单 个或成群分布。 • 4.唾液腺:不大但分布广泛
·分颈段和胸段。颈段长。开始位于气管背侧,后与 气管一同偏至颈部右侧皮下,鸡、鸽的食管在叉骨前 形成囊。胸段通过鸣管与肺之间行于心肌和肝的背 侧,偏向左与腺胃相接。 软化和暂时储存食物,部分发酵分解食物,鸽乳
• 二、食管和嗉囊 • 1.食管: • 分颈段和胸段。颈段长,开始位于气管背侧,后与 气管一同偏至颈部右侧皮下,鸡、鸽的食管在叉骨前 形成嗉囊。胸段通过鸣管与肺之间行于心肌和肝的背 侧,偏向左与腺胃相接。 • 2.嗉囊: • 软化和暂时储存食物,部分发酵分解食物,鸽乳
2 3 4 222324 20 19 8 18 I I 16 12 13 14 15 图16-9鸡消化系模式图
三、周 胃分明显的两部分:腺胃和肌胃。 呈纺锤形,向后以峡部与肌胃相接, 胃壁较厚 5 /砂囊 °形状如圆形或椭圆形的双凸透镜, 质坚实。位于腹腔左侧。肝的两叶 之间。肌胃可分为背侧部和腹侧部 图12-7鸡的胃(纵剖开) 很厚的体,以及较薄的前囊和后豪,1食管2原3.乳头及前胃深开口3,深小 叶4.肌胃的厚肌4.胃角质层4.肌胃后囊的薄肌 腺胃、幽冂均开口于前囊。 5.幽门 肫皮,对食物进行机橄研磨加工
• 三、胃 • 胃分明显的两部分:腺胃和肌胃。 • 1.腺胃: • 呈纺锤形,向后以峡部与肌胃相接, 胃壁较厚, • 2.肌胃/肫/砂囊: • 形状如圆形或椭圆形的双凸透镜, 质坚实,位于腹腔左侧,肝的两叶 之间。肌胃可分为背侧部和腹侧部 很厚的体,以及较薄的前囊和后囊, 腺胃、幽门均开口于前囊。 • 肫皮,对食物进行机械研磨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