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处理机管理,用于分配和控制处理机; 存储器管理,主要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DO设备管理,负责ⅣO设备的分配与操纵; 文件管理,负责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OS 处理机管理, 用于分配和控制处理机; 存储器管理,主要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I/O设备管理,负责I/O设备的分配与操纵; 文件管理,负责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3.OS用作扩充机器 使用方式接口 把覆盖了软件的 人(用户) 系统文件接口 机器称为扩充机器 命令接口 或虚机器 战闭我作/他系统软件操系统用程序∠命令方式接口 命令解释器 系统调用接口 OS包含了若干 文件系统 个层次,因此在裸 机上覆盖OS后, 设备管理 便可获得一台功能 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核心 显著增强,使用极 为方便的多层扩充 CPU管理 机器或多层虚机器。 硬件 (c)核心层次结构模型 R事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OS用作扩充机器 ◼ 把覆盖了软件的 机器称为扩充机器 或虚机器。 ◼ OS包含了若干 个层次,因此在裸 机上覆盖OS后, 便可获得一台功能 显著增强,使用极 为方便的多层扩充 机器或多层虚机器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1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3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2. 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2操作糸统的发过程 1.2.1无操作無统的计算机無统 1.2.2单道批处理糸统 1.23多道批处理糸统 1.24分时糸统 1.2.5实时条统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1 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1.2.2 单道批处理系统 1.2.3 多道批处理系统 1.2.4 分时系统 1.2.5 实时系统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人工操作方式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5年到50年代中期),无 操作系统。由手工控制作业的输入输出,通过控制台 开关启动程序运行。 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过程大致如下:先把程序纸带 装上输入机,启动输入机把程序和数据送入计算机, 然后通过控制台开关启动程序运行,计算完毕后,用 户拿走打印结果,并卸下纸带。 缺点:(1)用户独占全机(2)CPU等待人工操作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2.1 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1. 人工操作方式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5年到50年代中期),无 操作系统。由手工控制作业的输入输出,通过控制台 开关启动程序运行。 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过程大致如下:先把程序纸带 装上输入机,启动输入机把程序和数据送入计算机, 然后通过控制台开关启动程序运行,计算完毕后,用 户拿走打印结果,并卸下纸带。 缺点:(1) 用户独占全机 (2) CPU等待人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