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井筒的数目及位置 令(3)单水平开采缓倾斜煤层的井田,井筒应坐落在井田中 部;或者使上山部分斜长略大于下山部分; (4)对水平开采缓倾斜或倾斜煤层群的矿井,考虑井筒设 在沿倾斜中部靠上方的适当位置,并应使保护井筒煤柱不占 投产来区; 冷(5)急倾斜矿井,井筒宜靠近煤层浅部,甚至布置在煤系 底板,如下图 今(7)煤系基底有丰富含水层的矿井,既要考虑井筒到最 令(6)开采近水平煤层的矿井,尽可能使井筒靠近储量中央 深度仍 过丰富含水层,又要考虑初期工程量和基建投资, 还应考虑煤柱损天
第一节 井筒的数目及位置 ❖ (3)单水平开采缓倾斜煤层的井田,井筒应坐落在井田中 部;或者使上山部分斜长略大于下山部分; ❖ (4)对水平开采缓倾斜或倾斜煤层群的矿井,考虑井筒设 在沿倾斜中部靠上方的适当位置,并应使保护井筒煤柱不占 初期投产采区; ❖ (5)急倾斜矿井,井筒宜靠近煤层浅部,甚至布置在煤系 底板,如下图 ❖ (6)开采近水平煤层的矿井,尽可能使井筒靠近储量中央; ❖ (7)煤系基底有丰富含水层的矿井,既要考虑井筒到最终 深度仍不穿过丰富含水层,又要考虑初期工程量和基建投资, 还应考虑煤柱损失
第一节井筒的数目及位置 急倾斜煤层开拓的井筒位置 1一井筒位于煤层底板;2一井筒位于煤层顶板; 3一阶段石门;4一工业场地煤柱边界线
急倾斜煤层开拓的井筒位置 1-井筒位于煤层底板;2-井筒位于煤层顶板; 3-阶段石门;4-工业场地煤柱边界线 第一节 井筒的数目及位置
第一节井筒的数目及位置 (二)对掘进与维护有利的井筒位置 1、井筒应尽可能不通过或少通过流砂层、较厚的冲 积层及较大的含水层。 2、井筒位置应使井底车场有较好的围岩条件,便于 大容积硐室的掘进与维护。 (三)便于布置地面工业场地的井筒位置 1、井筒位置必须为合理布置地面工业场地创造有利 条件; 2、符合下列条件:
❖ (二)对掘进与维护有利的井筒位置 ❖ 1、井筒应尽可能不通过或少通过流砂层、较厚的冲 积层及较大的含水层。 ❖ 2、井筒位置应使井底车场有较好的围岩条件,便于 大容积硐室的掘进与维护。 ❖ (三) 便于布置地面工业场地的井筒位置 ❖ 1、井筒位置必须为合理布置地面工业场地创造有利 条件; ❖ 2、符合下列条件: 第一节 井筒的数目及位置
第一节井筒的数目及位置 (1)要有足够的便于布置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其 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场地; (2)有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3)便于矿井供电、给水和运输,并使附近有便 于建设居住区、排矸设施的地点; (4)井筒位置应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 (5)充分利用地形,使地面生产系统、工业场地 总平面布置及地面运输合理,并尽可能使平整场地 的工程量较少
第一节 井筒的数目及位置 ❖ (1)要有足够的便于布置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其 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场地; ❖ (2)有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 (3)便于矿井供电、给水和运输,并使附近有便 于建设居住区、排矸设施的地点; ❖ (4)井筒位置应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 ❖ (5)充分利用地形,使地面生产系统、工业场地 总平面布置及地面运输合理,并尽可能使平整场地 的工程量较少
第二节开采水平的划分 确定水平垂高确定阶段垂高—能否进行上、下山开采 阶段垂高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开采水平服务年限:必须有足够的可采储量以保证水平有 理的服务年限。 2、采掘运机械化程度:采煤工作面长度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 高而增长 般变动于80~150m以上。 盘区开采:下山不超过1500m;上山不超过2000m。 3、煤层赋存条件和地质构造 冷(1)煤层倾角:急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一般为100~150m; 缓倾斜、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一般为150~300m (2)煤层厚度:厚度有时发生变化时,也可利用变化初作为 划分阶段的依据
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 ❖ 确定水平垂高——确定阶段垂高——能否进行上、下山开采 一、 阶段垂高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 1、开采水平服务年限:必须有足够的可采储量以保证水平有 合理的服务年限。 ❖ 2、采掘运机械化程度:采煤工作面长度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 高而增长,一般变动于80~150m以上。 ❖ 盘区开采:下山不超过1500m; 上山不超过2000m。 ❖ 3、煤层赋存条件和地质构造 ❖ (1)煤层倾角:急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一般为100~150m; 缓倾斜、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一般为150~300m; ❖ (2)煤层厚度:厚度有时发生变化时,也可利用变化初作为 划分阶段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