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六十年代 (一九六O年一月一日《人民日报》社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0-一1959)的最后一年,1959 年,过去了;六十年代(1960一1969)的第一年,1960年,开 始了。十年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瞬。但是,无论在中国 和世界,过去的上年却经历了伟大的、深刻的变化,而新 的十年在我们面前展现着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庆祝了自已诞生的十周年。在 这个十年里,依靠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人民民主 专政,中国完成了除台湾以外的国家的统一,完成了全国 范围的民主改革(西藏的民主改革现在正在顺利进行 ),随后,在民主改革彻底胜利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且胜利 地进行了思想政治战线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人民 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受长期战争破环的国民经济的 恢复工作;接若,从1953年开始,进行了七年的有计划的 经济建设:工作。这一切,就使中国的社会政治面貌发生 了几千年以来所没有过的根本转变。中国的经济文化状 况,虽然比较起来还是落后的,也跟解放以前不可同日而 语。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以苏联为肖的社会主 1
义阵营在世界上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历史上的最伟大胜利之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 ·切基本原则方面,严格地遵循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 遍真理,忠实地继承着发展着十月革命的光荣事业。 同时,在许多具体步骤和形式方面,它又带有自已的民族 的和国家的历史特点。这是必然的和当然的。共产党和 工人党的莫斯科会议宣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求根据 每个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革命 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原侧,不允许机械地抄袭他国共 产党的政策和策略。列宁曾经多次告诚,必须使共产主 义的基本原则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特殊情 况。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如果忽视了民族特点,就必然会 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就必然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损 失。”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 在革命和建设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时候,如果没有 自己的特点,那就更加不可想像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全 国人民,在过去十年的前一个阶段中,首先致力于按照中 国的条件,实现全国范围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直 到这两个任务顺利完成以后,才把注意力集中到在中国 的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一个新的任务上。在后 一个任务方面,党和人民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之下,根据 最近时期的经验,找到了三个法宝,这就是:建设社会主 义的总路线,大跃进的发展速度和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 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围绕着这个总路线的 一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由此而产生的国民经济的大 2
跃进,以及适应大跃进的需要而出现的人民公社,这些都 是中国人民事业中的新事物,而新事物总是不免要引起 一些人的怀疑的。它们究竞是不是正确和有效呢?究竟 是不是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呢?如果1958年的经验还没 有解除某些人的疑问的话,那么,1959年的经验就给了这 些问题以进一步的肯定的回答。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关于 在1959年提前三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的号 召,已经胜利地实现了。全国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指标 的情况,不久就可以公布。根据初步的统计,1959年的工 业总产值大大超过了国家的计划,其中钢产量达到一千 三百多万吨,即比1958年增长了五百万吨以上,或者60% 以上。工业产品,无论重工业和轻工业,品种都有了增 加,质量都有了提高,成本都有了降低。小型工业和县、 社工业,已经进入了巩固发展的阶段,在国民经济中正在 发挥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在战胜了儿十年未有的特 大自然灾害之后,就全国说来,仍然得到了比1958年更大 的主收。农业总产值显著地超额完成了国家的计刻。全 国人民公社的组织日益健全,优越性日益显著,在农民中 的威信日益增高。人民的收入增加了,市场的供应也相 应地增加了。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进 展。总之,全国城乡都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气象。而按照 美国的宣传机器说来,1959年却是中国“最暗淡的年份” 和“最贫困的年份”。如果所谓“最暗谈”和“最贫困”就是 这么一回事,那么,就让一些靠“美援”维持统治的国家也 来一些这样的“暗淡”和“贫困”吧!可措,即使帝国主义 3
者愿意这样作,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由于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确定无疑的胜利, 全中国的生活正在沸腾着。被解放了的六亿五千万人达 样一个伟大的生产力,正在向着充分认清了的妇的地,沿 着充分认清了的路线,采取着充分认清了的方法,开足马 力向前飞跑。不这样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和 文化太落后了,帝国主义一直在威胁着我们,甚至侵占着 我的领土,而妨碍人民前进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 建筑已经推翻了,人民已经觉醒起来,不再沉睡了。这是 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人民,这是团结一致的、组织起来的人 民,这是被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了的、被共产主义精神教 育了的、思想解放、敢想敢说敢做的人民。这样的人民, 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 线的鼓舞下,学握了1958年和1959年的连续大跃进的经 验,不但对于1960年的继续跃进和更好的跃进,充满了决 心和信心,而且对于整个六十年代的连续跃进,也充满决 心和信心。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在新的十年问,要在 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基本上建 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 的现代化,从而把中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诚然,就在那时,中国的工农业产品按人口让算起来,水 平也还是很低的,同英国比较起来,还是很落后的。要彻 底克服这种落后状态,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正因为这样, 中国人民不能不坚持总路线,坚持大跃进,坚持人民公 让,以便较早地脱离落后状态
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以伟大的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的整个事业的一部分,并且是在苏联和其 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慷慨援助之下发展的。中国人民满腔 热情地注意着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共 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并且从它们的伟大胜利中不断 地得到新的鼓舞和启示。从1950年到1958年,社会主义 阵营各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约一点六倍,而资本主义各 国只增加了37%。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在1958年的工业,总 值,已经占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约40%。在农业方面, 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生产的粮食和棉花,在1958年已经分 别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3%和38%。这就是说,按人口计 算,社会主义世界的工业和农业的平均水平,都已经超过 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平均水平。1959年是社会主义各国继 续突飞猛进的一年。苏联共产党在1959年1月至2月举行 的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了苏联已经进入全面展开 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通过了规模空前雄伟的发展 国民经济的七年(1959一1965)计划的控制数字,规定要 在七年内,在按人口乎均计算的工业品产量上超过欧删 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在某些最主要的产品的绝 对产量上超过美国目前的水平。现在全苏联人民正在为 提前超额完成这一伟大的计划而胜利地奋斗。苏联的先 进的科学技术在1959年获得了特别巨大的成就,成功地 发射了三文宇宙火箭,并且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开了 月球背面的秘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