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例自杀者死前因心理问题接受治疗的种类 1%巫医 1%中医 11%西医 14%精神科医生 73%从未治疗
563例自杀者死前因心理问题接受治疗的种类 1% 巫医 1% 中医 11% 西医 14% 精神科医生 73% 从未治疗
独立的自杀危险因素 (按其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 死前两周抑郁严重程度 有自杀未遂史 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死亡当时的急性应激强度 死前一个月内的生命质量 死前两天内发生急性人际冲突 死前一年内负性生活事件产生的慢性心理压力 朋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 农民、家庭主妇、退休、失业者 死前1个月内的社交活动少
独立的自杀危险因素 (按其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 死前两周抑郁严重程度 有自杀未遂史 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死亡当时的急性应激强度 死前一个月内的生命质量 死前两天内发生急性人际冲突 死前一年内负性生活事件产生的慢性心理压力 朋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 农民、家庭主妇、退休、失业者 死前1个月内的社交活动少
1567例病例对照研究中有10个危险因素 进入的最终L0G|STc模型的预测把握度* 出现不同危险 死于 死于死于自杀者 因素的数目 自杀其它伤害所占% 出现0-1个危险因素者223 221 1% 出现2-3个危险因素者366 3 293 20% 出现4-5个危险因素者524 379 145 72% 出现6+个危险因素者454 428 26 94% C统计量=0.97
出现不同危险 死于 死于 死于自杀者 因素的数目 N 自杀 其它伤害 所占 % 出现0-1 个危险因素者 223 2 221 1% 出现2-3 个危险因素者 366 73 293 20% 出现4-5 个危险因素者 524 379 145 72% 出现6+ 个危险因素者 454 428 26 94% *C统计量=0.97 1567例病例对照研究中有10个危险因素 进入的最终LOGISTIC模型的预测把握度*
从心理解剖研究得出的结论 尽管中国的自杀特征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但自杀的危 险因素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 自杀的危险因素之间有协同效应。抑郁程度重、有自杀未遂 史、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急性应激强度和慢性心理压力大以 及生活在家人、亲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的环境是中国主要的 自杀危险因素。但只有上述因素中数个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 下才会发生自杀。 针对单一危险因素的自杀预防措施不可能显著降低自杀率; 有效的预防工作应针对暴露于多个危险因素的个体
从心理解剖研究得出的结论 尽管中国的自杀特征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但自杀的危 险因素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 自杀的危险因素之间有协同效应。抑郁程度重、有自杀未遂 史、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急性应激强度和慢性心理压力大以 及生活在家人、亲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的环境是中国主要的 自杀危险因素。但只有上述因素中数个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 下才会发生自杀。 针对单一危险因素的自杀预防措施不可能显著降低自杀率; 有效的预防工作应针对暴露于多个危险因素的个体。
急诊自杀未遂回顾性研究中24家综合医院的分布情况 内藏古□陕匚岖河南□湖北 黑龙江 宁 北京 山东 新疆 甘 安微 上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口-研究现场所在省 贵州 湖南 广西 广东 □-非研究现场所在省 ▲-合作的精神科单位所在地
广西 广东 福建 江西 海南 浙江 江苏 湖北 安徽 河南 河北 山东 北京 天津 陕西 山西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内蒙古 上海 云南 贵州 湖南 四川 甘肃 宁夏 青海 西藏 新疆 重庆 --- 非研究现场所在省 --- 研究现场所在省 急诊自杀未遂回顾性研究中24家综合医院的分布情况 --- 参与研究的综合医院所在地 --- 合作的精神科单位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