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线表示法 1.指引线 指引线的弯折点最多两个。靠近框格的那一段指引线一定要 垂直于框格的一条边。指引 线箭头的方向应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大于 3mm),表示方法有三种,见上图或书图3-3,指引线的箭头置于 要素的轮廓线上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见图3-3a)。当指引线的箭 头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该点指在实际 表面上(见图3-3b)。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 与尺寸线对齐,如上图或书图3-4所示
指引线表示法 • 1.指引线 • 指引线的弯折点最多两个。靠近框格的那一段指引线一定要 垂直于框格的一条边。指引 • 线箭头的方向应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 •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大于 3mm),表示方法有三种,见上图或书图3—3,指引线的箭头置于 要素的轮廓线上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见图3—3a)。当指引线的箭 头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该点指在实际 表面上(见图3—3b)。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 与尺寸线对齐,如上图或书图3-4所示
框格表示法 2.框格 框格应水平布置,内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填写,第一格绘成 正方形,其它格绘成正方形或上、下边较长而左、右边较短的矩 形。框格高度等于两倍字高。 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釆用两格框格标注。被测要素为关联要 素的框格有三格、四格和五格等几种形式。从第三格起填写基准 的字母(见图3-5),图35a表示基准要素为单一基准。图3-5b表 示由两个同类要素A与B构成一个独立基准A-B,这种基准称为公 共基准。图3-5c表示基准A与B垂直,即基准A与B构成直角坐标 A为第一基准,B为第二基准,B⊥A。图3-5d表示基准A、B、C相 互垂直,即基准A、B、C构成空间直角坐标,它们的关系是B⊥A; C⊥A且C⊥B,这种基准体系称为三基面体系
框格表示法 • 2.框格 • 框格应水平布置,内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填写,第一格绘成 正方形,其它格绘成正方形或上、下边较长而左、右边较短的矩 形。框格高度等于两倍字高。 • 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采用两格框格标注。被测要素为关联要 素的框格有三格、四格和五格等几种形式。从第三格起填写基准 的字母(见图3—5),图3—5a表示基准要素为单一基准。图3—5b表 示由两个同类要素A与B构成一个独立基准A—B,这种基准称为公 共基准。图3—5c表示基准A与B垂直,即基准A与B构成直角坐标, A为第一基准,B为第二基准,B⊥A。图3—5d表示基准A、B、C相 互垂直,即基准A、B、C构成空间直角坐标,它们的关系是B⊥A; C⊥A且C⊥B,这种基准体系称为三基面体系。 •
形位公差值 3、形位公差值 形位公差值表示方法有三种:t”、“φt”、“Sφt”。当被 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或中心平面,或者被测要素的检测方向一定时, 标注t”,例如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值 的标注。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圆心等中心要素且检测方向为径向 任意角度时,公差带的形状为圆柱或圆形,标注“φt”,例如同 轴度公差值的标注。被测要素为球心且检测方向为径向任意角度 时,公差带为球形,标注Sφt”,例如球心位置度公差值的标 注。其他视具体情况而定
形位公差值 • 3、形位公差值 形位公差值表示方法有三种: “t” 、 “φt” 、 “Sφt”。当被 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或中心平面,或者被测要素的检测方向一定时, 标注“t” ,例如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值 的标注。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圆心等中心要素且检测方向为径向 任意角度时,公差带的形状为圆柱或圆形,标注“φt” ,例如同 轴度公差值的标注。被测要素为球心且检测方向为径向任意角度 时,公差带为球形,标注“Sφt” ,例如球心位置度公差值的标 注。其他视具体情况而定 •
基准表示方法 4、基准 基准字母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为不致引起误解,国家标准 GB/T1182-1996规定基准字母禁用下列9个字母:E、Ⅰ、J、M、0、 P、L、R、F。基准字母一般不许与图样中任何向视图的字母相同。 基准符号如图所示,以带小圆的大写字母用连线(细实线)与粗的 短横线相连。粗的短横线的长度一般等于小圆的直径。连线应画 在粗的短横线中间,长度一般等于小圆的直径。小圆的直径为2倍 字高。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的连线与尺寸线对齐 (见上图)。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基准符号的连线与尺寸线应 明显错开,粗的短横线应靠近基准要素的轮廓线或它的延长线上
基准表示方法 • 4、基准 • 基准字母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为不致引起误解,国家标准 GB/T1182—1996规定基准字母禁用下列9个字母:E、I、J、M、O、 P、L、R、F。基准字母一般不许与图样中任何向视图的字母相同。 • 基准符号如图所示,以带小圆的大写字母用连线(细实线)与粗的 短横线相连。粗的短横线的长度一般等于小圆的直径。连线应画 在粗的短横线中间,长度一般等于小圆的直径。小圆的直径为2倍 字高。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的连线与尺寸线对齐 (见上图)。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基准符号的连线与尺寸线应 明显错开,粗的短横线应靠近基准要素的轮廓线或它的延长线上
形位公差带 形位公差带的概念 形位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图样上给定的理想形状、理想位置的 允许变动量,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实际单 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位置公差是指实际关联要素相对于 基准的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 由此,我们可知,研究形位公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限制实际 要素的变动范围。由于实际要素在空间占据一定形状、位置和大 小,必须用具有一定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的各种空间或平面 区域来限制它。用于限制实际要素形状和位置变动的区域,叫做 形位公差带。它与尺寸公差带的概念一致,但形位公差带可以是 空间区域,也可以是平面区域。只要实际被测要素能全部落在给 定的公差带内,就表明实际被测要素合格 形位公差是用形位公差带来表示的,构成形位公差带的四个要素 是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
形位公差带 • 一、形位公差带的概念 • 形位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图样上给定的理想形状、理想位置的 允许变动量,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实际单一 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位置公差是指实际关联要素相对于 基准的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 • 由此,我们可知,研究形位公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限制实际 要素的变动范围。由于实际要素在空间占据一定形状、位置和大 小,必须用具有一定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的各种空间或平面 区域来限制它。用于限制实际要素形状和位置变动的区域,叫做 形位公差带。它与尺寸公差带的概念一致,但形位公差带可以是 空间区域,也可以是平面区域。只要实际被测要素能全部落在给 定的公差带内,就表明实际被测要素合格。 • 形位公差是用形位公差带来表示的,构成形位公差带的四个要素 是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