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7第一节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 (2)酸液的流速 酸岩的反应速度随酸液流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快。 5432 製州以区 1030 酸液流速(cm/s)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Yan’ an university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Yan’an university Chapter 7 第一节 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 (2) 酸液的流速 酸岩的反应速度随酸液流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快
Chapter7第一节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 (3)酸液的类型:强酸比弱酸的反应速度快。 (4)盐酸浓度 鲜酸:未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的酸8 余酸:鲜酸反应后还有一定反应能 力的酸液 活性酸:鲜酸和余酸的总称 残酸:完全失去活性,没有反应能2 力的酸 0 盐酸质量分数/% 相同浓度条件下,鲜酸比余酸的反 应速度快,因此常使用高浓度酸。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Yan’ an university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Yan’an university Chapter 7 第一节 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 (3) 酸液的类型:强酸比弱酸的反应速度快。 (4)盐酸浓度 鲜酸:未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的酸 余酸:鲜酸反应后还有一定反应能 力的酸液 活性酸:鲜酸和余酸的总称 残酸:完全失去活性,没有反应能 力的酸 相同浓度条件下,鲜酸比余酸的反 应速度快,因此常使用高浓度酸。 (3) 酸液的类型:强酸比弱酸的反应速度快。 相同浓度条件下,鲜酸比余酸的反 应速度快,因此常使用高浓度酸
Chapter7第一节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 (5)温度 (6)压力 0.10 E0.08 大理石 E10 白云岩 0.06 的进凶 0.04 353373393 413433 2.85.68.411.214.0 温度/k 压力/MPa (7)其它影响因素 岩石的化学组分、物理化学性质、酸液粘度等。 提高酸化效果的措施:降低面容比,提高酸液流速,使用稠 化盐酸、高浓度盐酸和多组分酸,以及降低井底温度等。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Yan’ an university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Yan’an university Chapter 7 第一节 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 (5)温度 (6)压力 (7) 其它影响因素 岩石的化学组分、物理化学性质、酸液粘度等。 提高酸化效果的措施:降低面容比,提高酸液流速,使用稠 化盐酸、高浓度盐酸和多组分酸,以及降低井底温度等
Chapter7第一节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 、碳酸盐岩基质酸化设计步骤 (1)确定地层破裂压力 (2)确定挤酸排量(为安全起见,挤酸排量不超过不 压开地层的最大排量的90%) (3)确定最大施工压力(即泵压,通常最大注入压力 按破裂压力与酸液静液柱压力之差估算); 4)确定酸液类型(根据地层条件,可能使用盐酸与 其它酸组成的混合酸) (5)确定酸液用量:一般为酸液穿透距离內孔隙体积 的2~4倍。经验值为04~25m3/m (6)计算增产量 (7)经济评价 (8)方案优选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Yan’ an university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Yan’an university Chapter 7 第一节 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 三、碳酸盐岩基质酸化设计步骤 (1)确定地层破裂压力; (2)确定挤酸排量(为安全起见,挤酸排量不超过不 压开地层的最大排量的90%); (3)确定最大施工压力(即泵压,通常最大注入压力 按破裂压力与酸液静液柱压力之差估算); (4)确定酸液类型(根据地层条件,可能使用盐酸与 其它酸组成的混合酸); (5)确定酸液用量:一般为酸液穿透距离内孔隙体积 的2~4倍。经验值为0.4~2.5m3 /m。 (6)计算增产量; (7)经济评价; (8)方案优选
) Chapter 7 第二节酸化压裂技术 酸化压裂(酸压):用酸液作为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 酸压效果取决于产生的裂缝有效长度和导流能力 作用原理: 靠水力作用形成裂缝; 靠酸液的溶蚀作用把裂缝的壁面溶蚀成凹凸不平的表面, 停泵卸压后,裂缝壁面不能完全闭合,具有较高的导流能 力,可达到提高地层渗透性的目的。 酸压与水力压裂相比 相同点:基本原理和目的相同。 不同点:实现其导流性的方式不同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Yan’ an university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Yan’an university Chapter 7 第二节 酸化压裂技术 酸化压裂(酸压):用酸液作为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 酸压效果取决于产生的裂缝有效长度和导流能力 作用原理: ➢ 靠水力作用形成裂缝 ; ➢ 靠酸液的溶蚀作用把裂缝的壁面溶蚀成凹凸不平的表面, 停泵卸压后,裂缝壁面不能完全闭合,具有较高的导流能 力,可达到提高地层渗透性的目的。 ➢酸压与水力压裂相比: ➢ 相同点:基本原理和目的相同。 ➢ 不同点:实现其导流性的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