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ection Process 第二节、侵入期 ◆1、病原物的侵入方式: ☆主动侵入: ◇有些病原物主动侵入寄主,如许多真菌以芽管、 菌丝侵入,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依靠自身的生长 和活动侵入寄主。 令被动侵入: 植物病原细菌大都是随着水滴或植物表面的水膜从 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病毒和类菌原体只能借助介 体或通过摩擦,嫁接等方式被动的侵入寄主。 11
11 ❖第二节、侵入期 1、病原物的侵入方式: 主动侵入: 有些病原物主动侵入寄主,如许多真菌以芽管、 菌丝侵入,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依靠自身的生长 和活动侵入寄主。 被动侵入: 植物病原细菌大都是随着水滴或植物表面的水膜从 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病毒和类菌原体只能借助介 体或通过摩擦,嫁接等方式被动的侵入寄主。 Infection Process
Infection Process ◆2、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 伤口侵入 ◇直接侵入:指病原物直 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 胞壁侵入。 ◇大多数真菌是以孢子萌 发形成芽管或以菌丝从表 皮直接侵入;寄生性种子 germ tube 植物和外寄生线虫等直接 穿透植物表层组织进入植 物体内。 12
12 直接侵入:指病原物直 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 胞壁侵入。 大多数真菌是以孢子萌 发形成芽管或以菌丝从表 皮直接侵入;寄生性种子 植物和外寄生线虫等直接 穿透植物表层组织进入植 物体内。 2、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 伤口侵入 Infection Process
Infection Process ·2、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直接侵入的机制:真菌孢子在适 宜环境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芽管 顶端与植物角质层接触后膨大形成 附着胞,附着孢下方产生较细的侵 人丝直接穿透角质层和细胞壁。真 菌直接侵入的机制包括:①侵入丝 前端有较强的机械穿透力。②侵入 丝顶端分泌的毒素使寄主细胞失去 保卫功能。③侵入丝分泌的胞外酶 对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的分解作用 图8-1真菌的侵染丝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 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 (引自Agi08,1988) 13
13 直接侵入的机制:真菌孢子在适 宜环境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芽管 顶端与植物角质层接触后膨大形成 附着胞,附着孢下方产生较细的侵 人丝直接穿透角质层和细胞壁。真 菌直接侵入的机制包括:①侵入丝 前端有较强的机械穿透力。②侵入 丝顶端分泌的毒素使寄主细胞失去 保卫功能。③侵入丝分泌的胞外酶 对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的分解作用, 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 2、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Infection Process
Infection Process ·2、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自然孔口侵入:植物 的许多自然孔口,如: 气孔、水孔、皮孔、柱 头、蜜腺等,都可能是 病原物侵入的途径,尤 其是以气孔最为重要。 真菌及细菌都可从 自然孔口侵入。 14
14 自然孔口侵入:植物 的许多自然孔口,如: 气孔、水孔、皮孔、柱 头、蜜腺等,都可能是 病原物侵入的途径,尤 其是以气孔最为重要。 真菌及细菌都可从 自然孔口侵入。 2、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Infection Process
·2、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Infection Process 自然孔口侵入: ①气孔侵入:如小麦锈菌夏孢子萌发的芽管遇到气孔后顶端 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下方长出侵入丝进入气孔,在气孔下腔膨 大形成泡囊,再从孢囊上长出侵染丝侵入寄主细胞。一些细菌 可以在有水膜的条件下通过菌体的游动从气孔进入寄主体内, 如水稻条斑病菌。 ◇②水孔侵入:如水稻白叶枯病菌,通过植物叶缘的吐水组 织一水孔进入排水腺,再进入导管侵害寄主。 ◇③皮孔侵入:一些真菌和细菌通过皮孔侵入。如马铃薯粉痂 菌、软腐病菌以及引起枝条溃疡的病原物。 ◇④蜜腺侵入:如梨火疫病菌由昆虫传带到花器的柱头和蜜腺 上,菌体繁殖后,从柱头或蜜腺孔侵入。 15
15 自然孔口侵入: ①气孔侵入:如小麦锈菌夏孢子萌发的芽管遇到气孔后顶端 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下方长出侵入丝进入气孔,在气孔下腔膨 大形成泡囊,再从孢囊上长出侵染丝侵入寄主细胞。一些细菌 可以在有水膜的条件下通过菌体的游动从气孔进入寄主体内, 如水稻条斑病菌。 ②水孔侵入:如水稻白叶枯病菌,通过植物叶缘的吐水组 织——水孔进入排水腺,再进入导管侵害寄主。 ③皮孔侵入:一些真菌和细菌通过皮孔侵入。如马铃薯粉痂 菌、软腐病菌以及引起枝条溃疡的病原物。 ④蜜腺侵入:如梨火疫病菌由昆虫传带到花器的柱头和蜜腺 上,菌体繁殖后,从柱头或蜜腺孔侵入。 2、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Infection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