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测得的临界切应力远小于计算值。理论值大了约100010000倍。几种典型金属的临界切应力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如表3-301所示。表3-301晶体的理论切应力与实验值的比较(单位:MPa)金属切变模量实验值理论切应力2440038300.786Al2500039800.372Ag64800.49040700Cu2.756895011000a-Fe1640026300.393Mg
实际晶体的滑移模型晶体的实际强度与理论强度之间的巨大差异怀疑理想晶体模型及其滑移方式,晶体中原子排列绝非完全规则,滑移也不是两个原子面之间集体的相对移动。晶体内部一定存在着很多缺陷,即薄弱环节变形过程在很低的应力下就开始进行,这种内部缺陷就是位错
实际晶体的滑移模型 晶体的实际强度与理论强度之间的巨大差异。 怀疑理想晶体模型及其滑移方式,晶体中原子 排列绝非完全规则,滑移也不是两个原子面之 间集体的相对移动。 晶体内部一定存在着很多缺陷,即薄弱环节, 变形过程在很低的应力下就开始进行,这种内 部缺陷就是位错
位错模型整体滑移模型受到怀疑,提出位错的局部滑移来解释晶体的塑性形变。原子面在一维方向偏离了正常晶格的排列,同原有的晶格点阵排列发生了错位。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相对滑移的交界线为位错线
整体滑移模型受到怀疑,提出位错的局部滑移来解 释晶体的塑性形变。 位错模型 原子面在一维方向偏离了正常晶格的排列,同原有 的晶格点阵排列发生了错位。 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 相对滑移的交界线为位错线
3.2.1位错类型①刃型位错②螺型位错③混合型位错
3.2.1 位错类型 ❖①刃型位错 ❖②螺型位错 ❖③混合型位错
①刃型位错将晶体的上半部分左移一个原子间距,再按原子的结合方式连接起来
将晶体的上半部分左移一个原子间距,再按原子的结合方 式连接起来。 ①刃型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