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去保命还是反抗,因为受害者不知道歹徒在强奸后是否会杀人灭口。如歹徒强 迫或拖受害者进车、进屋或去僻静之处时,则受害者就更应该小心了,因为在僻静 无人之处,歹徒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理受害者而又不为人知。很多专家都认为不能随 歹徒去别处,而宁可在大街上去逃命或反抗。如歹徒使用辱骂或武力时,则攻击、 打架、凶杀的可能性较大。 (2)决定如何应付歹徒和攻击 面对歹徒及其攻击可怕而又危险,很多人到了这个地步才知道自己也会成为暴 力犯罪的受害者,进而埋怨自己为什么没作好预防而使自己处在这样一种危险而生 死未知的处境中,但一切都晚了 在遭到歹徒攻击时,想要作出一个正确决定并非易事:一是对歹徒的底细、动 机、目的都不了解,二是没有思考时间,有时一两秒钟之内就得作出决定,这实在 是太难了。想想大公司的经营模式,在所有信息都齐全,又有专家和计算机的辅助 之下,作一决策还要有一定时间,而且决策也不一定正确。那么想想在既无信息又 无时间的情况下,自卫者如何能想出万全之策呢?因而在遭到攻击时,自卫者安全 脱身的机率很难预测,常常是在碰运气。 ①遭受攻击时的决策模式 避开,强于现场退让;现场退让,强于受伤;受伤,强于变成残疾;变成残疾, 强于杀人;杀人,强于被人杀。 作为认为伯当沃的模式列出了决策的轻重缓急,建议人们选伤害轻者而为之, 对帮助人们在遭受攻击作决策时很有启迪 ②对付歹徒攻击的七步模式 伯汝沃又提出了应付歹徒攻击时的七步模式: ①能谈则谈。②道歉撤出。③引旁人注意以求帮助。④尖声喊叫或逃走。⑤如 被困住,只有在歹徒真正攻击时才可以反抗。⑥在面对抢劫时,不要反抗。⑦如你 感到不管你怎么做都会被严重伤害时,则立即攻击歹徒。 作者认为这七步虽不系统,但尚可作为现场应付歹徒的一些指导原则。但对第 5步则不完全赞同,如若让歹徒先动手,则自卫者必败无疑。伯汝沃在这一点上是从 法律方面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实战方面考虑。 ③对付的手段 伯汝沃列举了人们在现实中是如何对付暴力犯罪的,但他并未列出人们所用的 这些办法效果如何
6 要求去保命还是反抗,因为受害者不知道歹徒在强奸后是否会杀人灭口。如歹徒强 迫或拖受害者进车、进屋或去僻静之处时,则受害者就更应该小心了,因为在僻静 无人之处,歹徒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理受害者而又不为人知。很多专家都认为不能随 歹徒去别处,而宁可在大街上去逃命或反抗。如歹徒使用辱骂或武力时,则攻击、 打架、凶杀的可能性较大。 (2)决定如何应付歹徒和攻击 面对歹徒及其攻击可怕而又危险,很多人到了这个地步才知道自己也会成为暴 力犯罪的受害者,进而埋怨自己为什么没作好预防而使自己处在这样一种危险而生 死未知的处境中,但一切都晚了。 在遭到歹徒攻击时,想要作出一个正确决定并非易事:一是对歹徒的底细、动 机、目的都不了解,二是没有思考时间,有时一两秒钟之内就得作出决定,这实在 是太难了。想想大公司的经营模式,在所有信息都齐全,又有专家和计算机的辅助 之下,作一决策还要有一定时间,而且决策也不一定正确。那么想想在既无信息又 无时间的情况下,自卫者如何能想出万全之策呢?因而在遭到攻击时,自卫者安全 脱身的机率很难预测,常常是在碰运气。 ①遭受攻击时的决策模式: 避开,强于现场退让;现场退让,强于受伤;受伤,强于变成残疾;变成残疾, 强于杀人;杀人,强于被人杀。 作为认为伯当沃的模式列出了决策的轻重缓急,建议人们选伤害轻者而为之, 对帮助人们在遭受攻击作决策时很有启迪。 ②对付歹徒攻击的七步模式 伯汝沃又提出了应付歹徒攻击时的七步模式: ①能谈则谈。②道歉撤出。③引旁人注意以求帮助。④尖声喊叫或逃走。⑤如 被困住,只有在歹徒真正攻击时才可以反抗。⑥在面对抢劫时,不要反抗。⑦如你 感到不管你怎么做都会被严重伤害时,则立即攻击歹徒。 作者认为这七步虽不系统,但尚可作为现场应付歹徒的一些指导原则。但对第 5 步则不完全赞同,如若让歹徒先动手,则自卫者必败无疑。伯汝沃在这一点上是从 法律方面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实战方面考虑。 ③对付的手段 伯汝沃列举了人们在现实中是如何对付暴力犯罪的,但他并未列出人们所用的 这些办法效果如何
对付强奸 用武力还手者占16%、用器械反抗者占13%、吓唬警告者占10%、求情者占14%、 逃走藏起者占11%、大声喊叫者占10%、求救者占9%、其中用武力对付的占39%,而 靠非武力脱身的占54%。 对付攻击伤人 还手者和用武器还击者占27%、吓唬歹徒者占8%、逃走藏起者占21%、求情者 占13%、求助者占12% 使用机智脱身来对付歹徒攻击的人数比例仍以54%对武力还击的27%,由此看 来,急智性的非武力对付歹徒攻击的措施为人们所常用,因而有必要加以讨论 ④对付措施的依据 在对付歹毒攻击时采用何种措施应付,主要基于对下面几个主要因素的考虑 歹徒的目的:杀人,抢劫,强奸或攻击伤人 自卫者什么最重要:保命,保身体,保尊严,保钱财 敌我力量对比:身材、技术、武器及精神。 胜负机率:胜、负、打个平手。 自卫者所熟悉的措施:跑、打、求情、合作。 当这些因素都确定后,自卫者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对付歹徒了。一般来说, 确定第二因素比较容易,保命在先应是人人皆知;但也有糊涂之人,想不开,把钱 想得比命还重要,尤其是在宣传见义勇为时,把保护公款讲得比受害者的命还重要, 则是在误导受害者。公安的钱也不应比受害者的命更重要,第2条第3条一般也可 以大致确定出来,第5条也不难,难的是第1条,不知彼,这是自卫防身结果不可 预料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自卫者所采取的措施大多是他们所相信的、所熟悉的,或所练过的 有把握的,因为在没有时间思考时这类措施更容易自动出现。因此,人们应把一些 措施练习得娴熟,才能在遭到突然攻击时,不用思考,马上就可以应用。 3.临场对付歹徒的机智措施技巧 下面讨论的一些智能型措施(与格斗相对应),旨在帮助读者在遭到歹徒攻击时 不战而保护生命安全,读者可从其中选择一二。这些措施来自于一些真实案例,被 些自卫者成功地使用过,并被一些自卫防身教师所推荐。但这些措施亦有不少失 败的案例,而且没有研究证明这些措施的成功率是多少。如同后面的格斗技术一样, 没有一项急智措施能百分之百地保证自卫者能安全脱身,因为每个自卫者所遇到的
7 对付强奸 用武力还手者占 16%、用器械反抗者占 13%、吓唬警告者占 10%、求情者占 14%、 逃走藏起者占 11%、大声喊叫者占 10%、求救者占 9%、其中用武力对付的占 39%,而 靠非武力脱身的占 54%。 对付攻击伤人 还手者和用武器还击者占 27%、吓唬歹徒者占 8%、逃走藏起者占 21%、求情者 占 13%、求助者占 12%。 使用机智脱身来对付歹徒攻击的人数比例仍以 54%对武力还击的 27%,由此看 来,急智性的非武力对付歹徒攻击的措施为人们所常用,因而有必要加以讨论。 ④对付措施的依据 在对付歹毒攻击时采用何种措施应付,主要基于对下面几个主要因素的考虑: 歹徒的目的:杀人,抢劫,强奸或攻击伤人。 自卫者什么最重要:保命,保身体,保尊严,保钱财。 敌我力量对比:身材、技术、武器及精神。 胜负机率:胜、负、打个平手。 自卫者所熟悉的措施:跑、打、求情、合作。 当这些因素都确定后,自卫者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对付歹徒了。一般来说, 确定第二因素比较容易,保命在先应是人人皆知;但也有糊涂之人,想不开,把钱 想得比命还重要,尤其是在宣传见义勇为时,把保护公款讲得比受害者的命还重要, 则是在误导受害者。公安的钱也不应比受害者的命更重要,第 2 条第 3 条一般也可 以大致确定出来,第 5 条也不难,难的是第 1 条,不知彼,这是自卫防身结果不可 预料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自卫者所采取的措施大多是他们所相信的、所熟悉的,或所练过的、 有把握的,因为在没有时间思考时这类措施更容易自动出现。因此,人们应把一些 措施练习得娴熟,才能在遭到突然攻击时,不用思考,马上就可以应用。 3.临场对付歹徒的机智措施技巧 下面讨论的一些智能型措施(与格斗相对应),旨在帮助读者在遭到歹徒攻击时 不战而保护生命安全,读者可从其中选择一二。这些措施来自于一些真实案例,被 一些自卫者成功地使用过,并被一些自卫防身教师所推荐。但这些措施亦有不少失 败的案例,而且没有研究证明这些措施的成功率是多少。如同后面的格斗技术一样, 没有一项急智措施能百分之百地保证自卫者能安全脱身,因为每个自卫者所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