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42]求一个近点为125cm的远视眼所戴眼镜的光焦度 近点明视距离 F [解]:对所戴凸透镜而言,已知s=-0.25ms=-1.25m 由空气中的透镜成像公式有 32(D)=+320屈光度) 1.25-0.25
明视距离 O F ‘ 近点 [例4-2] 求一个近点为125cm的远视眼所戴眼镜的光焦度. ' − s − s 3.2( ) 320( ) 0.25 1 1.25 1 1 1 1 : [ ]: , 0.25 1.25 ' ' ' 屈光度 由空气中的透镜成像公式有 解 对所戴凸透镜而言 已知 = = + − − − = = − = = − = − D f s s s m s m
散光眼:角膜为椭球面的人眼。也称为像散眼 由于椭球有两个对称平面,分别包含长、短轴,因而具有两个不同的焦 距。主轴上的一个物点将成两条像线。—像散。 ·矫正方法:戴柱面透镜。利用其像散作用,与散光眼的像散相抵消。 近视(或远视)+散光:戴一付一面为球面、一面为柱面的透镜。球面用于矫 正近(远)视,柱面用于矫正散光。 四、人眼的视角 定义:被观察物对人眼光心的张角称为人眼的视角 人眼对物体大小的感觉是以Q 该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对光y 心所张角度的大小衡量的。 F 表达式 Q y-y y S
③ 散光眼:角膜为椭球面的人眼。也称为像散眼。 • 由于椭球有两个对称平面,分别包含长、短轴,因而具有两个不同的焦 距。主轴上的一个物点将成两条像线。——像散。 • 矫正方法:戴柱面透镜。利用其像散作用,与散光眼的像散相抵消。 • 近视(或远视)+散光:戴一付一面为球面、一面为柱面的透镜。球面用于矫 正 近(远)视,柱面用于矫正散光。 四、人眼的视角 定义:被观察物对人眼光心的张角称为人眼的视角。 F O F ‘ Q P Q’ P y U ‘ ' − y −s ' s • 人眼对物体大小的感觉是以 该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对光 心所张角度的大小衡量的。 • 表达式: ' ' s y s y U − = − =
说明: A、在人眼的可调节范围内少 O FIP S≈ const P F i-y B:y C U C:当s一定时,U∞y D 当y足 CC S 人眼对物体大小的感觉取决于其在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因而取决于视角 U的大小,当U<1时,人眼已无法区分了 切助视仪器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增大人眼的视角
F O F ‘ Q P Q’ P y U ‘ ' − y −s ' s • 说明: A、在人眼的可调节范围内 s const ' B y U ' : C:当s 一定时,U y D:当 y 一定时,U s • 人眼对物体大小的感觉取决于其在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因而取决于视角 U的大小,当U<1 ‘ 时,人眼已无法区分了。 ∴ 一切助视仪器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增大人眼的视角
54.2助视仪的放大本领 助视仪器:帮助人眼(正常、非正常)看清物体(远、近、大、小)的光学仪器。 放大本领 1、定义:如右图示 U 物体PQ经助视仪器成虚像PQ, 再经人眼成像于视网膜上,其像P P H: H 长为-l;去掉助视仪器后将同 一物体置于原虚像所在处,对人 眼直接所成像长为l,则两个 像长的比值称为该助视仪器的放 大本领。用M表示。 P O U M 2、说明: ①必须将物放在同一特定位置比较两像大小 放大镜和显微镜:明视距离处(25cm);望远镜:无穷远处
§4.2 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 助视仪器:帮助人眼(正常、非正常)看清物体(远、近、大、小)的光学仪器。 一、放大本领 1、定义:如右图示 l l M ' = P O Q’ P ‘ Q H H’ U’ ' − l P O Q U −l 物体PQ经助视仪器成虚像P‘Q’, 再经人眼成像于视网膜上,其像 长为 ;去掉助视仪器后将同 一物体置于原虚像所在处,对人 眼直接所成像长为 ,则两个 像长的比值称为该助视仪器的放 大本领。用M表示。 l ' − l 2、说明: ① 必须将物放在同一特定位置比较两像大小。 放大镜和显微镜:明视距离处(25cm);望远镜:无穷远处
在近轴条件下 l=stgU≈sU =stgU≈sU P P H:: H O ∴.M= 即:M等于两视角之比 U ③由上式可看出:助视仪器的作用就是增大人眼视角,从而改善和扩展视野 ④注意放大本领M 与角放大率y= 的区别 l:是对一个光具组的入、出射线的倾角,是一对共轭量, U,U:是对有、无助视仪器时的视角,不是共轭量
③由上式可看出:助视仪器的作用就是增大人眼视角,从而改善和扩展视野。 ④注意放大本领 与角放大率 的区别。 U U M ' = u u ' = , : , . , : , ; ' ' 是对有 无助视仪器时的视角 不是共轭量 是对一个光具组的入 出射线的倾角 是一对共轭量 U U 、 u u 、 ② 在近轴条件下 U U l l M l stgU sU l stgU sU ' ' ' ' ' ' ' ' ' = − = − = 即:M等于两视角之比 S’ P O Q’ P ‘ Q H H’ U’ ' − l P O Q U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