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勘探 2002年3月 氧化作用(被破坏的油气藏 生物改造° K 创 9° 80 正常演化 气油比/m3 图4廊固凹陷油气藏中原油相对密度与气油比关系图 Fig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ude oil special gravity and gas-oil rat 生物热催化气与其相应的低熟轻质油或凝析油伴 细改造及氧化作用生。对该种成因类型的工业气井统计发现,其伴生油的 095 / 密度小于0.8g/cm3,一般在0.72-0.78g/cm3,为轻质 油或凝析油 90 °。。0 34热解气 0 对应石油演化的成熟阶段,R值为05%-20%,在 热催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气体,又称热催化气。就冀中 坳陷而言,其成气母质以Ⅱ2一Ⅲ型为主。气藏埋深 2000~5000m不等,大部分埋深大于3000m。主要地化 正常演化作用 特征有如下几点 07 (1)甲烷碳同位素-39‰~-46‰,氢同位素大 于-200‰(图6) 甲烷含量/% (2)湿气含量5%~50%,大部分为5%~20%。甲 图5廊固凹陷油气藏中原油相对密度与天然气甲烷 烷含量大于70%,C1/(C1~C5)为0.78-092。 百分含量关系图 methane percentage content of natural gas in oil and gas 35煤成气 reservoirs in Langgu sag 顾名思义,煤成气是由煤岩或煤系地层生成的气 20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7卷第1期 梁宏斌等:冀中坳陷北部天然气类型、成藏模式及成藏条件研究 成的热解气。煤成气的δC2、δ"C3、1C46Cs 也都相对偏重。6C2一般重于-27%,1C3一般重 于-25‰。在它们之间的关系图上位于左下角(图7) 180 124 生物气 235 生物改造气 X生物一热催化气 ●留38 热解气 ●沈81 煤成气 图6冀中坳陷天然气C1与bDc4关系图 Fig. 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gas 8C and 8 dcH in Jizhong depress 体。从本区煤的演化程度分析,严格地讲,煤成气应属 于热解气根据该区特定的地质背景和勘探工作的实际 需要,有必要将二者区分开来,这对冀中北部天然气的 图7冀中坳陷天然气61C2与8"C3关系图 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将其作为独立的成因类Fig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gas 8"c2andb"c 型进行讨论 in Jizhong depression 根据甲烷碳同位素、芳烃含量、气体组分等参数, 对第三系生成的热解气与煤系生成的煤成气进行认真详85C4一般重于-25‰,b"C3样品分析少,只有苏 细的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煤成气的主1-4井奥陶系气的8C5为-2434‰,比热解气也偏重 要特征为: 一些 (1)煤成气的碳同位素偏重、氢同位素偏轻 (2)煤成气的湿气含量为10%-20%,分布范围较 煤成气甲烷碳同位素一般重于-39‰,它们的平均集中,而热解气的湿气含量变化较大,但总体表现为煤 值比其他成因类型的δC1偏重4‰~18%(顾辛庄除成气湿气含量相对较低的特点。另外,煤成气的乙烷含 外)。6D比生物气和生物热催化气重,但比热解气量相对丙烷含量要大得多,C2/C3常常大于1,而热解 轻不论何种母质类型的源岩,随着热演化程度的提高,气的C2/C3一般为0.5-1.5,生物热催化气和生物气 6C1和6DH都变重,但煤成气出现反常现象。图6-般小于1(图8)。 中还可以看出,生物气和煤成气未在正常热演化趋势范 (3)煤成气C1~C指纹气相色谱图中最明显的特 围之内,这是由特定地质背景和独特的热演化序列造成征是苯/正己烷大于0.10,相对其他成因类型的天然气 的顾辛庄气田霸21、霸3并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最重,高,环已烷/甲基环戊烷也相对较高,大于1.05。 为-2511‰~-353‰,但8DcH4也最重,为-152‰,位 于正常的热演化范围之内其特征有别于苏桥的煤成气。36煤层气 顾辛庄气田的天然气应属第三系源岩演化程度较高时形 煤层气亦称煤层吸附气、煤层甲烷或煤矿瓦斯,它 20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