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砂的抟术质量要求 (5)级配的选择 宜优先选择级配在2区的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适当提高 砂率;当采用3区砂时,应适当减小砂率。 5.规格 砂按细度模数大小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粗砂M=3.7 31;中砂M=30~2.3;细砂M=2.2~1.6。 ·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 M.= (A2+A3+A4+A5+A6)-5A 100-A1 式中:M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 1.18mm、600m、300m、150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二、砂的技术质量要求 (5)级配的选择 • 宜优先选择级配在2区的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适当提高 砂率;当采用3区砂时,应适当减小砂率。 5.规格 • 砂按细度模数大小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粗砂Mx =3.7~ 3.1;中砂Mx =3.0~2.3;细砂Mx =2.2~1.6。 • 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Mx——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 1.18mm、600μm、300μm、150μ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1 2 3 4 5 6 1 x 100 ) 5 A A A A A A A M − ( + + + + − =
三、石子的技术质量要求 定义 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分类 按产源分:卵石和碎石 按技术要求分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类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 混凝土; 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三、石子的技术质量要求 定义 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分类 ➢按产源分:卵石和碎石 ➢按技术要求分: • Ⅰ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 Ⅱ类 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 混凝土; • Ⅲ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三、石子的技术质量要求 1.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陳率 >表观密度p>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po>1350kg/m3 空隙率P<47 2.合泥量、泥块含量及石粉合量 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是指卵石、碎石中粒径大于475mm经水洗 手捏后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具体指标见表
三、石子的技术质量要求 1.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表观密度ρg ´>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ρgo´>1350kg/m3; ➢空隙率P′<47%。 2.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石粉含量 ➢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是指卵石、碎石中粒径大于4.75mm经水洗 手捏后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具体指标见表
三、石子的技术质量要求 碎石、卵石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指标 项自 I类 Ⅱ类 Ⅲ类 含泥量(质量计,%) <0.5 <1.0 <1.5 泥块含量(质量计,%) 0 <0.5 <0.7 3针片状颗粒含量 针状颗粒是指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 粒径24倍者 片状颗粒是指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 针片状颗粒不仅本身容易折断,而且会增加骨料的 空隙率,使拌合物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见表
三、石子的技术质量要求 3.针片状颗粒含量 ➢针状颗粒是指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 粒径2.4倍者; ➢片状颗粒是指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 ➢针片状颗粒不仅本身容易折断,而且会增加骨料的 空隙率,使拌合物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见表。 项 目 指 标 Ⅰ类 Ⅱ类 Ⅲ类 含泥量(质量计,%) <0.5 <1.0 <1.5 泥块含量(质量计,%) 0 <0.5 <0.7 碎石、卵石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三、石子的技术质量要求 碎石、卵石针片状颗粒含量 指标 项目 I类 Ⅱ类 Ⅲ类 针、片状颗粒(%)(质量计) <5 <15 <25 4.有害物质含量 卵石、碎石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 煤块和炉渣等杂物。见下表。 指标 项自 I类 Ⅱ类Ⅲ类 有机物 合格 格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SO3质量计 <0.5 <1.0
三、石子的技术质量要求 项 目 指 标 Ⅰ类 Ⅱ类 Ⅲ类 针、片状颗粒(%)(质量计) <5 <15 <25 碎石、卵石针片状颗粒含量 4.有害物质含量 卵石、碎石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 煤块和炉渣等杂物。见下表。 项 目 指 标 Ⅰ类 Ⅱ类 Ⅲ类 有机物 合格 合格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 (SO3质量计) <0.5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