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h=(1 - m)L ---(2)p素L一膨胀后滤层厚度(1-m)L=(1-mo)LoPs -P(1- mo)Lh--(3)p据(1)(3)式,可绘成水头损失和流速的关系曲线
∴ -(2) L—膨胀后滤层厚度 ∵ (1-m)L=(1-m0 )L0 ∴ -(3) 据(1)(3)式,可绘成水头损失和流 速的关系曲线。 h ( m)L s − − = 1 ( ) 0 0 h 1 m L S − − =
(u)博4(0E-1)欧根公式P5yar反冲洗流速(cm/s)图 17-13水头损失和冲洗流速关系反冲时滤料刚刚开始流(态)化的冲洗流速称为最小流态化冲洗流速
Vmf—— 反冲时滤料刚刚开始流(态)化的冲洗流速 称为最小流态化冲洗流速
素理想化时应是(1)和(2)式的交点v>Vm时,滤层中水头损失不再变化但:滤层膨胀,大大>。崇(2)式代入(1)式:整理后可得:1.75p1150vpm=(p, - p)g pdobd.0.-pmm膨胀后孔隙率m与冲洗流速的关系(理论公式)
理想化时应是(1)和(2)式的交点。 v>vmf时,滤层中水头损失不再变化。 但:滤层膨胀,v大↗L大↗。 (2)式代入(1)式:整理后可得: 膨胀后孔隙率m与冲洗流速的关系(理 论公式) ( ) ( ) v 1 150 1 1 v 1.75 1 1 3 2 0 2 3 0 = − − − + − m m g d m d s s
崇实验公式:敏次和舒别尔特,推出的公式:(实验公式)1.31(e + m.)2.310q = 29.4-.0.5400.54(1 + e)1.77 (1 - mo)0.u*μ一水的动力粘度Pa·S*g冲洗强度L/s·m2适用条件:滤料密度2.62g/cm3水的密度 1g/cm3理查逊(J.F.Riohardson)和赞基(W.N.Eaki)提出的公式:(经验式)
实验公式:敏次和舒别尔特,推出的公式: (实验公式) μ—水的动力粘度Pa·s q—冲洗强度L/s·m2 适用条件: 滤料密度 2.62 g/cm3 水的密度 1 g/cm3 理查逊(J.F.Riohardson)和赞基(W.N.Eaki)提出 的公式: (经验式) ( ) ( ) ( ) 0.5 4 0 1.7 7 2.3 1 0 0.5 4 1.3 1 0 1 1 29.4 e m d e m q + − + = 1 v v = i m
*V一使滤料颗粒达到自由沉淀状态的冲洗流速cm/s对一定的滤料,一定的水温V;是一个常数。素α一指数,决定于雷诺数。m-mo* 将式:e1-m代入式中得:1+e(4)素当粒径为0.5~1.2mm时,20水温,α=4~3粒径小,α值大
vi—使滤料颗粒达到自由沉淀状态的冲洗流速 cm/s 对一定的滤料,一定的水温 vi 是一个常数。 α—指数,决定于雷诺数。 将式: 代入式中得: (4) 当粒径为0.5~1.2mm时,20℃水温, α=4~3 粒径小, α值大。 m m m e − − = 1 0 i e m e v 1 v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