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1.单相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输岀电流平均值的估算; 2.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估算; 3.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限流电阻的选择方法; 4.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范围的计算方法; 5.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1.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估算 2.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输出电压范围的计算方法。 [基本要求] 1.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2.能够分析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平均值 3.了解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估算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 4.掌握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合理选择限流电阻 5.了解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1-2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 2.可以开设“集成稳压电路”实验 、学时分配 章目 讲课|实验|上机合计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644 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806448664 lI 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第八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 884 第九章功率放大电路
22 [重 点] 1.单相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平均值的估算; 2.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估算; 3.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限流电阻的选择方法; 4.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范围的计算方法; 5.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难 点] 1.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估算; 2.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输出电压范围的计算方法。 [基本要求] 1.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2.能够分析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平均值; 3.了解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估算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 4.掌握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合理选择限流电阻; 5.了解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 1-2 课后练习题、2-4 道作业题; 2.可以开设“集成稳压电路”实验。 三、学时分配 章目 讲课 实验 上机 合计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8 2 10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10 3 13 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 6 6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 4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 4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8 3 11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6 2 8 第八章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 6 2 8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4 4
第十章直流电源 机动 合计 64 四、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成绩构成为:笔试(60%)+实验(30%)+平时 (10% 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6年5月 主要参考资料 1.《模拟电子技术》,戴土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 2.《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1月 3.《模拟电子技术》,郭业才,黄友锐;清华出版社,2011年6月 六、大纲说明 实践教学环节见“《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可以采 用多媒体授课。另外,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教学周历安排,对各个章节的课时 和内容适当有所增减,但各章变化幅度不应超过2学时,所变化内容不影响原有 知识体系
23 第十章 直流电源 4 4 机动 4 4 合计 64 12 76 四、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成绩构成为:笔试(60%)+实验(30%)+平时 (10%)。 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6 年 5 月 主要参考资料: 1.《模拟电子技术》,戴士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年 4 月 2.《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1 月 3.《模拟电子技术》,郭业才,黄友锐;清华出版社,2011 年 6 月 六、大纲说明 实践教学环节见“《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可以采 用多媒体授课。另外,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教学周历安排,对各个章节的课时 和内容适当有所增减,但各章变化幅度不应超过 2 学时,所变化内容不影响原有 知识体系
撰写人:李琪 审定人:张天鹏 批准人:张继军 执行时间:2013级起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21003 学分:4 学时:76(其中:讲课学时:64实验学时:12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 后续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开课部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对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字逻辑电路 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逻辑器件逻辑功能的分析和应用,并具有初步 的阅图能力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为今后学习有关专业课,以及为解决工程实践中 所遇到的数字系统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8学时) [知识点] 1.数字电路的发展和分类; 2.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 3.逻辑代数的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 4.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基本定理; 5.逻辑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4 撰写人:李琪 审定人: 张天鹏 批准人:张继军 执行时间:2013 级起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021003 学 分: 4 学 时: 76 (其中: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12 上机学时:0 )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 后续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开课部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对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字逻辑电路 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逻辑器件逻辑功能的分析和应用,并具有初步 的阅图能力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为今后学习有关专业课,以及为解决工程实践中 所遇到的数字系统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 (8 学时) [知 识 点] 1.数字电路的发展和分类; 2.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 3.逻辑代数的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 4.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基本定理; 5.逻辑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6.逻辑函数的化简 7.无关项、任意项的含义及应用 [重点] 1.常用数制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2.原码、反码、补码的概念及补码运算;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基本定理 4.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5.最小项的定义、性质及其表示方法 6.逻辑函数化简的方法。 [难点] 1.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2.补码的运算 3.真值表、逻辑电路图、卡诺图等逻辑函数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4.用公式、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 5.无关项、约束项的含义及应用 [基本要求] 1.了解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含义; 2.掌握数制的概念及不同数制的互换; 3.掌握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4.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概念及逻辑问题的描述 5.掌握逻辑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及各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 6.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及应用 7.能熟练使用代数法、卡诺图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和变换 [实践与练习] 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3-6道作业题。 第三章逻辑门电路(8学时) [知识点] 1.分立元件门电路;
25 6.逻辑函数的化简; 7.无关项、任意项的含义及应用。 [重 点] 1.常用数制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2.原码、反码、补码的概念及补码运算; 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基本定理; 4.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5.最小项的定义、性质及其表示方法; 6.逻辑函数化简的方法。 [难 点] 1.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2.补码的运算; 3.真值表、逻辑电路图、卡诺图等逻辑函数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4.用公式、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 5.无关项、约束项的含义及应用。 [基本要求] 1.了解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含义; 2.掌握数制的概念及不同数制的互换; 3.掌握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4.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概念及逻辑问题的描述; 5.掌握逻辑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及各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 6.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及应用。 7.能熟练使用代数法、卡诺图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和变换。 [实践与练习] 针对知识点布置 2-4 道课后练习题、3-6 道作业题。 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 (8 学时) [知 识 点] 1.分立元件门电路;
2.TTL集成门电路 3.CM0S集成门电路 4.可编程逻辑器件 [重点] 1.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二极管与门、二极管或门、三极管非门: 3.TTL与非门的工作原理; 4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5.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及分类 [难点]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M0S管的开关特性 3.TTL与非门的工作原理及其外特性 4.O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外特性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基本要求] 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2.理解TTL和CMOS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TTL和CM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4.掌握门电路标准推拉输出、开路输出、三态输出的特点和应用 5.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 2.开设“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实验。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8学时) [知识点] 1.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常用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6 2.TTL 集成门电路; 3.CMOS 集成门电路; 4.可编程逻辑器件。 [重 点] 1.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二极管与门、二极管或门、三极管非门; 3.TTL 与非门的工作原理; 4.CMOS 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5.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及分类。 [难 点] 1.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MOS 管的开关特性; 3.TTL 与非门的工作原理及其外特性; 4.CMOS 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外特性; 5.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基本要求] 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2.理解 TTL 和 CMOS 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 TTL 和 CMOS 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4.掌握门电路标准推拉输出、开路输出、三态输出的特点和应用; 5.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 2-4 道课后练习题、2-4 道作业题; 2.开设“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实验。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8 学时) [知 识 点] 1.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常用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