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特点 开式循环( open cycle) 燃烧、传热、排气、膨胀、医缩均为不可逆; 各环节中工质质量、成分稍有变化。 P 燃烧终点 火花塞 膨胀 余隙容积 上死点 缸径 排气阀开启 点火 冲程 汽缸壁 压缩 下死点 活塞 进气阀开启 往复运动 排气 曲轴机构 吸气 上止点 下止点U
6 开式循环(open cycle); 燃烧、传热、排气、膨胀、压缩均为不可逆; 各环节中工质质量、成分稍有变化。 2.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特点
二、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的简化 排气 油气混合物 燃烧终点 胀 油气混合物 排气阀开启 点火 压缩 进气阀开启 排气 吸气 下止点 压缩冲程 膨胀(动力)冲程 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 空气 空气 空气 (2) (2)-(3) (3) 7 等熵压缩 定容加热 等鸩膨胀 定容放热
7 二、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的简化
三、平均有效压力 mean effective pressure net PMEp max min) W n MEP net PMEP min ma 上止点 下止点 8 4
8 net MEP h W p V = 三、平均有效压力(mean effective pressure)
9-3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0→1吸气 dual combustion cycle)1→2压缩 2→3喷油、燃烧 3→4燃烧 →5膨胀作功 5→0排气 简化:引用空气标准假设 燃烧→2-3等容吸热+3-4定压吸热 排气→5-1等容放热 压缩、膨胀→1-2及45等过程 吸、排气线→重合、忽略 燃油质量→忽略 燃气成分改变→忽略
9 01 吸气 12 压缩 23 喷油、燃烧 34 燃烧 45 膨胀作功 50 排气 简化:引用空气标准假设 燃烧2-3等容吸热+3-4定压吸热 排气5-1等容放热 压缩、膨胀1-2及4-5等熵过程 吸、排气线重合、忽略 燃油质量忽略 燃气成分改变忽略 9–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一、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dual combustion cycle)
1.p-v图及rs图 1→2等熵压缩;2→3等容吸热; 3→4定压吸热;4→5等熵膨胀; 5→1定容放热 特性参数 O 压缩比( (compression ratio)E 定容增压比( pressure ratio)2 定压预胀比 (cutoff ratio 10
10 1. p-v图及T-s图 12 等熵压缩;23 等容吸热; 34 定压吸热;45 等熵膨胀; 51 定容放热 特性参数: 1 2 v v = 3 2 p p = 4 3 v v = 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 定容增压比(pressure ratio) 定压预胀比 (cutoff r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