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 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让核算 口第六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 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口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 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 告,下同) 日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 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口第八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 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 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五条 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 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六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 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七条 事业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 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 告,下同)。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 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八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 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 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口第九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 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 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口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 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 口第十条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 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口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 账
第九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 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 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 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 第十条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 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 账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6条) 口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 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 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口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 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 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 口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 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二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6条)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 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 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 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 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 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口第十五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 性。 口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 业务或猪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 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 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 明。 口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 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 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 性。 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 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 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 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 明。 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 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 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口第十六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 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 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 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 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口第十七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 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 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 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 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 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 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