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4.理解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动能概念,能在有刚体绕定轴转动的问题 中正确地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5.能运用以上规律分析和解决包括质点和刚体的简单系统的力学问 6.了解静止流体内的压强概念以及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 7.结合我国的水利工程,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建立正确的自然观 历史观。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3章刚体与流体 3.1刚体的定轴转动 3.2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3.3*流体,伯努利方程,泊肃叶方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力矩、转动惯量、定轴转动的动能和定理、定轴转动刚体的 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理想流体,流线,流体连 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 知识点:定轴转动的动能和定理。流体的基本性质,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工厂里很高的烟囱往往是用砖砌成的。有时为了拆除旧烟囱,可 以采用从底部爆破的方法。在烟囱倾倒的过程中,往往中间偏下的部位 发生断裂,试说明其原因。 喷雾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三)思考与实践 理论思考 1.火车在拐弯时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平动? 2.地球自转做的角速度矢量指向什么方向? 3.转动惯量与刚体的质量相对转轴的分布有关。 质量相等的圆环和圆盘,哪个的转动惯量大? 4.伯努利方程的使用条件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4. 理解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动能概念,能在有刚体绕定轴转动的问题 中正确地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5. 能运用以上规律分析和解决包括质点和刚体的简单系统的力学问 题. 6.了解静止流体内的压强概念以及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 7.结合我国的水利工程,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建立正确的自然观、 历史观。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 3 章 刚体与流体 3.1 刚体的定轴转动 3.2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3.3 *流体,伯努利方程,泊肃叶方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力矩、转动惯量、定轴转动的动能和定理、定轴转动刚体的 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理想流体,流线,流体连 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 知识点:定轴转动的动能和定理。流体的基本性质,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工厂里很高的烟囱往往是用砖砌成的。有时为了拆除旧烟囱,可 以采用从底部爆破的方法。在烟囱倾倒的过程中,往往中间偏下的部位 发生断裂,试说明其原因。 喷雾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三)思考与实践 理论思考: 1. 火车在拐弯时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平动? 2. 地球自转做的角速度矢量指向什么方向? 3. 转动惯量与刚体的质量相对转轴的分布有关。 质量相等的圆环和圆盘,哪个的转动惯量大? 4.伯努利方程的使用条件。 6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思政教育 1,结合的生产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2.结合我国历史上治水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教世主, 人类必须依靠自己,神话中的神是人成就的。结合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 工程,人类为生存不断的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 的进步作用。建立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4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描述简谐运动的各个物理量(特别是相位)的物理意义及各量 间的关系.掌握描述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法和图线表示法,并会用于简 谐运动规律的讨论和分析. 2.掌握简谐运动的基本特征,能建立一维简谐运动的微分方程,能根 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理解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规律。 3.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的发生条件及规律 4。理解描述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各量间的关系.理解机械波产 生的条件,掌握由已知质点的简谐运动方程得出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 方法,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 度概念 5.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理解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相位差 和波程差分析、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 6.了解驻波及其形成,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了解机械波的多普勒效 应及其产生的原因。 7.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思政教育 1.结合的生产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2.结合我国历史上治水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人类必须依靠自己,神话中的神是人成就的。结合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 工程,人类为生存不断的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 的进步作用,建立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 4 章 (一)目的与要求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掌握描述简谐运动的各个物理量 (特别是相位)的物理意义及各量 间的关系.掌握描述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法和图线表示法,并会用于简 谐运动规律的讨论和分析. 2. 掌握简谐运动的基本特征,能建立一维简谐运动的微分方程,能根 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理解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规律。 3. 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的发生条件及规律. 4. 理解描述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各量间的关系.理解机械波产 生的条件.掌握由已知质点的简谐运动方程得出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 方法.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 度概念. 5.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理解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相位差 和波程差分析、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 6.了解驻波及其形成,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了解机械波的多普勒效 应及其产生的原因. 7.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