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主要物质的危险、有害特性 氧化碳 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岀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 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 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 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 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 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3 主要物质的危险、有害特性 一氧化碳: 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 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 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 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 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 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防护要求: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 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髙浓度接触时可戴安 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 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沬、二氧化碳、干粉
• 防护要求: •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 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 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 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
乙胺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 口服腐蚀口腔、食道及胃。眼及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性灼伤 防护要求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 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 三乙胺 •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 口服腐蚀口腔、食道及胃。眼及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性灼伤。 • 防护要求 •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 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四氢呋喃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 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引起肝、肾损害。液体或 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防护要求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髙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四氢呋喃 • 健康危害 •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 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引起肝、肾损害。液体或 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 防护要求 •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含量过高,吸入后可引起人缺氧室息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危险
N2: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含量过高,吸入后可引起人缺氧窒息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