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 (49)《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碧水蓝天行动计划》的通知》 (2005.329) (50)《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意 见》淄政办发[2006]45号,2006年7月15日 (51)《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指导目 录的通知》(淄政办发[201135号) (52)《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划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的通知》(淄政 办字[2016]16号) (53)《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淄博市2013年扬尘污染综合防治实施 方案的通知》(淄政办字[2013]25号,2013年3月15日) 1.1.3.环评技术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l69-2018)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89-2003) 9)《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43号); (10)《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11)《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2015-2012) (12)《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 (1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 (14)《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8218-2009) (15)《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09号); (16)《山东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鲁环 办函【2016】141号)
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 1-7 (49)《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碧水蓝天行动计划》的通知》, (2005.3.29); (50)《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意 见》淄政办发[2006]45 号,2006 年 7 月 15 日; (51)《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指导目 录的通知》(淄政办发[2011]35 号)。 (52)《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划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的通知》(淄政 办字[2016]116 号); (53)《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淄博市 2013 年扬尘污染综合防治实施 方案的通知》(淄政办字[2013]25 号,2013 年 3 月 15 日); 1.1.3. 环评技术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89-2003); (9)《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 年第 43 号); (10)《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11)《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 (12)《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 (1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 (14)《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5)《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 309 号); (16)《山东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鲁环 办函【2016】141 号)
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 1.1.4.项目依据 1、《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 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环评委托书》 2、现有工程环评文件及批复; 3、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项目资料。 12.评价目的、评价原则与评价重点 121.评价目的 通过对工程所在的评估区环境现状调査与评价,摸清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地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以及厂址周围环境状况等,分 析该工程与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通过对工程的分析,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工程的资源综合利用状况,采用现状监测及类比方式分析项目生产过程中 “三废”排放情况,分析其现状是否达标排放;对于无法达标排放的环节,提出可行的 防治措施和建议; 2、在对工程所在地环境现状和污染源进行调査与评价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评价 因子,分析工程投产后对环境的正负效应,论证工程环保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 济上的合理性,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防止污染的措施及建议,为环境管理决策和工 程设计提供依据; 3、分析工程对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 4、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建设的合理性 122.评价原则 1、评价认真贯彻执行“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节约用水” “节能减排”以及是否符合城市、行业规划等环境保护政策 2、在保证评估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资料和近期项目区域已建、 在建项目的环评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试验和监测; 3、环境影响评估要坚持为工程建设的决策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注重环评工作 的政策性、针对性、公正性及实用性 4、预测环境影响时,采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够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本地区已经
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 1-8 1.1.4. 项目依据 1、《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 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环评委托书》; 2、现有工程环评文件及批复; 3、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项目资料。 1.2. 评价目的、评价原则与评价重点 1.2.1. 评价目的 通过对工程所在的评估区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摸清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地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以及厂址周围环境状况等,分 析该工程与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通过对工程的分析,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工程的资源综合利用状况,采用现状监测及类比方式分析项目生产过程中 “三废”排放情况,分析其现状是否达标排放;对于无法达标排放的环节,提出可行的 防治措施和建议; 2、在对工程所在地环境现状和污染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评价 因子,分析工程投产后对环境的正负效应,论证工程环保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 济上的合理性,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防止污染的措施及建议,为环境管理决策和工 程设计提供依据; 3、分析工程对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 4、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建设的合理性。 1.2.2. 评价原则 1、评价认真贯彻执行“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节约用水”、 “节能减排”以及是否符合城市、行业规划等环境保护政策; 2、在保证评估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资料和近期项目区域已建、 在建项目的环评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试验和监测; 3、环境影响评估要坚持为工程建设的决策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注重环评工作 的政策性、针对性、公正性及实用性; 4、预测环境影响时,采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够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本地区已经
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 使用过的方法,以数学模式法为主,结果类比调查和专业判定 5、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进行评价 123.评价重点 根据建设工程对环境污染的特点,本评价以工程分析为基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风险、污染防治措施论证作为本次评估的工作重点。 13.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 13.1.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结合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功能区划要 求及项目特点,确定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各环境因素评价工作等级情况 见本次环评各专项评价等级的汇总情况见表1.3-2 表1.3-2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定表 专题 等级的判据 等级确定 环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 类区 车间2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二级 污染物排放情况最大,Pm=09%<1%,本项目属于化工项目,评 价等级应提高一级 表|本项目无废水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表水环境》(H23-2018 属于三级B 三级B 建设项目分类 下 二级 水区域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不敏感 项目所在声环境类别 GB30962008中2类区 主要噪声源 气动力性噪声和机械噪声 二级 区域声环境敏感程度 声环境敏感程度较低 受影响的人数变化情况 受影响人口无变化 环境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69-2018),本项目“环境风 简单分析 132.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 根据评价等级结果,并结合工程特点及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确定各评价 要素的评价范围,详见表1.3-3
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 1-9 使用过的方法,以数学模式法为主,结果类比调查和专业判定; 5、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进行评价。 1.2.3. 评价重点 根据建设工程对环境污染的特点,本评价以工程分析为基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风险、污染防治措施论证作为本次评估的工作重点。 1.3. 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 1.3.1. 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结合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功能区划要 求及项目特点,确定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各环境因素评价工作等级情况 见本次环评各专项评价等级的汇总情况见表 1.3-2。 表 1.3-2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定表 专题 等级的判据 等级确定 环 境 空 气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 二类区 二级 污染物排放情况 车间 2 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 最大,Pmax=0.9%<1%,本项目属于化工项目,评 价等级应提高一级 地 表 水 本项目无废水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属于三级 B。 三级 B 地 下 水 建设项目分类 I 类 二级 区域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不敏感 噪 声 项目所在声环境类别 GB3096-2008 中 2 类区 二级 主要噪声源 空气动力性噪声和机械噪声 区域声环境敏感程度 声环境敏感程度较低 受影响的人数变化情况 受影响人口无变化 环境 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本项目“环境风 险潜势为Ⅰ” 简单分析 1.3.2. 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 根据评价等级结果,并结合工程特点及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确定各评价 要素的评价范围,详见表 1.3-3
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 表1.3-3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 评价范围 重点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 以厂址为中心,边长5km×5km的矩形区域 厂址周围村庄 地下水 以厂址为中心42km2范围内 浅层地下水 厂界外1m及周边200m范围 厂址周围居民区 环境风险 以厂址为中心,半径3km的圆形范围内 厂址周围居民区 土壤 项目区周围50m范围 项目区周边农田 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区域内有周围村庄等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区域内无自然保护 区及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项目评价区域内的环境敏感目标见表1.3-4,图1.3-1 表1.3-4厂址周围主要保护目标 类别序号 名称 相对厂 址方位距离(m)人口 环境保护级别 1敬仲镇第二小学 500 杨官村 S 1357 3 敬仲镇政府 E 1460 200 4 敬仲镇中学 ENE 1470 800 北陈家村 660 河沟村 N 1608 380 7 北陈家村 NE 1610 600 8 白兔丘北村 E 1720 1980 东姬王村 1740 1800 李官村 1770 450 境空气、L11西姬王村 NW 1840 19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 环境风险12 北石桥村 l868 2300 13 崔官村 1910 500 东胡村 SSW 1920 910 15 冯家村 N 2000 360 16 西胡村 SSW|2010 960 双庙村 2200 740 岳家村 SE 2314 40 19 毕家村 2326 小寇家村 SE 2350 1850 户王村 2390 1360 大寇家村 SE 2400 1920 东王官村 SE 2440 2030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 24 毕家庄村 2490 480 10
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 1-10 表 1.3-3 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 项 目 评 价 范 围 重点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 以厂址为中心,边长 5km×5km 的矩形区域 厂址周围村庄 地下水 以厂址为中心 42km 2 范围内 浅层地下水 噪 声 厂界外 1m 及周边 200m 范围 厂址周围居民区 环境风险 以厂址为中心,半径 3km 的圆形范围内 厂址周围居民区 土壤 项目区周围 50m 范围 项目区周边农田 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区域内有周围村庄等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区域内无自然保护 区及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项目评价区域内的环境敏感目标见表 1.3-4,图 1.3-1。 表 1.3-4 厂址周围主要保护目标 类别 序号 名称 相对厂 址方位 距离(m) 人口 环境保护级别 环境空气、 环境风险 1 敬仲镇第二小学 W 835 5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 准 2 杨官村 S 1357 360 3 敬仲镇政府 E 1460 200 4 敬仲镇中学 ENE 1470 800 5 北陈家村 NE 1470 660 6 河沟村 N 1608 380 7 北陈家村 NE 1610 600 8 白兔丘北村 E 1720 1980 9 东姬王村 NW 1740 1800 10 李官村 S 1770 450 11 西姬王村 NW 1840 1900 12 北石桥村 W 1868 2300 13 崔官村 S 1910 500 14 东胡村 SSW 1920 910 15 冯家村 N 2000 360 16 西胡村 SSW 2010 960 17 双庙村 NE 2200 740 18 岳家村 SE 2314 540 19 毕家村 SW 2326 440 20 小寇家村 SE 2350 1850 21 户王村 E 2390 1360 22 大寇家村 SE 2400 1920 环境风险 23 东王官村 SE 2440 2030 环境风险 24 毕家庄村 SW 2490 480
j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 白兔丘南村 2570 2010 北赵家村 2740 520 许家屯村 SW 2780 830 28 北朱家村 E 2800 920 西王官村 2880 1680 呈羔村 NE 2900 450 31 刘王村 NE 2965 720 32 小东王村 Ne 298 50 王青屯村 SW 3300 670 张郭三村 NW 3320 2800 35 东张王村 NE 3400 490 淄河 E 310 GB3838-2002V类 地表水 2 小清河 1 5km B3838202N类、V类 地下水 项目区周围42km2范围浅层地下水 GBT14848-2017Ⅲ类 声环境 厂界外1m及周边20m范围内的敏感点GB309%2002类 1.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工程的特征、阶段(生产期)和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全面分析判别本项目 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影响途径,初步估算影响程度。通过筛选确定本次 评价重点和评价因子 1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本项目在现有厂区进行设备安装,不进行土方施工,因此不对施工期进行环境影 响因素识别;在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废气、噪声、环境风险等,它们对环境的影 响是长期的、不利的,但在营运期,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表14-1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一览表 主要影响因素 名称 产生影响的主要内容 常规污染物 特征污染物 环境空气 进出料、辊道炉等 颗粒物、SO2、NO3 NH3 水环境「生活污水、碱洗废水、设备及地H、COD、BOD、SS 面清洗废水 氮 固体废物/职工生活、生产线、废气和废水生活垃圾、废机油、废导热油、袋式脉冲除尘器回 净化设施 收颗粒物、废脱硝催化剂、废滤膜、沉渣等 声环境 各类泵、风机等 LdB (A) 1-11
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温型)生产工艺提升改造及环保深度治理项目 1-11 25 白兔丘南村 E 2570 2010 26 北赵家村 SW 2740 520 27 许家屯村 SW 2780 830 28 北朱家村 E 2800 920 29 西王官村 SE 2880 1680 30 呈羔村 NE 2900 2450 31 刘王村 NE 2965 720 32 小东王村 NE 2985 660 33 王青屯村 SW 3300 670 34 张郭三村 NW 3320 2800 35 东张王村 NE 3400 490 地表水 1 淄河 E 3100 —— GB3838-2002V 类 2 小清河 N 15km —— GB3838-2002 Ⅳ类、V 类 地下水 1 项目区周围 42km2 范围浅层地下水 GB/T14848-2017Ⅲ类 声环境 1 厂界外 1m 及周边 200m 范围内的敏感点 GB3096-20082 类 1.4.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工程的特征、阶段(生产期)和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全面分析判别本项目 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影响途径,初步估算影响程度。通过筛选确定本次 评价重点和评价因子。 1.4.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本项目在现有厂区进行设备安装,不进行土方施工,因此不对施工期进行环境影 响因素识别;在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废气、噪声、环境风险等,它们对环境的影 响是长期的、不利的,但在营运期,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表 1.4-1 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一览表 名 称 产生影响的主要内容 主要影响因素 常规污染物 特征污染物 环境空气 进出料、辊道炉等 颗粒物、SO2、NOX NH3 水环境 生活污水、碱洗废水、设备及地 面清洗废水 pH、COD、BOD、SS、氨 氮 — 固体废物 职工生活、生产线、废气和废水 净化设施 生活垃圾、废机油、废导热油、袋式脉冲除尘器回 收颗粒物、废脱硝催化剂、废滤膜、沉渣等 声环境 各类泵、风机等 Leq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