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容 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a) 6378.140km 两极半径(c) 6356.779km 平均半径(a2c)136371.012km 扁率(d=(ac)/c)1/298275 赤道周长 40074.24km 子午线周长 40008.08km 表面积 5.1007×108km2 体积 1.0832×1012km3 质量(M)59742×1024kg 万有引力常数(G)6672×104m3kgs2 注:此数据为根据卫星观测及卫星轨道变化推算的以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地球 形状和大小数据。它是1975年由第十六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协会
三、 地 球 的 大 小 赤道半径(a) 6378.140 km 两极半径(c) 6356.779 km 平均半径(a 2c)1/3 6371.012 km 扁 率(d=(a-c)/c) 1/298.275 赤道周长 40074.24 km 子午线周长 40008.08 km 表 面 积 5.1007×108 km2 体 积 1.0832×1012 km3 质 量(M) 5.9742×1024 kg 万有引力常数(G) 6.672×10-4 m3kg-1 s -2 注:此数据为根据卫星观测及卫星轨道变化推算的以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地球 形状和大小数据。它是1975年由第十六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协会 地球的容貌
地球的容 四、海陆分布 在5.1亿km2的地球表面中,海洋面积约为 361亿km2,占地球表面积的708%,陆地为149 亿km2,占29.2%。海洋与陆地面积之比约为 2.5:1。 地表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60%的陆地集中 在北半球,约占该半球面积的39%,故北半球有 陆半球之称。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少,只占该半球 面积的19%,因而被称为水半球。地球上海陆分 布的形式对南北两半球的气候有很大影响。南半 球水域广阔,气候比较温和,具有海洋性特征 北半球气候变化较大,温度变化幅度比南半球高 约8°C。 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都是成对出现的,如 北美和南美大陆、欧洲和非洲大陆、亚洲和澳洲 大陆;每对大陆组成一个大陆瓣,这些大陆瓣在 比极汇合,形成大陆星;所有大陆都是北端宽、 向南端逐渐变窄而呈顶端向南的三角形,甚至南 极大陆也呈近三角形,其顶端对着南美;同时 南半球各大陆西面凹进,东面凸出;大陆东部边 缘多为岛弧所环绕,而西面则没有
四、 海 陆 分 布 在5.1亿km2的地球表面中,海洋面积约为 3.61 亿km2 ,占地球表面积的70.8%,陆地为1.49 亿km2 ,占29.2%。海洋与陆地面积之比约为 2.5:1。 地表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60%的陆地集中 在北半球,约占该半球面积的39%,故北半球有 陆半球之称。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少,只占该半球 面积的19%,因而被称为水半球。地球上海陆分 布的形式对南北两半球的气候有很大影响。南半 球水域广阔,气候比较温和,具有海洋性特征。 北半球气候变化较大,温度变化幅度比南半球高 约8°C 。 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都是成对出现的,如 北美和南美大陆、欧洲和非洲大陆、亚洲和澳洲 大陆;每对大陆组成一个大陆瓣,这些大陆瓣在 北极汇合,形成大陆星;所有大陆都是北端宽、 向南端逐渐变窄而呈顶端向南的三角形,甚至南 极大陆也呈近三角形,其顶端对着南美;同时, 南半球各大陆西面凹进,东面凸出;大陆东部边 缘多为岛弧所环绕,而西面则没有。 地球的容貌
地形 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大陆上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 穆朗玛峰,海884最低点为位手亚约旦境内的死 海,海拔为92m。我国 低点为疆吐鲁番盆地中 的艾丁湖,湖面标高m。大陆平均高程为875m。根 据陆地高程和起 陆地地为地、丘陵、高 原、平原、盆 谷等 大陆主要的形 是有一系刻早狐形或线性展布的山 系,其中现最高 相对 800-5000m)有阿尔 卑斯一喜马拉山 这两个山系形成的年 代都不长,至今在指 是地壳活动的强烈地带。 就面积而言,海拔1以下的平原低山、丘陵分布最广 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0.8%
• 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大陆上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 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最低点为位于西亚约旦境内的死 海,海拔为-392m。我国境内的最低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中 的艾丁湖,湖面标高为-155m。大陆的平均高程为875m。根 据陆地高程和起伏特征可将陆地地形分为:山地、丘陵、高 原、平原、盆地、裂谷等。 • 大陆主要的地形特征之一是有一系列呈弧形或线性展布的山 系,其中现代最高的山系(相对高差达3000-5000m)有阿尔 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环太平洋山系,这两个山系形成的年 代都不长,至今仍在抬升之中,是地壳活动的强烈地带。 • 就面积而言,海拔1000m以下的平原、低山、丘陵分布最广, 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0.8%。 五、陆地地形 地球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