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F1+F2) (13-4 ◆带两边拉力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蒂轮接触面上各点廖擦力的 总和F),也就是带所传递的圆周力F。即 F=FI-F2 (13-5 F F F F1 主动轮 从动轮 图13-5带传动的受力情况
◆ 带两边拉力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带轮接触面上各点摩擦力的 总和Ff ),也就是带所传递的圆周力F。即 F=F1 -F2 (13-5) ( ) (13 4) 2 1 F0 = F1 + F2 −
园周力F(N)、带速vms)和传递功率P(kW)之间的关系为 P=0 (13-6) F F ◆将式(13-4代入式(13-5),可得 2 F f=F 令分析由上式可知,带的两边拉力F1和F2的大小,取决于张紧力F0 和带传动的有效拉力F。而由式(13-6)可知,在带的传动能力范围 内,F的大小和传动功率門及带的速度v有关。当传动功率增大时, 带的两边拉力的差值F=F1-F2也要相应的增大。带的两边拉力的 这种化,实际上反映了带和带轮接触面上摩擦力的变化
◆ 圆周力F(N)、带速v(m/s)和传递功率P(kW)之间的关系为 (13 6) 1000 = − Fv P ◆ 将式(13-4)代入式(13-5),可得 = − = + 2 2 2 0 1 0 F F F F F F ❖分析 由上式可知,带的两边拉力F1和F2的大小,取决于张紧力F0 和带传动的有效拉力F。而由式(13-6)可知,在带的传动能力范围 内,F的大小和传动功率P及带的速度v有关。当传动功率增大时, 带的两边拉力的差值F= F1-F2也要相应的增大。带的两边拉力的 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带和带轮接触面上摩擦力的变化
当其它条件不变且张紧力F一定时,这个摩擦力有一极限值(临 界值)。当带有打滑趋势时,这个摩擦力正好达到极限值,带传 动的有效拉力F也就达到了最大值F灬。如果再进一步增大带传 动的工作载荷,就会岀现打滑。打滑是滞所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 带与轮面间的极限摩擦力总和肘,带与带轮发生的显著的相对滑 动现淾。打滑将使带的磨损加剧,从动轮转速急剧降低,甚至使 传动失效,应当避免。 ◆由图13-6所示带的受力分析可导出带在即将打滑时紧边拉力F1 与松边拉力F的关系,挠性体摩擦的基本公式(欧拉公式): (13-7
◆ 当其它条件不变且张紧力F0一定时,这个摩擦力有一极限值(临 界值)。当带有打滑趋势时,这个摩擦力正好达到极限值,带传 动的有效拉力F也就达到了最大值Fmax 。如果再进一步增大带传 动的工作载荷,就会出现打滑。打滑是带所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 带与轮面间的极限摩擦力总和时,带与带轮发生的显著的相对滑 动现象。打滑将使带的磨损加剧,从动轮转速急剧降低,甚至使 传动失效,应当避免。 ◆ 由图13-6所示带的受力分析可导出带在即将打滑时紧边拉力F1 与松边拉力F2的关系,挠性体摩擦的基本公式(欧拉公式 ): (13 7) 2 1 = − fα e F F
联解F=F-F2和上式得: F=F F=F fa (13-8) F=F-2=h、1 f =2F 图136带的受力分析 e/+l ◆最大有效拉力F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 1)张紧力(初拉力)F最大有效拉力Fm与F成正比。F越大,带与带轮 间的正压力越大,则传动时的最大摩擦力即最大有效拉力Fn~也越大。 但F过大时,将使带的磨损加剧,以致过快松弛,缩短了带的工作寿命。 如F过小,则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运转时带易发生跳动 和打滑
◆ 联解F=F1 -F2和上式得: ◆ 最大有效拉力Fmax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 1) 张紧力(初拉力)F0 最大有效拉力Fmax与F0成正比。F0越大,带与带轮 间的正压力越大,则传动时的最大摩擦力即最大有效拉力Fmax也越大。 但F0过大时,将使带的磨损加剧,以致过快松弛,缩短了带的工作寿命。 如F0过小,则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运转时带易发生跳动 和打滑。 (13 8) 1 1 2 ) 1 (1 1 1 1 0 1 2 1 2 1 − + − = = − = − − = − = fα fα fα fα fα fα e e F e F F F F e F F e e F F
2)包角α最大有效拉力F随包角α的增大而增大。包角α越大,带和带 轮的接触面上所能产生的总摩擦力就越大,传动能力也就越大。故蒂 轮包角不宜过小,要加以限制。 因小轮包角1小于大轮包角,故计算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圆周力时,上 式中应取01 3)摩擦系数∫最大有效拉力尸随摩擦糸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图13-7所示,V带传动与平带传动的初拉力相等(即带压向带轮的压 力同为FO时,它们的法向力F则不相同 ◆平带的极限摩擦力F′Fo,而V带的 极限摩擦力为 P2 Fx/2 Fx/2 FNf==f=Fof sIn 图137带与带轮间的法向力
2) 包角 最大有效拉力Fmax随包角的增大而增大。包角 越大,带和带 轮的接触面上所能产生的总摩擦力就越大,传动能力也就越大。故带 轮包角不宜过小,要加以限制。 ◆ 因小轮包角αl小于大轮包角α2,故计算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圆周力时,上 式中应取α1。 3) 摩擦系数f 最大有效拉力Fmax随摩擦系数f的增大而增大。 ◆ 如图13-7所示,V带传动与平带传动的初拉力相等(即带压向带轮的压 力同为FQ )时,它们的法向力FN则不相同。 ◆ 平带的极限摩擦力FN f=FQ f,而V带的 极限摩擦力为 f F f φ F F f Q Q N = = 2 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