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计算机发展划分为四代 ①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8年)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主 存储器采用汞延迟浦线,其特点是主存存储器容量小、速度慢、 机器体积大、重量大、功耗大、成本高。 ②第二代计算机(1959年~1964年)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主 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其特点是主存储器容量加大、运算速度 加快、减小了体积、重量、功耗及成本,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③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1年)基本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几十至几百个/mm2),其特点是功能进一步增强,体 积功耗进一步降低。 ④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 万至几千万个mm2),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容量大大增加, 外存主要有磁盘、光盘,运算速度可达几亿次秒,计算机开始 與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多元化的方向前进
①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8年)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主 存储器采用汞延迟浦线,其特点是主存存储器容量小、速度慢、 机器体积大、重量大、功耗大、成本高。 ②第二代计算机(1959年~1964年)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主 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其特点是主存储器容量加大、运算速度 加快、减小了体积、重量、功耗及成本,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③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1年)基本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几十至几百个/mm2),其特点是功能进一步增强,体 积功耗进一步降低。 ④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 万至几千万个/mm2),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容量大大增加, 外存主要有磁盘、光盘,运算速度可达几亿次/秒,计算机开始 向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多元化的方向前进。 (2)计算机发展划分为四代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多媒体、网络化、微型化和智能化
高性能、多媒体、网络化、微型化和智能化。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三)、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有逻辑判断能力 (4)存储容量大; (5)程序控制下自动操作
(三)、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有逻辑判断能力; (4)存储容量大; (5)程序控制下自动操作
(四)、计算机的分类 1989年11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 个委员会根据当时的发展趋势,提出将计算机 划分为:主机、小型机、个人计算机、巨型机、 小巨型机和工作站6类。 (根据CPU运算速度) 1、巨型机(几千G) 2、小巨型机(几百G) 3、主机(几十G) 4、小型机(几个G) 5、工作站(几个G) 6、PC个人计算机(几个G以下)
(四)、 计算机的分类 1989年11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一 个委员会根据当时的发展趋势,提出将计算机 划分为:主机、小型机、个人计算机、巨型机、 小巨型机和工作站6类。 (根据CPU运算速度) 1、巨型机(几千G) 2、小巨型机(几百G) 3、主机(几十G) 4、小型机(几个G) 5、工作站(几个G) 6、PC——个人计算机(几个G以下)
传统上根据技术、功能及体积的大小分为4类: 1、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 2、小型计算机 3、大型计算机 4、巨型计算机
传统上根据技术、功能及体积的大小分为4类: 1、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 2、小型计算机 3、大型计算机 4、巨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