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由于美国、西欧有直接饮用生水的习惯、所以对饮水水质卫生 标准要求更为严格。 1.5.2油污染 油污染是水体污染的重要类型之…,特别是河口、近海水域更 为突出。排入海洋的石油估计每年可高达数百万吨至上千万吨,约 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油污染·般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石油 运输船舱、机件及意外事件的流出、海上采油等造成的。例如,压 舱水含油率为1%,洗船水含油率达3%,这是经常、大量的污染 来源,而油船事故则属于突发性的集中污染源,其危害是毁灭 性的。 油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破坏优美的滨海风景,降低了作 为疗养、旅游地的使用价值,严重危害水生生物,尤其是海洋生物 和海产等。研究指出,如有10万吨原油污染海洋,按形成10-4cm 的油膜,则可覆盖10万km2的渐闻、阻碍水的蒸发和氧气进入 油污染还可引起水面火灾,危及桥梁、船舶。各海洋国家,采油国 家及石油进出口国家儿乎均受石油污染的危害 原油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油品进入水体后,先成 浮油,后成油膜以及·些非碳氢化合物溶解而成的乳化油ε油膜要 附在水体中的微粒和水生生物上而扩散或下沉至深处。在水体表面 的石油要经过光化学氧化作用或生物氧化作用而分解。佔计算,在 阳光下,每天氧化的浮油每平方公里可达两吨。 消除油污染是很困难的,应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 于炼油厂等所排放的高浓度含油废水必须叫收与处理;对于压舱含 油废水及洗油船含油废水如回收有困难应加以处理才能排海;对于 油井、油船事故性排油,需采取各种可能的抢救措施,采取卫星及 遥测技术监测大面积油污染范围及迁移情况以防止对鱼场、海产养 殖场及鱼的繁殖场所造成破坏。 I.5.3地面径流污染 地面径流污染是降水淋洗和冲刷地表各种污染物而形成的一种 面源污染,是地面和地下水体的.次污染源。由于污染负荷可能很 28
高且难控制。它是目前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国际水文规划将 地面径流污染列为重点项目之一.“美国环境科学展望”将其列为 典型问题的第项。 地面径流污染包括城市径流、工业径流、农村径流、自然径流 污染几种类型,当前重点考虑城市地面径流水污染的特征及控制。 研究表明,暴阑径流前期污染负荷很高,可占全部径流的 90%。但径流对地面水体的污染不仅仅只限于径流前期。原因是径 流中往往含有大量微细颗粒物,它们很难沉降而长期悬浮在水中致 使危害加重。据报道,在径流污染中总固体的43%、BODs的 75%、COD的80%、磷酸盐的92%、总氮的77%、重金属的 51.2%都集中在264xm以下的小颗粒中 地面径流污染的防治是个相当大的难题,它实际上是一个区 域空间污染问题。只是当大气污染、水土及农药流失得到控制,废 水、废渣、垃圾粪便得到治,整个城市或国家园林化时才有可能 得到控制。真止控制地面径流的污染危害,需要一个国家有高度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5,4热污染 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地闻水体受热污染后与污染物污染相 同的是形成污染带,造成溶解氧减少(直到零),使某些毒物的毒 性提高,破坏水生态平衡的温度坏境条件,加速某些细菌的繁殖, 助长水草丛生、厌氧发酵、产生恶臭。 鱼类生长与水温密切相关,从图111可以看出最佳水温有 定的区间,过低或过高都不合适,甚至导致死亡。不同鱼类对水温 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 有害低温极限低温 最传水温极限高温有害高温 死 有益 不安定 死亡 倦不称 7℃ 1214 323437 图1-1l鲤鱼生长与温度关系图
不同地带分布的不同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差别较大,如热带 鱼适于在15~32℃的范围内生存,而寒带鱼则只适于2~10℃的范 围生存。 对废水采取降温措施,是热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 1.5.5酸、碱、盐污染 酸、碱污染水体使水体:值发生变化,破坏水体的缓冲作 用,抑制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桥梁、船 舶、渔具。在许多国家一些被酸性矿坑废水污染的湖中根本没有鱼 类,周围的土壤都不长庄稼。酸与碱往往同时进入同一水体,中和 之后可产生某些盐类。酸或碱性废水进人水体也可与水体中的某些 矿物相互作用而产生某些盐类。产生的各种盐类会提高水的渗透 压,不利于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中pH值的适宜范围是70 8.5,极限范围是6.5~92。在渔业水体中pH值一般不应低于 6.0或高于92。农业用水pH值在4.5~9.0之间。世界卫生组织 规定的饮水标准中无机盐类总量最大适合值为500mgL,极限值 为1500g/L 无机酸、碱主要来源于矿山排水,也来自许多工业排放到大气 中的SO,、NO所转变成的酸雨矿山排水中以煤矿排水含酸最 多,它是由硫化物的氧化作用而产生。 FeS2+3.7502+3.5H2O 2O4+Fe(OH)3↓ 含酸工业废水主要来自酸洗废水、黏胶纤维和酸性造纸、制酸 工业废渣,煤与油的燃烧也是间接的污染来源。因此,控制酸、碱 的污染及盐的污染,根本途径是控制好这些工业污染源。采取中和 原理来治理酸、碱废水的传统方法可减轻酸、碱对生物的直接毒 害,但大量的盐又成了新的污染物,又可带来新的危害,造成恶性 循环,因此减少酸、碱的流失才是根本的途径。 15.6硬水污染 地下水中(a2、Mg2等盐类含量构成水的“硬度”。在同 自然地理条件下,地下水的硬度相当稳定,因此,地下水硬度迅速
上升一般是由人为污染所引起。 由于城市污水、垃圾、壤中的有机质分解产生的CO2,和盐 污染产生的阳离子,如Na'、K'等,使土壤中沉淀的CaCO3、 MgCO3溶解而进入地下水,提高了水的硬度。 (1)O2破坏碳酸平衡 CaCO3↓+CO2+H(O-→Ca2++2H(3 (2)盐污染增强了阳离子交换作用 CaCO3 (MgCO3)+2Na+==*(Mg2)+ Na2CO3 (3)盐效应使水的硬度升 CaCO (MgCO: )--*Ca2+(Mg)+co SOI, HSOA,HC( Cat*(Mg+)+CO3 CaSO4+ Mg(HCO3)2+ Ca(HSO4)2+ MgSO4 由于水中CA2、Mg2、HO3增加,使上列平衡向右移动。因 此,地下水硬度升高明显的地区、一般均在城镇及其周围人类居住与 活动地区,是地下水问接污染的结果。 硬度可用几种方法分级,日前我国多用德国度(即每升水含 10 mg CaC为1度)表示,其分级如下。 总硬度0~4度4-8度8-16度|1625度25~40度40-60度>60 水的性质很软水软水ⅰ中硬水硬水高硬水超高硬水特硬水 世界卫生组织1971年修订的“饮水国家标准”规定,总硬度 最高适量小于2mmo1,即5.6度,最大值应小于10 mmol/L,即 28度 高硬水除了有苦、涩味外,主要危害是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 乱,导致腹泻,甚至造成孕畜流宀。对工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也产生 不便和危害,如耗肥皂多、耗能多,影响水壶、锅炉等民用及工业 设施的使用寿命等。 1.5.7恶臭污染 恶臭是一种普遍的污染危害,日本及我国环保法均列为公害之
人能嗅到的恶臭物多达4000多种,危害大的也有几十种。它 主要来自金属冶炼、炼油、石油化匚、塑料、橡胶、造纸、制药 化肥、颜料、皮革、油脂、鱼肠兽肯的化学制品厂的生产污水、废 渣的排放,或从城市污水。粪便、垃圾中散发出来。 恶臭来自发臭物质分子结构中的“发臭团¨.如硫(=S)、巯 基(一SH)、硫氰基(-S(N)、羟基(-OH)、醛基(-CHO)、 羰基(CO)和羧基(-COOH)等。因发臭闭的不同,臭气各 有不同,如鱼臭来自胺类,汗臭来自酪酸等、水体恶臭多属有机质 在厌氧状态下的腐败发臭。 我国黄浦江曾受到有机物的严重污染,1964年以来每年夏天 出现恶臭,1978年恶臭持续了10多天!恶臭使人憋气,妨碍正 常呼吸功能,使人厌食恶心、甚全呕叶,使消化功能减退;精冲烦 躁不安,工作效率低,判断力、记忆力降低;严重的可把人熏倒 头晕脑涨、头疼、眼疼等;长期在恶臭环境屮工作和生活会造成嗅 党障碍,损伤中枢神经、大脑皮层的兴奋和调解功能。 恶臭的强度分级如表1-21,儿种恶臭物质不同强度的相应浓 度参见表122 表121恶奥的强度分级 分级悉臭强度 表现 级|恶臭强度 表 无 完全感觉不到 3显著容易察觉,并对用水不满 1很弱 般感觉木到 强 引起注意、不愿饮用 弱 用水者注意时能察党 很强 气味强烈,不能饮用 表122几种恶臭物质不同强度的相应浓度/mgL) 物质 2.0 5.0 甲基硫醇 ).002 0.004 0.01 硫化氢 0.02 0.06 .2 甲基硫 0.05 0.2 三甲基胺 0.05 0.02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