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微型针算帆的令 *独立使用式微机:PC机 嵌入式微机: (1)单片机:CPU、存储器、ⅣO接口等集成在 块硅片上 (2)单板机:CPU、存储器、O接口等装配在 块电路板 (3)多板机:CPU、存储器、ⅣO接口等分做在 多块电路板上
2、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 独立使用式微机:PC机 * 嵌入式微机: (1) 单片机:CPU、存储器、I/O接口等集成在 一 块硅片上 (2) 单板机:CPU、存储器、I/O接口等装配在 一块电路板 (3) 多板机:CPU、存储器、I/O接口等分做在 多块电路板上
3、微塑计算帆的发晨 1971年,美国 Intel公司研制出了 Intel4004微处 理器芯片,以它为核心的MCS-4计算机,由该公司 年轻工程师马西安·霍夫硏制,标志了世界上第 台微机的诞生,至今,已经历了五代: 第一代:1971~1973,4位和低档8位机,典型代表 Inte 4004, Intel8008 第二代:1974~1978,中档8位机,典型代表 Intel8080, MC6800, ZILOGZ8O APPLE6502等 第三代:1978~1981,16位机,1981年,IBM公司 推出了以ntel8088为CPU的PC个人电脑
3、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971年,美国Intel公司研制出了Intel4004微处 理器芯片,以它为核心的MCS-4计算机,由该公司 年轻工程师马西安·霍夫研制,标志了世界上第一 台微机的诞生,至今,已经历了五代: 第一代:1971~1973,4位和低档8位机,典型代表 Intel4004,Intel8008。 第二代:1974~1978,中档8位机,典型代表 Intel8080,MC6800,ZILOGZ80 APPLE 6502等。 第三代:1978~1981,16位机,1981年,IBM公司 推出了以Intel8088为CPU的PC个人电脑
第四代:1981~1992,32位微机,如 Intel80386, Motorola mc68020 第五代:1993~至今,64位微机,奔腾微处理器芯片 三、单片机概述 单片微型计算机: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One-Chip Microcomputer 在一片芯片上集成CPU、存储器、Ⅰ/O接口等 组成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作为工业控制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也 被称为“微控制器”、“微处理器”( Micro controller, Micro-processor) 主要有:4位、8位、16位、32位等
第四代:1981~1992,32位微机,如 Intel80386,Motorola MC68020 第五代:1993~至今,64位微机,奔腾微处理器芯片 三、单片机概述 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One-Chip Microcomputer 在一片芯片上集成CPU、存储器、I / O接口等 组成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作为工业控制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也 被称为“微控制器” 、 “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Micro-processor)。 主要有:4位、8位、16位、32位等
7、阜片机发晨惜昵: 从1974年12月,仙童( Fairchild)公司首 先推出8位单片机F8,采用: 双片形式F8(8位CPU+64RAM+2个并行IO口) +3851(1KROM+定时器/计数器+2个并行IO)。 至今经历四代: 第一代:1974~78,典型代表如 Intel公司的MCS-48型 8位单片机,采用8位CPU、2个ⅣO口、8位 定时器计数器、64RAM/1KROM、简单 中断,寻址小于4K,且无串行口
1、单片机发展情况: 从1974年12月,仙童(Fairchild)公司首 先推出8位单片机F8,采用: 双片形式F8(8位CPU+64RAM+2个并行I/O口) +3851(1K ROM+定时器/计数器+2个并行I/O)。 至今经历四代: 第一代:1974~78,典型代表如Intel公司的MCS-48型 8位单片机,采用8位CPU、2个 I/O口、8位 定时器/计数器、64 RAM/ 1K ROM、简单 中断,寻址小于4K,且无串行口
第二代:1978-~83,高档8位单片机,如MCS-51, MC6801,Zlog公司的Z8等 增加功能:串行ⅣO、多级中断、16定时/计 数器、片内RAM/ROM增大,寻址64K,片内 带A/D转换器接口 第三代:1983~90年代初,16位单片机出现,如MCS 96系列的8096、8098芯片。增加性能:16位 CPU, RAMROM增大,中断能力增强、AD HSIO等 第四代:90年代至今,高档16位产品和32位产品的出 现,如80196,MC8300等,性能、速度大大 提高
第二代:1978~83,高档8位单片机,如MCS-51, MC6801,Zilog公司的Z8等。 增加功能:串行I/O、多级中断、16定时/计 数器、片内RAM/ROM增大,寻址64K,片内 带A/D转换器接口。 第三代:1983~90年代初,16位单片机出现,如MCS- 96系列的8096、8098芯片。增加性能:16位 CPU,RAM/ROM增大,中断能力增强、A/D、 HSIO等 第四代:90年代至今,高档16位产品和32位产品的出 现,如80196,MC8300等,性能、速度大大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