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2数据库的由来与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四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 代中期) 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今) 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20世纪60年代今)
§1.2 数据库的由来与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四个阶段 •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 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 代中期) • 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今) • 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20世纪60年代~今)
数据库系统阶段 1.背景: 1)数据管理规模庞大,数据量剧增(数据 管理为主) 2)大容量磁盘 3)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批处理 4)数据共享求要求高 5)软件价格上升,硬件价格下降
数据库系统阶段 1.背景: 1)数据管理规模庞大,数据量剧增(数据 管理为主) 2)大容量磁盘 3)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批处理 4)数据共享求要求高 5)软件价格上升,硬件价格下降
2.特点: 1)使用复杂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2)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3)方便的用户接口 4)存取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 5)数据共享 6)数据控制功能
2.特点: 1)使用复杂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2)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3)方便的用户接口 4)存取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 5)数据共享 6)数据控制功能
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标志: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1.背景: 1)超级小型机、微机的普及 2)网络系统及软件的发展 3)远程通信的发展 4)快速响应且故障小 5)多媒体数据、CAD数据、图形数据的应用
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标志: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1. 背景: 1) 超级小型机、微机的普及 2) 网络系统及软件的发展 3) 远程通信的发展 4) 快速响应且故障小 5) 多媒体数据、CAD数据、图形数据的应用
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主要特点: 1)多数处理就地完成 2)各计算机间由数据通信网络相联系 3.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特点 1)面向对象模型:完整描述现实世界的数 据结构、表达数据的嵌套、递归的联系 2)具有面向对象技术的封装性和继承性, 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
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主要特点: 1)多数处理就地完成 2)各计算机间由数据通信网络相联系 3.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特点: 1)面向对象模型:完整描述现实世界的数 据结构、表达数据的嵌套、递归的联系 2)具有面向对象技术的封装性和继承性, 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