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结构(续) 概念结构设计的特点(续) (3)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 容易对概念模型修改和扩充。 (4)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 换
概念结构(续) ◼ 概念结构设计的特点(续) (3)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 容易对概念模型修改和扩充。 (4)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 换
概念结构(续) 描述概念模型的工具 ■ER模型
概念结构(续) ◼ 描述概念模型的工具 ◼ E-R模型
63概念结构设计 6.3.1概念结构设计概述 6.3.2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63.3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6.34视图的集成
6.3 概念结构设计 6.3.1 概念结构设计概述 6.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6.3.3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6.3.4 视图的集成
632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设计概念结构的四类方法 自顶向下 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 细化 自底向上 n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 它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6.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 设计概念结构的四类方法 ◼ 自顶向下 ◼ 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 细化 ◼ 自底向上 ◼ 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 它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续) 逐步扩张 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 外扩充,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概 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结构 混合策略 n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用自顶向 下策略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 它为骨架集成由自底向上策略中设计的各 局部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续) ◼ 逐步扩张 ◼ 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 外扩充,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概 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结构 ◼ 混合策略 ◼ 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用自顶向 下策略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 它为骨架集成由自底向上策略中设计的各 局部概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