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彩色数字图像基础 5.3图像的三个基本属性 箱述一幅图像需要使用图像的属性。图像的属性包含分辨率、像素深度、真伪伤彩色、 的表示法和种类等。本节介绍前面三个特性。 5.3.1分辨率 我们经常遇到的分辨率有两种:显示分辨率和图像分辨率。 1.显示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是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例如,显示分辨率为640×480表示显 示屏分成480行,每行显示640个像素,整个显示屏就含有307200个显像点。屏幕能够显示的 像素越多,说明显示设备的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像质量也就越高。除象手提式那样的计算 机用液晶显示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外,一般都采用CRT显示,它类似于彩色电视机 中的CRT。显示屏上的每个彩色像点由代表R,G,B三种模拟信号的相对强度决定,这些彩色 像点就构成一幅彩色图像 计算机用的CRT和家用电视机用的CRT之间的主要差别是显像管玻璃面上的孔眼掩模和 所涂的荧光物不同。孔眼之间的距离称为点距( dot pitch)。因此常用点距来衡量一个显示 屏的分辨率。电视机用的CRT的平均分辨率为0.76mm,而标准SVGA显示器的分辨率为0.28mm 孔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这就需要更小更精细的荧光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尺寸的计算 机显示器比电视机的价格贵得多的原因 早期用的计算机显示器的分辨率是0.41mm,随着技术的进步,分辨率由0.41→0.38→ 0.35→0.31→0.28直到0.26m以下。显示器的价格主要集中体现在分辨率上,因此在购 买显示器时应在价格和性能上综合考虑 2.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是指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密度的度量方法。对同样大小的一幅图,如果组成 该图的图像像素数目越多,则说明图像的分辨率越高,看起来就越逼真。相反,图像显得越 粗糙 在用扫描仪扫描彩色图像时,通常要指定图像的分辨率,用每英寸多少点( dots per inch,DPⅠ)表示。如果用300DPI来扫描一幅8″×10″的彩色图像,就得到一幅2400×3000 个像素的图像。分辨率越高,像素就越多 图像分辨率与显示分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图像分辨率是确定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数 目,而显示分辨率是确定显示图像的区域大小。如果显示屏的分辨率为640×480,那末一幅 320×240的图像只占显示屏的1/4:相反,2400×3000的图像在这个显示屏上就不能显示 个完整的画面 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显示一幅图像时,有可能会出现图像的宽高比( aspect radio)与显 示屏上显示出的图像的宽高比不一致这种现象。这是由于显示设备中定义的宽高比与图像的 宽高比不一致造成的。例如一幅200×200像素的方形图,有可能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不再 是方形图,而变成了矩形图。这种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的显示设备上经常遇到。 5.3.2像素深度 像素深度是指存储每个像素所用的位数,它也是用来度量图像的分辨率。像素深度决定 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颜色数,或者确定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灰度级数。例 如,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用R,G,B三个分量表示,若每个分量用8位,那末一个像素共 用24位表示,就说像素的深度为24,每个像素可以是2=16777216种颜色中的一种。在这 个意义上,往往把像素深度说成是图像深度。表示一个像素的位数越多,它能表达的颜色数 目就越多,而它的深度就越深 虽然像素深度或图像深度可以很深,但各种VGA的颜色深度却受到限制。例如,标准VGA 支持4位16种颜色的彩色图像,多媒体应用中推荐至少用8位256种颜色。由于设备的限制, 加上人眼分辨率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不一定要追求特别深的像素深度。此外,像素深度越 深,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越大。相反,如果像素深度太浅,那也影响图像的质量,图像看起来 让人觉得很粗糙和很不自然
第5章 彩色数字图像基础 6 5.3 图像的三个基本属性 描述一幅图像需要使用图像的属性。图像的属性包含分辨率、像素深度、真/伪彩色、 图像的表示法和种类等。本节介绍前面三个特性。 5.3.1 分辨率 我们经常遇到的分辨率有两种:显示分辨率和图像分辨率。 1. 显示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是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例如,显示分辨率为640×480表示显 示屏分成480行,每行显示640个像素,整个显示屏就含有307200个显像点。屏幕能够显示的 像素越多,说明显示设备的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像质量也就越高。除象手提式那样的计算 机用液晶显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外,一般都采用CRT显示,它类似于彩色电视机 中的CRT。显示屏上的每个彩色像点由代表R,G,B三种模拟信号的相对强度决定,这些彩色 像点就构成一幅彩色图像。 计算机用的CRT和家用电视机用的CRT之间的主要差别是显像管玻璃面上的孔眼掩模和 所涂的荧光物不同。孔眼之间的距离称为点距(dot pitch)。因此常用点距来衡量一个显示 屏的分辨率。电视机用的CRT的平均分辨率为0.76 mm,而标准SVGA显示器的分辨率为0.28 mm。 孔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这就需要更小更精细的荧光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尺寸的计算 机显示器比电视机的价格贵得多的原因。 早期用的计算机显示器的分辨率是0.41 mm,随着技术的进步,分辨率由0.41→0.38→ 0.35→0.31→0.28一直到0.26 mm以下。显示器的价格主要集中体现在分辨率上,因此在购 买显示器时应在价格和性能上综合考虑。 2. 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是指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密度的度量方法。对同样大小的一幅图,如果组成 该图的图像像素数目越多,则说明图像的分辨率越高,看起来就越逼真。相反,图像显得越 粗糙。 在用扫描仪扫描彩色图像时,通常要指定图像的分辨率,用每英寸多少点(dots per inch,DPI)表示。如果用300 DPI来扫描一幅8″×10″的彩色图像,就得到一幅2400×3000 个像素的图像。分辨率越高,像素就越多。 图像分辨率与显示分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图像分辨率是确定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数 目,而显示分辨率是确定显示图像的区域大小。如果显示屏的分辨率为640×480,那末一幅 320×240的图像只占显示屏的1/4;相反,2400×3000的图像在这个显示屏上就不能显示一 个完整的画面。 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显示一幅图像时,有可能会出现图像的宽高比(aspect radio)与显 示屏上显示出的图像的宽高比不一致这种现象。这是由于显示设备中定义的宽高比与图像的 宽高比不一致造成的。例如一幅200×200像素的方形图,有可能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不再 是方形图,而变成了矩形图。这种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的显示设备上经常遇到。 5.3.2 像素深度 像素深度是指存储每个像素所用的位数,它也是用来度量图像的分辨率。像素深度决定 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颜色数,或者确定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灰度级数。例 如,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用R,G,B三个分量表示,若每个分量用8位,那末一个像素共 用24位表示,就说像素的深度为24,每个像素可以是2 24=16 777 216种颜色中的一种。在这 个意义上,往往把像素深度说成是图像深度。表示一个像素的位数越多,它能表达的颜色数 目就越多,而它的深度就越深。 虽然像素深度或图像深度可以很深,但各种VGA的颜色深度却受到限制。例如,标准VGA 支持4位16种颜色的彩色图像,多媒体应用中推荐至少用8位256种颜色。由于设备的限制, 加上人眼分辨率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不一定要追求特别深的像素深度。此外,像素深度越 深,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越大。相反,如果像素深度太浅,那也影响图像的质量,图像看起来 让人觉得很粗糙和很不自然
第5章彩色数字图像基础 在用二进制数表示彩色图像的像素时,除R,G,B分量用固定位数表示外,往往还增加 位或几位作为属性( Attribute)位。例如,RGB5:5:5表示一个像素时,用2个字节共16位 表示,其中R,G,B各占5位,剩下一位作为属性位。在这种情况下,像素深度为16位,而图 像深度为15位。 属性位用来指定该像素应具有的性质。例如在CD-I系统中,用RGB5:5:5表示的像素 共16位,其最高位(bs)用作属性位,并把它称为透明( Transparency)位,记为T。T的含义 以这样来理解:假如显示屏上已经有一幅图存在,当这幅图或者这幅图的一部分要重叠在上 面时,T位就用来控制原图是否能看得见。例如定义T=1,原图完全看不见:T=0,原图能完 全看见。 在用32位表示一个像素时,若R,G,B分别用8位表示,剩下的8位常称为a通道( alpha channel)位,或称为覆盖 (overlay)位、中断位或属性位。它的用法可用一个预乘a通道 ( premultiplied alpha)的例子说明。假如一个像素(A,R,G,B的四个分量都用规一化的 数值表示,(A,R,G,B为(1,1,0,0)时显示红色。当像素为(0.5,1,0,0)时,预乘的结 果就变成(0.5,0.5,0,0),这表示原来该像素显示的红色的强度为1,而现在显示的红色的强 度降了一半。 用这种办法定义一个像素的属性在实际中很有用。例如在一幅彩色图像上叠加文字说 明,而又不想让文字把图覆盖掉,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定义像素,而该像素显示的颜色又有 人把它称为混合色( key color)。在图像产品生产中,也往往把数字电视图像和计算机生产 的图像混合在一起,这种技术称为视图混合( video keying)技术,它也采用a通道 5.3.3真彩色、伪彩色与直接色 搞清真彩色、伪彩色与直接色的含义,对于编写图像显示程序、理解图像文件的存储格 式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也不会对出现诸如这样的现象感到困惑:本来是用真彩色表示的图像 但在VGA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颜色却不是原来图像的颜色 1.真彩色( true color) 真彩色是指在组成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值中,有R,G,B三个基色分量,每个基色 分量直接决定显示设备的基色强度,这样产生的彩色称为真彩色。例如用RGB5:5:5表示 的彩色图像,R,G,B各用5位,用R,G,B分量大小的值直接确定三个基色的强度,这样得 到的彩色是真实的原图彩色 如果用RGB8:8:8方式表示一幅彩色图像,就是R,G,B都用8位来表示,每个基色分量 占一个字节,共3个字节,每个像素的颜色就是由这3个字节中的数值直接决定,可生成的颜 色数就是24=16777216种。用3个字节表示的真彩色图像所需要的存储空间很大,而人的 眼睛是很难分辨出这么多种颜色的,因此在许多场合往往用RGB5:5:5来表示,每个彩色分 量占5个位,再加1位显示属性控制位共2个字节,生成的真颜色数目为25=32K。 在许多场合,真彩色图通常是指RGB8:8:8,即图像的颜色数等于22,也常称为全彩色 ( full color)图像。但在显示器上显示的颜色就不一定是真彩色,要得到真彩色图像需要有 真彩色显示适配器,目前在PC上用的VGA适配器是很难得到真彩色图像的。 2.伪彩色( pseudo color) 伪彩色图像的含义是,每个像素的颜色不是由每个基色分量的数值直接决定,而是把像 素值当作彩色査找表( color1ook- up table,CLUT)的表项入口地址,去查找一个显示图像 时使用的R,G,B值,用查找出的R,G,B值产生的彩色称为伪彩色 彩色查找表CLUT是一个事先做好的表,表项入口地址也称为索引号,如图图6-08(c)所 示。例如256种颜色的查找表,0号索引对应黑色,,255号索引对应白色。彩色图像本 身的像素数值和彩色查找表的索引号有一个变换关系,这个关系可以使用 Windows95/98定 义的变换关系,也可以使用你自己定义的变换关系。使用查找得到的数值显示的彩色是真的, 但不是图像本身真正的颜色,它没有完全反映原图的彩色
第5章 彩色数字图像基础 7 在用二进制数表示彩色图像的像素时,除R,G,B分量用固定位数表示外,往往还增加1 位或几位作为属性(Attribute)位。例如,RGB 5∶5∶5表示一个像素时,用2个字节共16位 表示,其中R,G,B各占5位,剩下一位作为属性位。在这种情况下,像素深度为16位,而图 像深度为15位。 属性位用来指定该像素应具有的性质。例如在CD-I系统中,用RGB 5∶5∶5表示的像素 共16位,其最高位(b15)用作属性位,并把它称为透明(Transparency)位,记为T。T的含义可 以这样来理解:假如显示屏上已经有一幅图存在,当这幅图或者这幅图的一部分要重叠在上 面时,T位就用来控制原图是否能看得见。例如定义T=1,原图完全看不见;T=0,原图能完 全看见。 在用32位表示一个像素时,若R,G,B分别用8位表示,剩下的8位常称为α通道(alpha channel)位,或称为覆盖(overlay)位、中断位或属性位。它的用法可用一个预乘α通道 (premultiplied alpha)的例子说明。假如一个像素(A,R,G,B)的四个分量都用规一化的 数值表示,(A,R,G,B)为(1,1,0,0)时显示红色。当像素为(0.5,1,0,0)时,预乘的结 果就变成(0.5,0.5,0,0),这表示原来该像素显示的红色的强度为1,而现在显示的红色的强 度降了一半。 用这种办法定义一个像素的属性在实际中很有用。例如在一幅彩色图像上叠加文字说 明,而又不想让文字把图覆盖掉,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定义像素,而该像素显示的颜色又有 人把它称为混合色(key color)。在图像产品生产中,也往往把数字电视图像和计算机生产 的图像混合在一起,这种技术称为视图混合(video keying)技术,它也采用α通道。 5.3.3 真彩色、伪彩色与直接色 搞清真彩色、伪彩色与直接色的含义,对于编写图像显示程序、理解图像文件的存储格 式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也不会对出现诸如这样的现象感到困惑:本来是用真彩色表示的图像, 但在VGA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颜色却不是原来图像的颜色。 1. 真彩色(true color) 真彩色是指在组成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值中,有R,G,B三个基色分量,每个基色 分量直接决定显示设备的基色强度,这样产生的彩色称为真彩色。例如用RGB 5∶5∶5表示 的彩色图像,R,G,B各用5位,用R,G,B分量大小的值直接确定三个基色的强度,这样得 到的彩色是真实的原图彩色。 如果用RGB 8:8:8方式表示一幅彩色图像,就是R,G,B都用8位来表示,每个基色分量 占一个字节,共3个字节,每个像素的颜色就是由这3个字节中的数值直接决定,可生成的颜 色数就是2 24 =16 777 216种。用3个字节表示的真彩色图像所需要的存储空间很大,而人的 眼睛是很难分辨出这么多种颜色的,因此在许多场合往往用RGB 5:5:5来表示,每个彩色分 量占5个位,再加1位显示属性控制位共2个字节,生成的真颜色数目为2 15 = 32K。 在许多场合,真彩色图通常是指RGB 8:8:8,即图像的颜色数等于2 24,也常称为全彩色 (full color)图像。但在显示器上显示的颜色就不一定是真彩色,要得到真彩色图像需要有 真彩色显示适配器,目前在PC上用的VGA适配器是很难得到真彩色图像的。 2. 伪彩色(pseudo color) 伪彩色图像的含义是,每个像素的颜色不是由每个基色分量的数值直接决定,而是把像 素值当作彩色查找表(color look-up table,CLUT)的表项入口地址,去查找一个显示图像 时使用的R,G,B值,用查找出的R,G,B值产生的彩色称为伪彩色。 彩色查找表CLUT是一个事先做好的表,表项入口地址也称为索引号,如图图6-08(c)所 示。例如256种颜色的查找表,0号索引对应黑色,... ,255号索引对应白色。彩色图像本 身的像素数值和彩色查找表的索引号有一个变换关系,这个关系可以使用Windows 95/98定 义的变换关系,也可以使用你自己定义的变换关系。使用查找得到的数值显示的彩色是真的, 但不是图像本身真正的颜色,它没有完全反映原图的彩色
第5章彩色数字图像基础 3.直接色( direct color) 每个像素值分成R,G,B分量,每个分量作为单独的索引值对它做变换。也就是通过相 应的彩色变换表找出基色强度,用变换后得到的R,G,B强度值产生的彩色称为直接色。它 的特点是对每个基色进行变换。 用这种系统产生颜色与真彩色系统相比,相同之处是都采用R,G,B分量决定基色强度, 不同之处是前者的基色强度直接用R,G,B决定,而后者的基色强度由R,G,B经变换后决定 因而这两种系统产生的颜色就有差别。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直接色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彩色图 像看起来真实、很自然。 这种系统与伪彩色系统相比,相同之处是都采用查找表,不同之处是前者对R,G,B分 量分别进行变换,后者是把整个像素当作查找表的索引值进行彩色变换 5.4图像的种类 5.4.1矢量图与点位图 在计算机中,表达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图形图像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叫做是矢量图 ( vector based image)法,另一种叫点位图( bit mapped image)法。虽然这两种生成图的方 法不同,但在显示器上显示的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矢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来表示一幅图,如画点、画线、画曲线、画圆、画矩形等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数学方法来描述一幅图,然后变成许多的数学表达式,再编程,用语言来 表达。在计算显示图时,也往往能看到画图的过程。绘制和显示这种图的软件通常称为绘图 程序( draw programs) 矢量图有许多优点。例如,当需要管理每一小块图像时,矢量图法非常有效;目标图像 的移动、缩小放大、旋转、拷贝、属性的改变(如线条变宽变细、颜色的改变)也很容易做到 相同的或类似的图可以把它们当作图的构造块,并把它们存到图库中,这样不仅可以加速画 的生成,而且可以减小矢量图文件的大小 然而,当图变得很复杂时,计算机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执行绘图指令。此外,对于 幅复杂的彩色照片(例如一幅真实世界的彩照),恐怕就很难用数学来描述,因而就不用矢量 法表示,而是采用点位图法表示 点位图法与矢量图法很不相同。其实,点位图已经在前面几节作了详细介绍,它是把 幅彩色图分成许多的像素,每个像素用若干个二进制位来指定该像素的颜色、亮度和属性。 因此一幅图由许多描述每个像素的数据组成,这些数据通常称为图像数据,而这些数据作为 个文件来存储,这种文件又称为图像文件。如要画点位图,或者编辑点位图,则用类似于 绘制矢量图的软件工具,这种软件称为画图程序( paint programs) 点位图的获取通常用扫描仪,以及摄像机、录相机、激光视盘与视频信号数字化卡一类 设备,通过这些设备把模拟的图像信号变成数字图像数据 介绍的图像分辨率和像素深度。分辨率越高,就是组成一幅图的像素越多,则图像文件越大 像素深度越深,就是表达单个像素的颜色和亮度的位数越多,图像文件就越大。而矢量图文 件的大小则主要取决图的复杂程度 矢量图与点位图相比,显示点位图文件比显示矢量图文件要快:矢量图侧重于“绘制”、 去创造,而点位图偏重于“获取”、去“复制”:矢量图和点位图之间可以用软件进行转换, 由矢量图转换成点位图采用光栅化( rasterizing)技术,这种转换也相对容易;由点位图转 换成矢量图用跟踪( tracing)技术,这种技术在理论上说是容易,但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对 复杂的彩色图像尤其如此 5.4.2灰度图与彩色图 灰度图(gray- scale image)按照灰度等级的数目来划分。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图像称为 单色图像( monochrome image),如图5-05所示的标准图像。图中的每个像素的像素值用1位 存储,它的值只有“0”或者“1”,一幅640×480的单色图像需要占据37.5KB的存储空间
第5章 彩色数字图像基础 8 3. 直接色(direct color) 每个像素值分成R,G,B分量,每个分量作为单独的索引值对它做变换。也就是通过相 应的彩色变换表找出基色强度,用变换后得到的R,G,B强度值产生的彩色称为直接色。它 的特点是对每个基色进行变换。 用这种系统产生颜色与真彩色系统相比,相同之处是都采用R,G,B分量决定基色强度, 不同之处是前者的基色强度直接用R,G,B决定,而后者的基色强度由R,G,B经变换后决定。 因而这两种系统产生的颜色就有差别。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直接色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彩色图 像看起来真实、很自然。 这种系统与伪彩色系统相比,相同之处是都采用查找表,不同之处是前者对R,G,B分 量分别进行变换,后者是把整个像素当作查找表的索引值进行彩色变换。 5.4 图像的种类 5.4.1 矢量图与点位图 在计算机中,表达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图形图像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叫做是矢量图 (vector based image)法,另一种叫点位图(bit mapped image)法。虽然这两种生成图的方 法不同,但在显示器上显示的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矢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来表示一幅图,如画点、画线、画曲线、画圆、画矩形等。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数学方法来描述一幅图,然后变成许多的数学表达式,再编程,用语言来 表达。在计算显示图时,也往往能看到画图的过程。绘制和显示这种图的软件通常称为绘图 程序(draw programs)。 矢量图有许多优点。例如,当需要管理每一小块图像时,矢量图法非常有效;目标图像 的移动、缩小放大、旋转、拷贝、属性的改变(如线条变宽变细、颜色的改变)也很容易做到; 相同的或类似的图可以把它们当作图的构造块,并把它们存到图库中,这样不仅可以加速画 的生成,而且可以减小矢量图文件的大小。 然而,当图变得很复杂时,计算机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执行绘图指令。此外,对于一 幅复杂的彩色照片(例如一幅真实世界的彩照),恐怕就很难用数学来描述,因而就不用矢量 法表示,而是采用点位图法表示。 点位图法与矢量图法很不相同。其实,点位图已经在前面几节作了详细介绍,它是把一 幅彩色图分成许多的像素,每个像素用若干个二进制位来指定该像素的颜色、亮度和属性。 因此一幅图由许多描述每个像素的数据组成,这些数据通常称为图像数据,而这些数据作为 一个文件来存储,这种文件又称为图像文件。如要画点位图,或者编辑点位图,则用类似于 绘制矢量图的软件工具,这种软件称为画图程序(paint programs)。 点位图的获取通常用扫描仪,以及摄像机、录相机、激光视盘与视频信号数字化卡一类 设备,通过这些设备把模拟的图像信号变成数字图像数据。 点位图文件占据的存储器空间比较大。影响点位图文件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前面 介绍的图像分辨率和像素深度。分辨率越高,就是组成一幅图的像素越多,则图像文件越大; 像素深度越深,就是表达单个像素的颜色和亮度的位数越多,图像文件就越大。而矢量图文 件的大小则主要取决图的复杂程度。 矢量图与点位图相比,显示点位图文件比显示矢量图文件要快;矢量图侧重于“绘制”、 去创造,而点位图偏重于“获取”、去“复制”;矢量图和点位图之间可以用软件进行转换, 由矢量图转换成点位图采用光栅化(rasterizing)技术,这种转换也相对容易;由点位图转 换成矢量图用跟踪(tracing)技术,这种技术在理论上说是容易,但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对 复杂的彩色图像尤其如此。 5.4.2 灰度图与彩色图 灰度图(gray-scale image)按照灰度等级的数目来划分。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图像称为 单色图像(monochrome image),如图5-05所示的标准图像。图中的每个像素的像素值用1位 存储,它的值只有“0”或者“1”,一幅640×480的单色图像需要占据37.5 KB的存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