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结构一频率复用 ■基站的频率复用 作用:提高频率利用率,扩大系统容量 ■方法:扇区划分、多载波、正交极化 正交极化: 同一载频的正交极化技术可隔离多个载波的相互干扰 ■可用于同一基站的不同扇区和不同基站的相邻扇区 ■可大大提供频谱资源利用率 多载波 ■同一扇区内使用邻频多载波,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 ■基站的扇区数可为: 24、16、12、8、6、4 相应的天线覆盖角为: 150、2250、300、450、600、900 接入网技术
11 接入网技术 系统结构-频率复用 ◼ 基站的频率复用 ◼ 作用:提高频率利用率,扩大系统容量 ◼ 方法:扇区划分、多载波、正交极化 ◼ 正交极化: ◼ 同一载频的正交极化技术可隔离多个载波的相互干扰 ◼ 可用于同一基站的不同扇区和不同基站的相邻扇区 ◼ 可大大提供频谱资源利用率 ◼ 多载波 ◼ 同一扇区内使用邻频多载波,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 ◼ 基站的扇区数可为: ◼ 24、 16、 12、 8、 6、 4 ◼ 相应的天线覆盖角为: ◼ 150 、22.50 、300 、450 、600 、900
LMDS系统结构一基站覆盖。 (a)单扇区基站 (b)多扇区基站 接入网技术
12 接入网技术 LMDS系统结构-基站覆盖 (a)单扇区基站 (b)多扇区基站
LMDS系统结构一一用户站接入@他 个LMDs用户站可为多个用户终端提供业务g 如一幢楼的所有用户终端 m用户站设备含:天线、收发信机、网络接口单元NIU 空中接口 El 收发信机 PSTN POST ATM 中心站 用户站 网络接口单元 ATM IP 10Base-T ■■■■■■I HUB P BX 接入示意图 用户端设备 13 接入网技术
13 接入网技术 LMDS系统结构——用户站接入 ◼一个LMDS用户站可为多个用户终端提供业务 ◼如一幢楼的所有用户终端 ◼用户站设备含:天线、收发信机、网络接口单元NIU 网络接口单元 收发信机 HUB P BX 用户端设备 中 心 站 空中接口 PSTN ATM IP E1 POST 10Base-T ATM 用 户 站 接入示意图
LMDS技术特点 集中控制,便于用户接入管理(基站控制) 上下行不对称 下行带宽为1GHz,上行为300MHz 提供QoS保证,根据业务QoS,申请并分配带宽 双工通信:FDD\TDD 多路访问:TDM/TDMA、FDM/FDMA 系统容量大:带宽大(13GHz),提供容量大 可扩容性强: 可增加每个扇区的载波数(最多可容纳5个载频) 可增加扇区的数量,最多可划分24个扇区 接入网技术
14 接入网技术 LMDS技术特点 ◼ 集中控制,便于用户接入管理(基站控制) ◼ 上下行不对称 ◼ 下行带宽为1GHz,上行为300MHz ◼ 提供QoS保证,根据业务QoS,申请并分配带宽 ◼ 双工通信:FDD\TDD ◼ 多路访问: TDM/TDMA、FDM/FDMA ◼ 系统容量大:带宽大(1.3GHz),提供容量大 ◼ 可扩容性强: ◼ 可增加每个扇区的载波数(最多可容纳5个载频) ◼ 可增加扇区的数量,最多可划分24个扇区
中国的LMDS技术 系统技术标准制定单位:信息产业部 接入网技术要求:26GHz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 频率分配 无线电管理委员会:[2001]652号 关于发布26GHz频段FDD方式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LMDs)频率规划的通知 下行频率:24507~25515GHz,带宽1008GHz 上行频率:25757~26765GHz,带宽1008GHz 信道带宽:28MHz、14MHz、7MHz、35MHz FDD双工间隔:1.250GHz 接入网技术
15 接入网技术 中国的LMDS技术 ◼ 系统技术标准制定单位:信息产业部 ◼ 接入网技术要求:26GHz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 ◼ 频率分配 ◼ 无线电管理委员会:[2001]652号 ◼ 关于发布26GHz频段FDD方式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LMDS)频率规划的通知 ◼ 下行频率:24.507~25.515GHz,带宽1.008GHz ◼ 上行频率:25.757~26.765GHz,带宽1.008GHz ◼ 信道带宽:28MHz、14MHz、7MHz、3.5MHz ◼ FDD双工间隔:1.250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