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 3 5 1一高压变压器 2一灯丝变压器 3一X射线管 4一阳极5一阴极6一电子7一X射线
阴极射线管
连续X射线谱(韧致辐射) =1.24/U g2 U X射线的强度 150kV 50mA 单位面积上的能量 78-P1 7 \A0 74-W 40 47-Ag 2 30 42-Mo 29-Cu 24-Cr 13 A 0 ASWL0.05 0.1 0.15 ASWL 入m AsWL Am λ/nm eU=hymox =hc/ 连续谱 a izu2
连续X射线谱(韧致辐射) 2 I 连续谱 iZU h max hc 0 eU 0 1.24 U X射线的强度 单位面积上的能量
特征X射线谱(特征辐射) 11 10 First observed by Barkla Sadler in 1909 特征时 6 5 Mo 3 25 连续钢射 3 20 2 15 10 5 0.2 短放
特征X射线谱(特征辐射) Mo First observed by Barkla & Sadler in 1909
返回基态 发出光 + K态(撞走K电子) 不同外层电子跃迁至同一内层所辐射出 Ka K, 的特征谱线,属于同一线系 K系、L系、M系 L态(撞走L电子) 电子跃迁所跨越能级数目1,2,3. L。 L层到K层:Ka M层到K层:KB I(AKa)=51(aKe) M态(撞走M电子) M Ma N N态(撞走N电子) 撞走价电子 AKd or<1KB 0 中性原子
不同外层电子跃迁至同一内层所辐射出 的特征谱线,属于同一线系 K系、L系、M系 返回基态 发出光 + 电子跃迁所跨越能级数目1,2,3… L层到K层: Kα M层到K层: Kβ > or < ?
特征X射线谱(特征辐射) n l 2 Dsn 轨道兼并,兼并度j M shell 3 -3/2Mm P 1/2 "Pu 1/2 I :Sm j=1+s LB1 跃迁遵守拉波特定则 32 m2P32 L shell 21 -I2LI'Pn La2 1/212Sn △l=±1,△j=0或士1 兼并轨道电子数:2j+1 lKa:k2=2:1 lK1>or<1K2? Ka2 KB1 K shell 10 I K'Sin Kal KB2 (b) 产生特征X射线的原子能级示意图 AKa=(2 AKon+AKa2)/3
特征X射线谱(特征辐射) 产生特征X射线的原子能级示意图 跃迁遵守拉波特定则 l=1, j=0或1 兼并轨道电子数:2j+1 IKα1:IKα2=2:1 轨道兼并,兼并度j j = |l + s| > 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