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数据链路层 滑动窗口基本原理 1比特滑动窗口协议 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后退n协议 发送窗口=k,接收窗口=1 选择重传协议 ·发送窗口>=接收窗口>1
“ 2.数据链路层 HDLC基本原理 2种配置:非平衡配置和平衡配置 3种方式:正常响应方式、异步响应模式、异步平衡方 式 HDLC的帧结构 ·信息帧 ·监控帧 ·无编号帧 HDLC的信息交换控制过程:建立数据链路,进行链 路的维持(传输数据),最后释放数据链路。 滑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
1974年,IBM公司推出了面向比特的规程 SDLC (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 ■后来ISO把SDLC修改后称为HDLC(H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译为高级数据链路控 制,作为国际标准ISO3309。 ■CCIT则将HDLC再修改后称为链路接入规程 LAP( Link Access procedure)。不久,HDLC的 新版本又把LAP修改为LAPB,“B表示平衡 型( Balanced),所以LAPB叫做链路接入规程 (平衡型)
◼ 1974年,IBM 公司推出了面向比特的规程 SDLC (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 ◼ 后来 ISO 把 SDLC 修改后称为 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译为高级数据链路控 制,作为国际标准ISO 3309。 ◼ CCITT 则将 HDLC 再修改后称为链路接入规程 LAP (Link Access Procedure)。不久,HDLC 的 新版本又把 LAP 修改为 LAPB, “B”表示平衡 型(Balanced),所以 LAPB 叫做链路接入规程 (平衡型)
HDLC的帧结构 比特8 8 8 可变 16 8 标志地址控制 信息 帧检验序列 标志 F A C Into FCS F FCS检验区间 透明传输区间 ■标志字段F(Fag)为6个连续1加上两 边各一个0共8bit。在接收端只要找到 标志字段就可确定一个帧的位置
HDLC 的帧结构 ◼ 标志字段 F (Flag) 为 6 个连续 1 加上两 边各一个 0 共 8 bit。在接收端只要找到 标志字段就可确定一个帧的位置。 比特 8 8 8 可变 16 8 信息 Info 标志 F 标志 F 地址 A 控制 C 帧检验序列 FCS 透明传输区间 FCS 检验区间
零比特填充法 ■HDLC采用零比特填充法使一帧中两个F 字段之间不会出现6个连续1 在发送端,当一串比特流数据中有5个 连续1时,就立即填入一个0。 ■在接收帧时,先找到F字段以确定帧的 边界。接着再对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 发现5个连续1时,就将其后的一个0 删除,以还原成原来的比特流
零比特填充法 ◼ HDLC 采用零比特填充法使一帧中两个 F 字段之间不会出现 6 个连续 1。 ◼ 在发送端,当一串比特流数据中有 5 个 连续 1 时,就立即填入一个 0。 ◼ 在接收帧时,先找到 F 字段以确定帧的 边界。接着再对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 发现 5 个连续 1 时,就将其后的一个 0 删除,以还原成原来的比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