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设计原则:荷载效应组合与浅基础相同。桩基设计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单桩承受的竖向荷载不应超过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础的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的沉降允许值;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桩基稳定性验算。特殊土地基上的桩基:软土、湿陷性黄土、岩溶.……
桩基设计原则: 荷载效应组合与浅基础相同。 桩基设计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单桩承受的竖向荷载不应超过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础的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的沉降允许值; 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桩基稳定性验算。 特殊土地基上的桩基:软土、湿陷性黄土、岩溶
4.1.4桩基设计内容桩的类型和几何尺寸的选择:单桩竖向(和水平向)承载力的确定;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平面布置;桩基承载力和沉降验算:桩身结构设计:承台设计;绘制桩基施工图
4.1.4 桩基设计内容 ① 桩的类型和几何尺寸的选择; ② 单桩竖向(和水平向)承载力的确定; ③ 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平面布置; ④ 桩基承载力和沉降验算; ⑤ 桩身结构设计; ⑥ 承台设计; ⑦ 绘制桩基施工图
4.2桩的类型1.根据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划分2.根据施工方法划分3.根据挤土效应划分
4.2 桩的类型 1. 根据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划分 2. 根据施工方法划分 3. 根据挤土效应划分
Q.4.2.1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端承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的桩。端承型桩包括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两类。当桩侧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称为端11承桩。摩擦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的桩。摩擦型桩包括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当桩端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称为摩擦桩
4.2.1 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 端承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 桩端阻力承受的桩。端承型桩包括 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两类。当桩侧 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称为端 承桩。 摩擦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的桩。摩 擦型桩包括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当桩端阻力很小可以忽 略不计时,称为摩擦桩。 桩侧阻力,桩端阻力
端承型桩:其桩端一般进入中密以上的砂类、碎石类土层或位于中风化、微风化及新鲜基岩顶面。这类桩的侧摩阻力虽属次要,但不可忽略。端承桩:桩的长径比较小(一般l/K10),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类、碎石类土层中或位于中风化、微风化及未风化硬质岩石顶面(即入岩深度h≤0.5d)。嵌岩桩:当桩端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中风化、微风化及未风化硬质岩石一定深度以上(h>0.5d)时,称为嵌岩桩。工程实践中,嵌岩桩一般按端承桩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嵌岩桩不存在侧阻和嵌岩阻力
端承型桩:其桩端一般进入中密以上的砂类、碎石类土层, 或位于中风化、微风化及新鲜基岩顶面。这类桩的侧摩阻力 虽属次要,但不可忽略。 端承桩:桩的长径比较小(一般l/d≤10),桩身穿越软弱 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类、碎石类土层中或位于中风化、 微风化及未风化硬质岩石顶面(即入岩深度hr≤0.5d)。 嵌岩桩:当桩端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中风化、微风化及未 风化硬质岩石一定深度以上(hr> 0.5d)时, 称为嵌岩桩。工 程实践中,嵌岩桩一般按端承桩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嵌 岩桩不存在侧阻和嵌岩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