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级内的流体损失 流体的粘性是产生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通常把级的 通道部件看成依次连续的管道。利用流体热力学管道的 实验数据,可计算出沿程磨阻损失为: H,= di 2 式中I为沿程长度,dnm为水平直径,cm为气流平均速 度,=f为臂阻系数,通常级中的Re>Recr,故在一定 的相对粗糙度下,入为常数。由该式可知 从耍。 Hog呢
式中l为沿程长度,dhm 为水平直径, cm 为气流平均速 度, 为磨阻系数,通常级中的Re>Recr,故在一定 的相对粗糙度下,λ为常数。由该式可知 ,从而 。 2 2 m f hm l c H d = 3.3.1 级内的流体损失 f Re, D = 2 H c f m 2 H q f V 流体的粘性是产生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通常把级的 通道部件看成依次连续的管道。利用流体热力学管道的 实验数据,可计算出沿程磨阻损失为:
3.3.2漏气损失 (1)产生漏气损失原因 (2) 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及漏气量的计算 (3)轮盖密封的漏气量及漏气损失系数
3.3.2 漏气损失 (1) 产生漏气损失原因 (2) 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及漏气量的计算 (3) 轮盖密封的漏气量及漏气损失系数
(1)产生漏气损失的原因 从右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叶轮 出口压力大于进口压力,级出口 压力大于叶轮出口压力,在叶轮 两侧与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隙中会 产生漏气,而所漏气体又随主流 流动,造成膨胀与压缩的循环, 每次循环都会有能量损失。该能 量损失不可逆的转化为热能为主 流气体所吸收
(1) 产生漏气损失的原因 从右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叶轮 出口压力大于进口压力,级出口 压力大于叶轮出口压力,在叶轮 两侧与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隙中会 产生漏气,而所漏气体又随主流 流动,造成膨胀与压缩的循环, 每次循环都会有能量损失。该能 量损失不可逆的转化为热能为主 流气体所吸收
(2)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及漏气量的计算 节距 顶高方 间隙, (b (c) 曲折形梳齿密封 (©)平滑形梳齿密封()阶梯形杭齿密封(g)径向排列密封片 (h)蜂窝密封
(2) 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及漏气量的计算
(3)轮盖密封的漏气量及漏气损失系数 轮盖密封处的漏气能量损失使叶轮多消耗机械功。通 常隔板与轴套之间的密封漏气损失不单独计算,只高考 虑在固定部件的流动损失之中。 轮盖密封处的漏气量为 qm=aπDPm2 42 若通过叶轮出口流出的流量为 qm=P2C2,πD3bt2 则可求得轮盖处的漏气损失系数为 D 4Z B= b2( 2r D2 P2
2 1 2 2 3 1 4 m s m D q D u Z D = − (3) 轮盖密封的漏气量及漏气损失系数 2 1 2 2 2 2 2 2 2 2 3 1 4 ml l m r m D s D D D Z D q q b D − = = 轮盖密封处的漏气能量损失使叶轮多消耗机械功。通 常隔板与轴套之间的密封漏气损失不单独计算,只高考 虑在固定部件的流动损失之中。 轮盖密封处的漏气量为: 若通过叶轮出口流出的流量为 则可求得轮盖处的漏气损失系数为: m r 2 2 2 2 2 q c D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