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位体每个细胞中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记为.畜禽中没单位体 3.二倍体每个细胞中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记为2.畜禽一般属二倍体 4.三倍体每个细胞中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记为3。畜禽中很少出事。 5.四川倍体每个细胞具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记为4。畜禽中很少出现。 6单体(2-1)在地倍体细胞中少了一条染色体,叫二倍减一。此种动物单位体不能存活。 7三体(2+1)在二倍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叫二倍加一。此种动物能生存但畸形常发 生。如人每21对染色体多一条时,在儿期有异常表现,智力低下,可勉励强生存。人、 马、长白猪均摊有 等个体存在,表现为生理异常或缺陷。 8.四体(2+2)在二倍体细胞中某号位染色体多两条染色体,叫二倍加二 9.双三体(2+1+1)在二倍体细胞中某两号位染色体各多一条染色体。 10.缸体(2-2)在二倍体系胞中某号位染色体同时缺失。 (2)染色体结构畸变 染色体发生片段的丧失、添加、位置改变等任何一咱变化都是结构畸变。染色体结构的任何 变化可引起基因数目和位置的改变,从而对生物个体表现型产生影响。染色体结构畸变有以 下几种: 1.缺失某一积条染色体丢失掉一个片段。其对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另一条染色体正 常驻机构,这样的个体叫缺失杂合体。缺失杂合体自交,可能产生具有一对相同缺失的同源 染色体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缺失纯合体。 2.重复某一条染色体出现某一片段的重复。重复片段可能来自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它可能 来自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重复可能发生在智辟,用P表示;重复也可能发生在长辟,用 Q表示。例如第5号染色体智囊辟出事重复,用5P表示 3.倒位某一条染色体同时发生次断裂,产生3个片段,中间的那个片段旋转180,重 新和两端连接起来。如果被颠倒的中间片段包含着丝点叫做辟间倒位。如果被颠倒的中间节 段发生在长辟或智辟内,不包含着丝点,叫辟内倒位 4。易位某一号染色体断裂的工段连接到另一号染色体上。如果甲染色体向乙染色体或乙 染色体向甲染色体出现片段转移,叫单向易位。如果两条染色体向对方转移节段叫双向易位 或相互易位。相互易位的两个染色体片段可以等长,也可以是不等长 2.基因突变的分类 1.根据分子变分类 碱基置换突变 个碱基对的变而造成的突变。如A与C之间相互置换,或C一T之间相互置换叫转 换。一个嘌吟被一个嘧喧所取代,或一个嘧喧被一个嘌呤所取代叫颠换。碱基置换的结果使 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蛋白质合成中某些氨基酸种类改变,影响到蛋白或酿的生理 功能,例如人血红蛋白分子的B链等第六个氨基酸密码子正常情况为,对应谷氨酸,若 被 取代,密码子
2.单位体 每个细胞中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记为 .畜禽中没单位体. 3.二倍体 每个细胞中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记为 2 .畜禽一般属二倍体. 4.三倍体 每个细胞中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记为 3。畜禽中很少出事。 5.四川倍体 每个细胞具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记为 4 。畜禽中很少出现。 6 单体(2-1)在地倍体细胞中少了一条染色体,叫二倍减一。此种动物单位体不能存活。 7 三体(2+1)在二倍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叫二倍加一。此种动物能生存但畸形常发 生。如人每 21 对染色体多一条时,在 儿期有异常表现,智力低下,可勉励强生存。人、 马、长白猪均摊有 等个体存在,表现为生理异常或缺陷。 8.四体(2+2)在二倍体细胞中某号位染色体多两条染色体,叫二倍加二。 9.双三体(2+1+1)在二倍体细胞中某两号位染色体各多一条染色体。 10.缸体(2-2)在二倍体系胞中某号位染色体同时缺失。 (2)染色体结构畸变 染色体发生片段的丧失、添加、位置改变等任何一咱变化都是结构畸变。染色体结构的任何 变化可引起基因数目和位置的改变,从而对生物个体表现型产生影响。染色体结构畸变有以 下几种: 1.缺失 某一积条染色体丢失掉一个片段。其对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另一条染色体正 常驻机构,这样的个体叫缺失杂合体。缺失杂合体自交,可能产生具有一对相同缺失的同源 染色体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缺失纯合体。 2.重复 某一条染色体出现某一片段的重复。重复片段可能来自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它可能 来自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重复可能发生在智辟,用 P 表示;重复也可能发生在长辟,用 Q 表示。例如第 5 号染色体智囊辟出事重复,用 5P 表示。 3.倒位 某一条染色体同时发生次断裂,产生 3 个片段,中间的那个片段旋转 180 ,重 新和两端连接起来。如果被颠倒的中间片段包含着丝点叫做辟间倒位。如果被颠倒的中间节 段发生在长辟或智辟内,不包含着丝点,叫辟内倒位。 4。易位 某一号染色体断裂的工段连接到另一号染色体上。如果甲染色体向乙染色体或乙 染色体向甲染色体出现片段转移,叫单向易位。如果两条染色体向对方转移节段叫双向易位 或相互易位。相互易位的两个染色体片段可以等长,也可以是不等长。 2.基因突变的分类 1.根据分子变分类 碱基置换突变 一个碱基对的 变而造成的突变。如 A 与 C 之间相互置换,或 C 一 T 之间相互置换叫转 换。一个嘌吟被一个嘧喧所取代,或一个嘧喧被一个嘌呤所取代叫颠换。碱基置换的结果使 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蛋白质合成中某些氨基酸种类改变,影响到蛋白或酿的生理 功能,例如人血红蛋白分子的 B 链等第六个氨基酸密码子正常情况为 ,对应谷氨酸,若 被 取代,密码子
第二章畜禽育种 第一节畜禽品种 概念 一)种的概念种是生物学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野生动物物种 经过人工长期训化,形成了不同的家畜种。如猪,水牛,黄牛,山羊,绵羊。 (二)品种的概念品种是在各畜禽种类,经过定向的人工选择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经济 特性,能满足人类一定要求的,有着稳定遗传性的群体。如长白猪,约克猪。 (三)畜禽品种数全世界目前有2300个畜禽品种,其中:牛1000个,猪203个,绵羊160 个,山羊20个,家禽232个,兔60个。 (四)构成畜禽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1.较高的经济价值作为一个畜禽品种,必须能满足人类对某种畜禽产品的要求,或的产 水平高,或能生产某种特殊质量的产品,或对某地区的条件独具适应性。 2.来源的同质性品种内的个体均应有基本相同的来源。即同一品种的畜禽具有基本相同 的祖先。个体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构成一个遗传基础相似的“基因库”。 3。相似的生产性能品种内的个体在体形外貌特征,各项生理机能,重要性能以及对环境 的适应性等方面均表现出很高的相似形,构成了品种的特性,并以此区别于其它品种。 稳定的遗传性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品种的优良基因在群体中频率很高,较高的 遗传稳定性,保证品种具有较高的种用价值。 5.一定的遗传变异性品种内除了强调遗传同性以外,还应保持一定的遗传变异性,正是 由于一定程度的异质性,才能保证品种在纯种选育中能获得理想的遗传进展。因此,品种内 部结构上,要求建立一些互有差异而又独具特色的类群和品系 6.足够的规模 个品种应保持足够数量的畜禽个体,猪应有50头以上生产公猪和1000头以上生产母 猪,绵羊,山羊应有特级,一级母羊3000只以上,家禽应有2万只以上,才能保证品种 的稳定和提高,品种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品种的分类 (一)根据体型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品种 (二)根据毛色分类:黑猪.白猪.花猪.黑白花奶牛,黄白花牛.黄牛.褐牛 三)根据角形分类:长角牛.短角牛.无角牛.有角羊.无角羊。 (四)根据培育程度分类 1.原始品种在仍选择程度不高,仍环境调控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在原产区形成了传统地 方品种。生产性能低而全面,体小晚熟,但体质结实,各性状稳定,适应性强。例如东北民 猪.藏猪.合作猪.乌金猪
第二章 畜禽育种 第一节 畜禽品种 一.概念 (一)种的概念 种是生物学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野生动物物种 经过人工长期训化,形成了不同的家畜种。如猪,水牛,黄牛,山羊,绵羊。 (二)品种的概念 品种是在各畜禽种类,经过定向的人工选择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经济 特性,能满足人类一定要求的,有着稳定遗传性的群体。如长白猪,约克猪。 (三)畜禽品种数 全世界目前有 2300 个畜禽品种,其中:牛 1000 个,猪 203 个,绵羊 160 个,山羊 20 个,家禽 232 个,兔 60 个。 (四)构成畜禽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1.较高的经济价值 作为一个畜禽品种,必须能满足人类对某种畜禽产品的要求,或的产 水平高,或能生产某种特殊质量的产品,或对某地区的条件独具适应性。 2.来源的同质性 品种内的个体均应有基本相同的来源。即同一品种的畜禽具有基本相同 的祖先。个体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构成一个遗传基础相似的“基因库”。 3。相似的生产性能 品种内的个体在体形外貌特征,各项生理机能,重要性能以及对环境 的适应性等方面均表现出很高的相似形,构成了品种的特性,并以此区别于其它品种。 4.稳定的遗传性 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品种的优良基因在群体中频率很高,较高的 遗传稳定性,保证品种具有较高的种用价值。 5.一定的遗传变异性 品种内除了强调遗传同性以外,还应保持一定的遗传变异性,正是 由于一定程度的异质性,才能保证品种在纯种选育中能获得理想的遗传进展。因此,品种内 部结构上,要求建立一些互有差异而又独具特色的类群和品系。 6.足够的规模 一 个品种应保持足够数量的畜禽个体,猪应有50头以上生产公猪和1000头以上生产母 猪,绵羊,山羊应有特级,一级母羊3000只以上,家禽应有2万只以上,才能保证品种 的稳定和提高,品种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品种的分类 (一)根据体型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品种。 (二)根据毛色分类:黑猪.白猪.花猪.黑白花奶牛,黄白花牛.黄牛.褐牛。 (三)根据角形分类:长角牛.短角牛.无角牛.有角羊.无角羊。 (四)根据培育程度分类 1.原始品种 在仍选择程度不高,仍环境调控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在原产区形成了传统地 方品种。生产性能低而全面,体小晚熟,但体质结实,各性状稳定,适应性强。例如东北民 猪.藏猪.合作猪.乌金猪
2.培育品种在明确的品种目标指导下,经仍长江选育或杂交改良选育出来的品种。其特 点是生产性能高,专业化程度强,体形大而早熟,要求饲养管理条件高,对恶劣环境适应性 差,分布则变成A,对应赖氨酸,血红蛋白由正常变为Hc.在纯合时出现轻度贫血 b.移码突变 在染色体DNA链中插入1个或缺失1个或几个(但不是3个或3的倍数)核苷酸,使发生变 化的这一位置之后所有编码发生移位,从而在合成蛋白质时发生密码错误,叫做移码突变。 移码突变引起蛋白质大段氨基酸顺序发生改变,且肽链的合成可能不在原来的位置终止,而 终止于移码后出现的新的终止密码子处,致使合成的肽链增长或缩短 2根据信息改变分类 a.同义突变:一个密码子内的某一碱基发生替换后,由于密码子的兼并性而使所编码的对应 氨基酸没有改变,这种突变叫同义突变。例如DNA中密码为TG的G被A替换,成为TCA, 则转录的mRNA中的密码子由AGC变成AGU,但无论是AGC还是AGU都是丝氨酸的密码子。 b.错义突变:凡是DNA分子中的核苷酸通过碱基置换而改变了遗传密码,致使合成的多肽链 中一个氨基酸为另一个氨基酸所取代,这种突变叫错义突变.大多数错义突变改变了蛋白质 的理化特性,使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人血红蛋白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Hbs贫血症。 c.无义突变:密码子中有3个终止密码UA,UAG,UGA,当碱基置换或移码导致mRNA上出现3 个终止密码子中的任何一个时,多肽链的合成将提前终止于此处,这种突变叫无义突变。无义 突变合成的肽链比正常的肽链短,这样的肽链一般无正常的生理功能。 d.终止密码突变:若DNA分子中的一个密码的碱基发生置换,导致mRNA的终止密码子变成某 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多肽链的合成将不在正常位置终止,而继续合成,直至下一个终止密码 时肽链合成才停止下来,结果合成的肽链延长。这种突变叫终止密码突变。 3.基因突变的原因 1人工诱变用于诱发突变的理化因素叫诱变因素。常用的物理诱变因素有X射线,a 射线,b射线,r射线,中子,紫外线,化学诱变因素有碱基类似物质,烷化剂,氨芥,亚硝 酸盐类,羟氨,啶类化合物,农药,沙虫剂,抗生素,发食品添加剂秋水仙素等。这些诱变 因素收起DNA变化 2自发诱变由生物体外部环境(如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生物内部的代谢产物(如 H202),DNA分子的碱基结构引起的诱变 1.胚胎期此期内个体从受精卵,经过生长发育,转变为组织器官系统齐备的胎儿,直 至出生为止。胚胎期一般又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胚期从受精卵形成开始,逐渐发育到着床为止。此期特点是组织变化快,生长强 度大,开始出现种的特征。在此过程中受精卵首先依靠本身的营养,进入本胚期形成滋养层 后,直接接触子宫腺体分泌物(子宫乳),以渗透方式获得营养 ()胎前期在此期内完全形成胎盘,并通过绒毛膜牢固地与母体子宫壁联系起来,通 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
2.培育品种 在明确的品种目标指导下,经仍长江选育或杂交改良选育出来的品种。其特 点是生产性能高,专业化程度强,体形大而早熟,要求饲养管理条件高,对恶劣环境适应性 差,分布则变成 AAA,对应赖氨酸,血红蛋白由正常变为 Hbc.在纯合时出现轻度贫血。 b.移码突变 在染色体 DNA 链中插入 1 个或缺失 1 个或几个(但不是 3 个或 3 的倍数)核苷酸,使发生变 化的这一位置之后所有编码发生移位,从而在合成蛋白质时发生密码错误,叫做移码突变。 移码突变引起蛋白质大段氨基酸顺序发生改变,且肽链的合成可能不在原来的位置终止,而 终止于移码后出现的新的终止密码子处,致使合成的肽链增长或缩短。 2 根据信息改变分类 a.同义突变:一个密码子内的某一碱基发生替换后,由于密码子的兼并性而使所编码的对应 氨基酸没有改变,这种突变叫同义突变。例如 DNA 中密码为 TCG 的 G 被 A 替换,成为 TCA, 则转录的 mRNA 中的密码子由 AGC 变成 AGU,但无论是 AGC 还是 AGU 都是丝氨酸的密码子。 b.错义突变:凡是 DNA 分子中的核苷酸通过碱基置换而改变了遗传密码,致使合成的多肽链 中一个氨基酸为另一个氨基酸所取代,这种突变叫错义突变.大多数错义突变改变了蛋白质 的理化特性,使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人血红蛋白镰刀 型细胞贫血症 Hbs 贫血症。 c.无义突变:密码子中有 3 个终止密码 UAA,UAG,UGA,当碱基置换或移码导致 mRNA 上出现 3 个终止密码子中的任何一个时,多肽链的合成将提前终止于此处,这种突变叫无义突变。无义 突变合成的肽链比正常的肽链短,这样的肽链一般无正常的生理功能。 d.终止密码突变:若DNA分子中的一个密码 的碱基发生置换,导致mRNA的终止密码子变成某 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多肽链的合成将不在正常位置终止,而继续合成,直至下一个终止密码 时肽链合成才停止下来,结果合成的肽链延长。这种突变叫终止密码突变。 3.基因突变的原因 1 人工诱变 用于诱发突变的理化因素叫诱变因素。常用的物理诱变因素有 X 射线,a 射线,b 射线,r 射线,中子,紫外线,化学诱变因素有碱基类似物质,烷化剂,氨芥,亚硝 酸盐类,羟氨,啶类化合物,农药,沙虫剂,抗生素,发食品添加剂秋水仙素等。这些诱变 因素收起 DNA 变化。 2 自发诱变 由生物体外部环境(如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生物内部的代谢产物(如 H2O2),DNA 分子的碱基结构引起的诱变。 1.胚胎期 此期内个体从受精卵,经过生长发育,转变为组织器官系统齐备的胎儿,直 至出生为止。胚胎期一般又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胚期 从受精卵形成开始,逐渐发育到着床为止。此期特点是组织变化快,生长强 度大,开始出现种的特征。在此过程中受精卵首先依靠本身的营养,进入本胚期形成滋养层 后,直接接触子宫腺体分泌物(子宫乳),以渗透方式获得营养。 (2)胎前期 在此期内完全形成胎盘,并通过绒毛膜牢固地与母体子宫壁联系起来,通 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
3)胎儿期胎儿形成至出生的阶段。此期内各组织器官迅速生长,体重增长很快,同 时形成被毛和汗腺,品种特征也逐渐明显地出现和发育。 2.生后期胎儿出生,生长发育,机能与形态逐渐成熟,直到衰老死亡。划分为五个阶 段 (1)哺乳期出生到断奶这一段时间。哺乳期是生后个体最重要的阶段,新生个体离 开母体到自然界,各组织、器官在构造和机能上发生很大变化,母奶是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 生长迅速,增重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病死亡 (2)幼年期指断奶到性成熟这段时期。幼年家畜由吃母乳到吃饲料,食量逐渐加大, 消化能力逐渐增强,骨酪、肌肉迅速生长,各组织器官也相应增长,特别是消化器官和生殖 系统的生长发育最强烈,生长速度最快。 (3)青年期指性成熟到体成熟这一段时期。各组织器官的机构和机能逐渐完善和定型 生长速度逐渐趋缓,绝对増重达最高峰,以后则下降。生殖系统发育完善,能繁殖后代 (4)成年期从生理成熟到开始衰老称为成年期。各组织器官发育完善,生理机能完全 成熟,能量代谢水平稳定,生产性能达高峰,性机能活动最旺盛,体型已定型,体重稳定, 接近衰老时出现组织脂肪和各种机能下降的趋势 (5)衰老期从开始衰老到自然死亡这段时间。整个机体代谢水平降低,机能衰退,生 产力下降,经济利用价值降低,应予淘汰 (二)生长的不平衡性 在家畜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体型结构,各组织器官,体内 各成分均不是按相同比例増长,而是有规律地呈现增长速度差异,表现出不平衡性。 1.骨骼生长的不平衡性骨骼是外形的基础,全身的支架。全身骨骼可分为体轴骨和外 周骨(四肢骨),体轴骨的生长强度影响体躯的长短,深浅和宽窄,四肢骨的生长强度与个体 的高矮呈正相关。胚胎期四肢骨生长强度明显快于体轴骨;胎儿刚出生时显得体短而脚长 随年龄增长,体轴骨的生长强度逐渐加大,四肢骨生长强度逐渐下降,到成年期骨骼生长停 止,体型定型;体轴骨生长不平衡,胚胎期头骨生长发育最旺盛,出生后生长强度依次向后 推移,最后到荐椎,四肢骨生长强度是自下而上,即蹄部先生长快,逐渐推移到股骨或臂骨 各个骨骼先增长长度,后增长厚度。全身骨骼重与体重之比随体重増加而下降。公畜骨骼生 长强度一般高于母畜。 2.外形生长不平衡家畜个体外形生长顺序是,先长高,再长长,然后变得体躯宽深, 体重增加,最后沉积脂肪。 3.体重增长的不平衡相对增重在胚胎期远超过生后期。家畜出生后,体重随年龄的增 加而增长,到青年期达到高峰,以后体重基本保持稳定。平均日増重早期慢,中期加快,末 期减慢,成年基本停止增重 4.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先是骨骼和皮肤生长发育快,在胚胎和哺乳期生长快;随 后是肌肉增长加快,尤其在青年期,蛋白质沉积增多;到成年后脂肪沉积增多,依次是肠脂 板油、皮下脂肪、肌间脂肪 掌握以上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饲养管理,以提高畜产品的数量 和质量。 (三)发育受阻 1.发育受阻的概念在畜牧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不良或疾病及其它原因,引起个体某 些体躯部位或组织器官不协调,这种现象叫发育受阻或发育不全。 2.发育受阻的原因发育受阻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遗 传因素主要指有害非致死基因和矮小基因、先天性失明基因。营养因素包括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能量、糖、钙、磷、铁、铜、锌、碘、硒十五种维生素,在某一部位或某一组织器官 生长强度最大的关键阶段,缺乏相关的营养物质,该部位或组织器官受阻最严重,影响受阻 个体的终生。例如胚胎期、哺乳期、幼年期Ca、P不足或缺乏,将使骨骼生长发育受阻,将
(3)胎儿期 胎儿形成至出生的阶段。此期内各组织器官迅速生长,体重增长很快,同 时形成被毛和汗腺,品种特征也逐渐明显地出现和发育。 2.生后期 胎儿出生,生长发育,机能与形态逐渐成熟,直到衰老死亡。划分为五个阶 段: (1)哺乳期 出生到断奶这一段时间。哺乳期是生后个体最重要的阶段,新生个体离 开母体到自然界,各组织、器官在构造和机能上发生很大变化,母奶是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 生长迅速,增重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病死亡。 (2)幼年期 指断奶到性成熟这段时期。幼年家畜由吃母乳到吃饲料,食量逐渐加大, 消化能力逐渐增强,骨酪、肌肉迅速生长,各组织器官也相应增长,特别是消化器官和生殖 系统的生长发育最强烈,生长速度最快。 (3)青年期 指性成熟到体成熟这一段时期。各组织器官的机构和机能逐渐完善和定型, 生长速度逐渐趋缓,绝对增重达最高峰,以后则下降。生殖系统发育完善,能繁殖后代。 (4)成年期 从生理成熟到开始衰老称为成年期。各组织器官发育完善,生理机能完全 成熟,能量代谢水平稳定,生产性能达高峰,性机能活动最旺盛,体型已定型,体重稳定, 接近衰老时出现组织脂肪和各种机能下降的趋势。 (5)衰老期 从开始衰老到自然死亡这段时间。整个机体代谢水平降低,机能衰退,生 产力下降,经济利用价值降低,应予淘汰。 (二)生长的不平衡性 在家畜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体型结构,各组织器官,体内 各成分均不是按相同比例增长,而是有规律地呈现增长速度差异,表现出不平衡性。 1.骨骼生长的不平衡性 骨骼是外形的基础,全身的支架。全身骨骼可分为体轴骨和外 周骨(四肢骨),体轴骨的生长强度影响体躯的长短,深浅和宽窄,四肢骨的生长强度与个体 的高矮呈正相关。胚胎期四肢骨生长强度明显快于体轴骨;胎儿刚出生时显得体短而脚长; 随年龄增长,体轴骨的生长强度逐渐加大,四肢骨生长强度逐渐下降,到成年期骨骼生长停 止,体型定型;体轴骨生长不平衡,胚胎期头骨生长发育最旺盛,出生后生长强度依次向后 推移,最后到荐椎,四肢骨生长强度是自下而上,即蹄部先生长快,逐渐推移到股骨或臂骨; 各个骨骼先增长长度,后增长厚度。全身骨骼重与体重之比随体重增加而下降。公畜骨骼生 长强度一般高于母畜。 2.外形生长不平衡 家畜个体外形生长顺序是,先长高,再长长,然后变得体躯宽深, 体重增加,最后沉积脂肪。 3.体重增长的不平衡 相对增重在胚胎期远超过生后期。家畜出生后,体重随年龄的增 加而增长,到青年期达到高峰,以后体重基本保持稳定。平均日增重早期慢,中期加快,末 期减慢,成年基本停止增重。 4.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先是骨骼和皮肤生长发育快,在胚胎和哺乳期生长快;随 后是肌肉增长加快,尤其在青年期,蛋白质沉积增多;到成年后脂肪沉积增多,依次是肠脂、 板油、皮下脂肪、肌间脂肪。 掌握以上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饲养管理,以提高畜产品的数量 和质量。 (三)发育受阻 1.发育受阻的概念 在畜牧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不良或疾病及其它原因,引起个体某 些体躯部位或组织器官不协调,这种现象叫发育受阻或发育不全。 2.发育受阻的原因 发育受阻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遗 传因素主要指有害非致死基因和矮小基因、先天性失明基因。营养因素包括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能量、糖、钙、磷、铁、铜、锌、碘、硒十五种维生素,在某一部位或某一组织器官 生长强度最大的关键阶段,缺乏相关的营养物质,该部位或组织器官受阻最严重,影响受阻 个体的终生。例如胚胎期、哺乳期、幼年期Ca、P不足或缺乏,将使骨骼生长发育受阻,将
来个体矮小或出现佝偻症。疾病中的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将降低个体食欲,影响采食,甚 至动用体内脂肪、蛋白质维持其生命;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内吸取动物消化吸收的养分,造 成畜禽营养不足,生长发育受阻 3.发育受阻的类型 (1)胚胎型由于母体在妊娠后期营养不良所致,表现为生后始终头大、体矮、关节 粗大、四肢短、臀部低等胚胎早期的特征。生后的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低,性机能可能 正常。多出现于草食家畜。 (2)幼稚型由于生后营养不足所致,表现为体躯长度、宽度、深度生长发育受阻, 到成年仍体短肢长、胸浅背窄、后躯高耸等幼年时的体态特征,骨骼、肌肉、乳腺的发育受 到直接影响。若营养不足持续时间长,将影响性机能。 (3)综合型家畜个体生前和生后都营养不良,胚胎型和幼稚型的部分特征兼有。表现 为体躯短小,体重小,晚熟,生产力低下,例如:“僵猪”。 4.发育受阻的补偿出现发育受阻后,能否得到部分或完全补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凡受阻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发育受阻程度较深,难以补偿生长。反之,受阻时间迟,持续 时间短,受阻程度轻,补偿生长的可能性大。 三、研究生长发育的方法 (一)生长发育的测定 一般在畜禽初生,一月龄、二月龄、三月龄、四月龄、五月龄、六月龄、八月龄、十月 龄、十二月龄、十五月龄、十八月龄、二十四月龄、三二月龄、三十六月龄测定正常生长发 育情况下的体重和体尺。体重一般用磅秤或电子秤称测,大家畜、中有畜应设木制或铁制称 测栏,先称空栏重,再称栏和家畜重。体尺应选择平坦地面,家畜正常站立时测定。主要没 定体尺项目:(1)体斜长:用软尺测定家畜肩端至坐骨结节的长度。(2)体高:用测杖测 定槐甲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3)胸围:肩胛后级胸部的周长,用软尺测定。(4)胸宽: 肩胛后角左右两条垂线间的距离,用测杖测定。(5)胸深:用测杖测定槐甲顶点至胸骨的 距离(6)管围:用软尺测左前肢系部上1/3处的水平周长。 (二)生长发育的代表值 1、生长速度一般用平均日增重表示。平均日增重(g/d) ,平均日 增重用以反映个体生长的快慢,日增重大者生长快,日增重小者生长慢 2、生长系数家畜个体某一时期的体重与初始体重之比。它反映个体生长强度。 生长系数(%)=末重/始重X100% 3、体尺指数 (1)、体长指数体长指数(%)=体长/体高*100%,表示体长与体高的发育程度 (2)、胸围指数胸围指数(%)=胸围/体高*100%,表示体躯的相对发育程度 (3)、体躯指数体躯指数(%)=胸围/体长*100%,表示体量发育程度。 (4)、管围指数管围指数(%)=管围/体高*10%,表示骨骼发育情况 (5)、胸指数胸指数(%=胸宽/胸深*100%,表示胸部发育状况。 四、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家畜生长发育,因此,深入分析和探讨这些因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及其 影响程度,将有助于控制家禽各类性状的改进与提高。 (一)遗传因素 1、品种不同品种其遗传基因不同,其性状表现也不同。例如荷兰牛的初生重比娟姗牛重 35%,比其他牛重15%。长白猪平均日增重750g/日,约克猪平均日增重600g/日,内江猪平 均日增重400g/日。 2、杂交两品种杂交,其杂交F1代的性状居于两亲本之间,接近与两亲本的平均数 (二)母体大小 1、胎盘大小母体胎盘长的大,胎儿能很好地生长发育,胎儿初生重大,生后生长也快。反
来个体矮小或出现佝偻症。疾病中的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将降低个体食欲,影响采食,甚 至动用体内脂肪、蛋白质维持其生命;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内吸取动物消化吸收的养分,造 成畜禽营养不足,生长发育受阻。 3.发育受阻的类型 (1)胚胎型 由于母体在妊娠后期营养不良所致,表现为生后始终头大、体矮、关节 粗大、四肢短、臀部低等胚胎早期的特征。生后的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低,性机能可能 正常。多出现于草食家畜。 (2)幼稚型 由于生后营养不足所致,表现为体躯长度、宽度、深度生长发育受阻, 到成年仍体短肢长、胸浅背窄、后躯高耸等幼年时的体态特征,骨骼、肌肉、乳腺的发育受 到直接影响。若营养不足持续时间长,将影响性机能。 (3)综合型 家畜个体生前和生后都营养不良,胚胎型和幼稚型的部分特征兼有。表现 为体躯短小,体重小,晚熟,生产力低下,例如:“僵猪”。 4.发育受阻的补偿 出现发育受阻后,能否得到部分或完全补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凡受阻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发育受阻程度较深,难以补偿生长。反之,受阻时间迟,持续 时间短,受阻程度轻,补偿生长的可能性大。 三、研究生长发育的方法 (一)生长发育的测定 一般在畜禽初生,一月龄、二月龄、三月龄、四月龄、五月龄、六月龄、八月龄、十月 龄、十二月龄、十五月龄、十八月龄、二十四月龄、三二月龄、三十六月龄测定正常生长发 育情况下的体重和体尺。体重一般用磅秤或电子秤称测,大家畜、中有畜应设木制或铁制称 测栏,先称空栏重,再称栏和家畜重。体尺应选择平坦地面,家畜正常站立时测定。主要没 定体尺项目:(1)体斜长:用软尺测定家畜肩端至坐骨结节的长度。(2)体高:用测杖测 定槐甲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3)胸围:肩胛后级胸部的周长,用软尺测定。(4)胸宽: 肩胛后角左右两条垂线间的距离,用测杖测定。(5)胸深:用测杖测定槐甲顶点至胸骨的 距离(6)管围:用软尺测左前肢系部上1/3处的水平周长。 (二)生长发育的代表值 1、生长速度 一般用平均日增重表示。平均日增重(g/d)= ,平均日 增重用以反映个体生长的快慢,日增重大者生长快,日增重小者生长慢。 2、生长系数 家畜个体某一时期的体重与初始体重之比。它反映个体生长强度。 生长系数(%)=末重/始重X100% 3、体尺指数 ⑴、体长指数 体长指数(%)=体长/体高*100%,表示体长与体高的发育程度。 ⑵、胸围指数 胸围指数(%)=胸围/体高*100%,表示体躯的相对发育程度。 ⑶、体躯指数 体躯指数(%)=胸围/体长*100%,表示体量发育程度。 ⑷、管围指数 管围指数(%)=管围/体高*100%,表示骨骼发育情况。 ⑸、胸指数 胸指数(%)=胸宽/胸深*100%,表示胸部发育状况。 四、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家畜生长发育,因此,深入分析和探讨这些因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及其 影响程度,将有助于控制家禽各类性状的改进与提高。 (一)遗传因素 1、品种 不同品种其遗传基因不同,其性状表现也不同。例如荷兰牛的初生重比娟姗牛重 35%,比其他牛重 15%。长白猪平均日增重 750g/日,约克猪平均日增重 600g/日,内江猪平 均日增重 400g/日。 2、杂交 两品种杂交,其杂交 F1 代的性状居于两亲本之间,接近与两亲本的平均数。 (二)母体大小 1、胎盘大小 母体胎盘长的大,胎儿能很好地生长发育,胎儿初生重大,生后生长也快。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