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程序接口。程序接口即系统调用,它适用于用户在编程时请求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如申 请和释放内存、打开和关闭文件等 (3)图形用户接口。它也适用于联机用户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而且,它比联机命令接口显示 更直观,操作更简便 2.作业的输入方式有哪儿种?各有何特点? 答:作业的输入方式有5种:联机输入方式、脱机输入方式、直接搞合方式、 SPOOLING 系统和网络输入方式,各有如下特点 (1)联机输入方式z用户和系统通过交互式会话来输入作业。 (2)脱机输入方式z又称预输入方式,利用低档个人计算机作为外围处理机进行输入处理, 存储在后援存储器上,然后将此后援存储器连接到高速外围设备上和主机相连?从而在较短的 时间内完成作业的输入工作 (3)直接藕合方式:把主机和外围低档机通过一个公用的大容量外存直接藕合起来,从而省 去了在脱机输入中那种依靠人工干预来传递后援存储器的过程。 (4) SPOOLING系统:可译为外围设备同时联机操作。在 SPOOLING系统中,多台外围设备通 过通道或DMA器件和主机与外存连接起来,作业的输入输出过程由主机中的操作系统控制 (5)网络输入方式:网络输入方式以上述几种输入方式为基础,当用户需要把在计算机网络 中某一台主机上输入的信息传送到同一网中另一台主机上进行操作或执行时,就构成了网络 输入方式 3.什么是系统调用?系统调用与一般用户程序有什么区别?与库函数和实用程序又有什么 区别? 答: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编程人员利用系统调用,在源程序 级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调用系统中已有的系统功能来完成那些与机器硬件部分相关 的工作以及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等。因此,系统调用像一个黑箱子那样,对用户屏蔽了操作系 统的具体动作而只提供有关的功能。它与一般用户程序、库函数和实用程序的区别是:系统调 用程序是在核心态执行,调用它们需要一个类似于硬件中断处理的中断处理机制来提供系统 服务 4.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的优点是什么? 答:它具有以下的优点 (1)如果作业(进程)的等待时间相同,则要求服务时间最短的作业(进程)的优先权最高,因 此它有利于短作业(进程),从而可降低作业(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 (2)如果作业(进程)的要求服务时间相同,则其优先权将取决于作业到达(或进程进入就绪状 态)的先后次序,因此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3)如果作业(进程)较长,它的优先权将随着等待时间的增长而提高,从而使长作业(进程)不 会长期得不到服务。 5.设有四个作业J1、J2、J3、J4,它们的到达时间和计算时间如下表所示 作业到达时间计算时间/小时 0.25 J4 0.5 若这四个作业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道方式运行,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试写出各 作业的执行顺序、各作业的周转时间及平均周转时间。 解:本题应注意六个问题:(1)作业调度的时机;(2)作业响应比的计算;(3)各作业周转时间的 计算;(4)作业平均周转时间的计算;(5)参加调度的作业必须是处于后备状态,满足资源要求
(2)程序接口。程序接口即系统调用,它适用于用户在编程时请求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如申 请和释放内存、打开和关闭文件等。 (3)图形用户接口。它也适用于联机用户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而且,它比联机命令接口显示 更直观,操作更简便。 2.作业的输入方式有哪儿种?各有何特点? 答:作业的输入方式有 5 种:联机输入方式、脱机输入方式、直接搞合方式、SPOOLING 系统和网络输入方式,各有如下特点: (1)联机输入方式 z 用户和系统通过交互式会话来输入作业。 (2)脱机输入方式 z 又称预输入方式,利用低档个人计算机作为外围处理机进行输入处理, 存储在后援存储器上,然后将此后援存储器连接到高速外围设备上和主机相连?从而在较短的 时间内完成作业的输入工作。 (3)直接藕合方式:把主机和外围低档机通过一个公用的大容量外存直接藕合起来,从而省 去了在脱机输入中那种依靠人工干预来传递后援存储器的过程。 (4)SPOOLING 系统:可译为外围设备同时联机操作。在 SPOOLING 系统中,多台外围设备通 过通道或 DMA 器件和主机与外存连接起来,作业的输入输出过程由主机中的操作系统控制。 (5)网络输入方式:网络输入方式以上述几种输入方式为基础,当用户需要把在计算机网络 中某一台主机上输入的信息传送到同一网中另一台主机上进行操作或执行时,就构成了网络 输入方式。 3.什么是系统调用?系统调用与一般用户程序有什么区别?与库函数和实用程序又有什么 区别? 答: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编程人员利用系统调用,在源程序 一级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调用系统中已有的系统功能来完成那些与机器硬件部分相关 的工作以及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等。因此,系统调用像一个黑箱子那样,对用户屏蔽了操作系 统的具体动作而只提供有关的功能。它与一般用户程序、库函数和实用程序的区别是:系统调 用程序是在核心态执行,调用它们需要一个类似于硬件中断处理的中断处理机制来提供系统 服务。 4.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的优点是什么? 答:它具有以下的优点: (1)如果作业(进程)的等待时间相同,则要求服务时间最短的作业(进程)的优先权最高,因 此它有利于短作业(进程),从而可降低作业(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 (2)如果作业(进程)的要求服务时间相同,则其优先权将取决于作业到达(或进程进入就绪状 态)的先后次序,因此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3)如果作业(进程)较长,它的优先权将随着等待时间的增长而提高,从而使长作业(进程)不 会长期得不到服务。 5.设有四个作业 J1、J2、J3、J4,它们的到达时间和计算时间如下表所示。 作 业 到达时间 计算时间/小时 J1 8:00 2 J2 8:30 1 J3 9:00 0.25 J4 9:30 0.5 若这四个作业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道方式运行,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试写出各 作业的执行顺序、各作业的周转时间及平均周转时间。 解:本题应注意六个问题:(1)作业调度的时机;(2)作业响应比的计算;(3)各作业周转时间的 计算; (4)作业平均周转时间的计算; (5)参加调度的作业必须是处于后备状态,满足资源要求
装入内存的作业;(6)每小时为60分种,则0.25小时=5分钟。所以第一次计算响应比是在J1 执行结束时,各作业的响应比 J3=1+0.25/0.25=5 J4=0.5+0.5/0.5=2 第二次计算响应比是在J3执行结東时,各作业的响应比: J2=1.75+1/1=2.75 J4=0.75+0.5/0.5=2.5 作业到达时刻/时计算时间/小时开始时刻/时结束时刻/时周转时间/小时 8:00 8:00 10:151.152 2.75 9:00 0.25 10:00 1.25 9:30 0.5 11:15 11:45 2.25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2+2.75+1.25+2.25)/4=2.0625小时 作业的执行顺序为:J1,J3,J2,J4 另外,若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作业的执行顺序为:J1,J2,J3,J4 若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作业的执行顺序为J1,J3,J4,J2 要特别注意单道批处理作业调度的调度时机 6.下表给出作业1、2、3的到达时间和运行时间。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和先来先服 务调度算法,试问平均周转时间各为多少?是否还有更好的调度策略存在?(时间单位:小时,以 十进制进行计算)。 作业号到达时间运行时间 0.4 1.0 1.0 解:采用FCFS调度策略,则调度顺序为1、2、 作业号到达时间运行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 0.0 8.0 0 1.0 41 8.0 12.0 0 12013.012.0 平均周转时间T=(8+11.6+12)/3=10.53 采用短作业优先策略,则调度顺序为1、3、2 作业号到达时间运行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 0.0 8.0 0.0 8.0 8.0 1.0 1.0 9.0 8.6 0.4 9.0 3.0 平均周转时间T=(8+8+12.6)/3=9.53 存在缩短平均周转时间的策略,如知道后面将来两个短作业,因此在作业1到达后暂不投 入运行,等所有作业到齐后再按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调度,其调度顺序为3、2、1。 作业号到达时间运行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
装入内存的作业;(6)每小时为 60 分种,则 0.25 小时=5 分钟。所以第一次计算响应比是在 J1 执行结束时,各作业的响应比: J2=1.5+1/1=2.5 J3=1+0.25/0.25=5 J4=0.5+0.5/0.5=2 第二次计算响应比是在 J3 执行结束时,各作业的响应比: J2=1.75+1/1=2.75 J4=0.75+0.5/0.5=2.5 所以: 作业 到达时刻/时 计算时间/小时 开始时刻/时 结束时刻/时 周转时间/小时 J1 8:00 2 8:00 10:00 2 J2 8:30 1 10:15 11.15 2.75 J3 9:00 0.25 10:00 10:15 1.25 J4 9:30 0.5 11:15 11:45 2.25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2+2.75+1.25+2.25)/4=2.0625 小时 作业的执行顺序为: J1,J3,J2,J4。. 另外,若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作业的执行顺序为:J1,J2,J3,J4。 若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作业的执行顺序为 J1,J3,J4,J2。 要特别注意单道批处理作业调度的调度时机。 6.下表给出作业 1、2、3 的到达时间和运行时间。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和先来先服 务调度算法,试问平均周转时间各为多少?是否还有更好的调度策略存在?(时间单位:小时,以 十进制进行计算)。 作业号 到达时间 运行时间 1 0.0 8.0 2 0.4 4.0 3 1.0 1.0 解:采用 FCFS 调度策略,则调度顺序为 1、2、3。 作业号 到达时间 运行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1 0.0 8.0 0.0 8.0 8.0 2 0.4 4.0 8.0 12.0 11.6 3 1.0 1.0 12.0 13.0 12.0 平均周转时间 T=(8+11.6+12)/3=10.53 采用短作业优先策略,则调度顺序为 1、3、2 作业号 到达时间 运行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1 0.0 8.0 0.0 8.0 8.0 3 1.0 1.0 8.0 9.0 8.6 2 0.4 4.0 9.0 13.0 12.6 平均周转时间 T=(8+8+12.6)/3=9.53 存在缩短平均周转时间的策略,如知道后面将来两个短作业,因此在作业 1 到达后暂不投 入运行,等所有作业到齐后再按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调度,其调度顺序为 3、2、1。 作业号 到达时间 运行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