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喾》第七章原子物理概论 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 “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 居里夫人发现镭后放弃专利公 们能从工作中取得较大的收 布提纯方法。“没有人应该因 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 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 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 事业的大公无私” 1920年5月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在巴黎简陋的 实验室访问居里夫人,问道:“难道这个世界上 就没有你想要的东西?”“有,1克镭以便我的研 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麦隆内夫人回国后在全美妇女中为其募捐获得 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1克 镭赠与居里夫人 数年后,当居里夫人想在故国浪兰华沙假设 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症时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赠 了第二克镭
6 《原子物理学》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1920年5月,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在巴黎简陋的 实验室访问居里夫人,问道:“难道这个世界上 就没有你想要的东西?”“有,1克镭.以便我的研 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 麦隆内夫人回国后在全美妇女中为其募捐获得 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1克 镭赠与居里夫人. 数年后,当居里夫人想在故国波兰华沙假设一 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症时,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赠 了第二克镭. 居里夫人发现镭后,放弃专利,公 布提纯方法。“没有人应该因 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 们能从工作中取得较大的收 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 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 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 事业的大公无私
《原子物理喾》第七章原子物理概论 A D94 器8段是器 90000 居里夫妇在工作中遭受了大剂量的辐射。居里夫人后来长期患恶性贫 血症。弗列德利克约里奥曾检验过她当年的实验记录本,发现全都严重 沾染了放射物。她当年用过的烹调书,50年后再检查,还有放射性。 1934年居里夫人在经过长期恶性贫血折磨后去世。她的女儿伊伦和女 婿弗列德利克·约里奧也因恶性贫血症相继于1956年和1958年去世。居 里的一家有4人获诺贝尔物理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自己却被镭夺去 了宝贵的生命
7 《原子物理学》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居里夫妇在工作中遭受了大剂量的辐射。居里夫人后来长期患恶性贫 血症。弗列德利克·约里奥曾检验过她当年的实验记录本,发现全都严重 沾染了放射物。她当年用过的烹调书,50年后再检查,还有放射性。 1934年居里夫人在经过长期恶性贫血折磨后去世。她的女儿伊伦和女 婿弗列德利克·约里奥也因恶性贫血症相继于1956年和1958年去世。居 里的一家有4人获诺贝尔物理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自己却被镭夺去 了宝贵的生命
《原子物理喾》第七章原子物理概论 查德威克( J. Chadwick) 英国物理学家(1891-1974), 卢瑟福的助手。1935年因发现 了中子获得诺贝尔奖。中子的 发现被认为是原子核物理的诞 生。 卢瑟福( E. Rutherford) 英国物理学家,(1871-1937) 新西兰人,1908年获得诺贝尔 奖。证实了线为2H 线为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 模型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培 养了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8 《原子物理学》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卢瑟福(E.Rutherford) 英国物理学家,(1871-1937), 新西兰人,1908年获得诺贝尔 奖。证实了α射线为 ,β射 线为电子;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 模型;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培 养了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He 2 查德威克(J.Chadwick) 英国物理学家(1891-1974), 卢瑟福的助手。1935年因发现 了中子获得诺贝尔奖。中子的 发现被认为是原子核物理的诞 生
《原子物理喾》第七章原子物理概论 费米( EFermi 意大利物理学家(1901-1954) 1938年获得诺贝尔奖。发明了 热中子链式反应堆 丁肇中,(1936-) 与B里克特分别发现J、ψ粒 子,找到了美夸克存在的证 据,1976年获诺贝尔奖
9 《原子物理学》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费米(E.Fermi) 意大利物理学家(1901-1954), 1938年获得诺贝尔奖。发明了 热中子链式反应堆。 丁肇中,(1936—) 与 B.里克特分别发现J、ψ粒 子,找到了美夸克存在的证 据,1976年获诺贝尔奖
《原子物理喾》第七章原子物理概论 1896:H. Becquerel发现了铀(U)放射现象; 1897:居里夫妇发现钋(Po和镭(Ra); 1899:卢瑟福发现a,线; 1900:维拉德发现V射线; 1903:卢瑟福证实c射线为2He,线为电子 1911: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 1919: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1932: J. Chadwick发现了中子; 1934:F&.oliot-Curie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9:0.Hahn等人发现重核裂变 1939: N. Bohr等提出液滴模型 1942: EFermi发明热中子链式反应堆; 1945:在奥本海默(领导下原子弹试爆成功;(广岛) 1952:在泰勒(美籍匈牙利人)领导下,氢弹试爆成功; 1952:前苏联建成第一个核电站 10
10 1896:H.Becquerel发现了铀(U)放射现象; 1897:居里夫妇发现钋(Po)和镭(Ra); 1899:卢瑟福发现α , β射线; 1900:维拉德发现γ射线; 1903:卢瑟福证实α射线为 ,β射线为电子; 1911: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 1919: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1932:J.Chadwick发现了中子; 1934:F.&I.Joliot-Curie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9:O.Hahn等人发现重核裂变; 1939:N.Bohr等提出液滴模型; 1942:E.Fermi发明热中子链式反应堆; 1945:在奥本海默(美)领导下,原子弹试爆成功;(广岛) 1952:在泰勒(美籍匈牙利人)领导下,氢弹试爆成功; 1952:前苏联建成第一个核电站. 《原子物理学》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He 2